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 > 第313章 订单添新喜,市集筹新章

第313章 订单添新喜,市集筹新章

清溪荷韵·第313章 订单添新喜,市集筹新章

夜色中的清溪村,荷灯隨波轻晃,將水面映得一片暖黄。许朗和苏晚刚走回民宿门口,就见林溪抱著手机从屋里跑出来,脸上的笑意比檐下的灯笼还亮:“许哥苏晚姐!直播间里好多人问咱们的蓝染方巾卖不卖,还有人想预定下周的体验课,我都记下来了!”她把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满是密密麻麻的留言,“还有个姐姐说,想带公司团建来这儿,问能不能定製专属的竹编伴手礼。”

苏晚接过手机翻看著,指尖划过那些带著期待的文字,忍不住笑:“林溪,你把这些需求分分类,团建定製的咱们明天跟周师傅商量,方巾售卖的事,正好跟王婶的新订单一起规划。”许朗也凑过来,指著一条留言说:“这个想要木艺定製梳子的,让他跟陈爷爷对接,陈爷爷手巧,说不定能做出带荷纹的款式。”

三人正说著,民宿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张婶端著一碟刚做好的荷走出来,块裹著晒乾的荷瓣,在灯光下泛著浅粉的光泽:“你们仨別站在风里聊了,快尝尝刚凉透的荷,甜不甜?”林溪抢先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张婶,您这手艺也太绝了!又香又甜,一点都不腻,我刚才在直播间提了一嘴,好多人问能不能买!”

张婶笑著摆摆手:“就是个家常小玩意,哪值得卖。要是大家喜欢,下次来体验课,我教大家做。”许朗却眼前一亮:“张婶,您可別小瞧这荷。现在大家都喜欢原生態的东西,您这用新鲜荷叶和本地冰做的,要是包装成伴手礼,肯定受欢迎。咱们正好借著王婶的订单热度,把村里的手作都整合起来,搞个『清溪荷韵』系列產品。”

苏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对!蓝染方巾、竹编荷篮、木艺小木勺,再加上张婶的荷和荷叶茶,凑成一套伴手礼。不管是游客自己带回去,还是企业团建定製,都很合適。”张婶听著,手里的盘子都差点端不稳:“真……真能行?我这老婆子做的,也能跟那些精细的手作放一起?”林溪连忙点头:“当然能!您这荷是清溪村独有的味道,別人想买都买不到呢!”

几人越聊越兴奋,直到月色渐浓才各自回屋。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许朗就带著整理好的產品规划,去了手作工坊。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唰唰”的声音——王婶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板上,整理著染好的蓝染布,靛蓝色的布料在晨光下泛著柔和的光,上面印著的荷纹,像是刚从荷塘里摘下来的一样。

“王婶,您这么早就开始忙了?”许朗走过去,帮著把布掛在竹竿上。王婶擦了擦额角的汗,笑著说:“昨天接到代理商的订单,心里踏实不下,想著早点把布整理好,今天就能开始印新的荷纹了。对了,你跟小晚商量得怎么样?五百米布,咱们能按时交吗?”

“肯定能!”许朗把產品规划递给她,“王婶,您看,我们想把您的蓝染布,跟周师傅的竹编、陈爷爷的木艺,还有张婶的荷凑成伴手礼。到时候您这蓝染布不仅能按米卖,还能做成小方巾、收纳袋,销量肯定能再涨一截。”王婶接过纸,凑到晨光下仔细看,手指轻轻摸著纸上的荷图案:“这……这可太好了!我做梦都没想到,咱们这老蓝染,还能有这么多新样。”

两人正说著,周师傅扛著一捆新削好的竹条走了进来,竹条上还带著新鲜的竹香。“许朗,你来得正好!”周师傅把竹条放在地上,“昨天有游客问能不能编大点的竹编筐,装东西用。我想著,咱们可以编点带荷纹的收纳筐,既实用又好看。”许朗眼睛一亮:“周师傅,您这想法跟我们不谋而合!我们正想搞伴手礼,您这竹编收纳筐,正好能当礼盒的外包装。”

他把规划又给周师傅讲了一遍,周师傅听得连连点头,手里的竹条都忍不住转了起来:“好!好!这样一来,咱们的竹编也能走出清溪村了。我这就去跟村里的老伙计说,让他们也来帮忙,多编点不同款式的竹编,除了收纳筐,再编点小竹篮、竹编书籤,让大家有更多选择。”

不一会儿,陈爷爷也拄著拐杖来了,手里还拿著一个刚打磨好的木艺书籤,上面刻著一朵小小的荷,纹路细腻得能看清瓣的脉络。“许朗,你看看这个。”陈爷爷把书籤递给他,“昨天有个小姑娘说,想要个能夹在书里的手作,我就琢磨著做了这个。要是咱们搞伴手礼,加个小木书籤,也显得精致。”

许朗接过书籤,指尖划过光滑的木面,心里满是感动:“陈爷爷,您这手艺太厉害了!有了您的木书籤,咱们的伴手礼就更完整了。对了,昨天有游客想定製木艺梳子,您看咱们能接吗?”陈爷爷笑著点头:“怎么不能?只要他们说想要什么图案,我都能刻。要是订单多,我再叫上村里几个会木工的小伙子,一起帮忙。”

张婶也提著一篮刚做好的荷赶来了,还带来了用荷叶包装的试吃装:“许朗,我把荷装成小包装了,你们看看怎么样?用新鲜荷叶包著,又好看又能保鲜。”许朗拿起一个试吃装,打开荷叶,一股清甜的香气扑面而来。他尝了一口,甜而不腻,还带著淡淡的荷香:“张婶,您这包装太有心意了!就按这个来,咱们把荷也放进伴手礼里。”

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討论著伴手礼的细节——王婶负责设计蓝染包装布,周师傅编竹编礼盒,陈爷爷做木艺书籤和梳子,张婶准备荷和荷叶茶,林溪则负责线上宣传和订单对接。许朗把每个人的任务都记下来,最后说:“咱们先做五十套样品,下周体验课的时候让游客试看,要是反响好,咱们就大批量生產。另外,苏晚昨天跟市里的文创店谈了合作,下周咱们把样品送过去,要是能成,咱们的產品就能进市里的店了。”

话音刚落,苏晚就拿著手机走了进来,脸上带著喜色:“许朗,好消息!市里的文创店老板说,下周想亲自来清溪村考察,看看咱们的手作工坊,还想体验一下咱们的手作课。要是考察没问题,他们不仅会卖咱们的伴手礼,还想跟咱们长期合作,定期更新產品。”

“真的?那太好了!”王婶激动得站起来,手里的蓝染布都差点掉在地上,“那咱们得好好准备准备,让老板看看咱们清溪村的手艺!”周师傅也跟著说:“我今天就把竹编工坊收拾乾净,再编几个最精致的荷篮,让老板看看咱们的实力。”陈爷爷则摸了摸鬍子:“我把昨天做的木艺书籤和小木勺都整理好,再做个木艺摆件,让老板知道咱们老手艺也能做出新样。”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王婶把染好的蓝染布都重新整理了一遍,挑出最精致的几块,掛在工坊最显眼的地方;周师傅带著村里的几个老伙计,把竹编工坊的地面扫得乾乾净净,还在墙上掛了各种各样的竹编作品,从小小的荷掛件到大大的收纳筐,摆得满满当当;陈爷爷则把自己的木艺工具都擦得鋥亮,还在桌子上摆了一排刚做好的木艺品,每个上面都刻著不同的荷图案;张婶则去了食品加工间,准备做更多的荷和荷叶茶,还特意用荷叶编了几个小篮子,用来装这些吃食。

林溪也没閒著,她拿著手机在村里到处拍,一会儿拍荷塘里的荷,一会儿拍工坊里的手作,一会儿拍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然后剪辑成短视频,发在了直播间和社交平台上,配文写著“清溪村手作工坊即將迎来贵客,带你提前看老手艺的魅力!”。视频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有好多网友留言:“好想去清溪村看看!”“期待文创店合作成功,这样就能在市里买到清溪村的手作了!”

中午的时候,研学团的李老师突然带著几个老师来了,手里还提著几个书包:“许朗,苏晚,我们学校想跟你们长期合作,每个月都带一批学生来体验手作课。这是我们设计的课程表,你们看看行不行?另外,我们还想定製一批学生专属的伴手礼,每个孩子都能带走一件自己做的手作,再加上村里的荷和荷叶茶。”

许朗接过课程表,上面详细写著每个月的体验时间和课程內容,从初级的扎染和竹编入门,到进阶的木艺雕刻和蓝染印,安排得满满当当。“李老师,这课程表太详细了!”许朗笑著说,“我们肯定能配合好。伴手礼的事,咱们正好跟『清溪荷韵』系列產品结合起来,给孩子们定製专属的包装,上面印上他们的名字,肯定特別有意义。”

李老师一听,立刻高兴起来:“太好了!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学到手作,还能带走独一无二的伴手礼,肯定会更开心。我们学校还有个想法,想在年底办个手作展,把孩子们在清溪村做的手作都展示出来,到时候还想请你们村里的手作师傅去当评委,行不行?”

王婶、周师傅和陈爷爷一听,都激动得不行。王婶连忙说:“行!当然行!能去给孩子们当评委,是我们的荣幸!”周师傅也跟著说:“到时候我还能给孩子们讲讲竹编的歷史,让他们更了解老手艺。”陈爷爷则笑著说:“我可以现场教孩子们做小木书籤,让更多人喜欢木艺。”

送走李老师后,许朗看著大家干劲十足的样子,心里也满是期待。他拿出手机,给苏晚发了条消息:“咱们下午去看看市集的场地吧,爭取早点把『清溪荷韵』市集办起来,让村里的手作能更快地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苏晚很快回覆:“好!我正好跟张婶说好了,下午一起去,让她也看看,能不能在市集上设个荷的摊位。”

下午,阳光正好,许朗、苏晚和张婶一起,沿著荷塘边的小路,往村里的空地走去。那片空地就在手作工坊旁边,周围种满了荷,一到夏天,满是荷香。“你们看,这片空地多好!”许朗指著空地说,“咱们可以在这里搭几个竹编的摊位,每个摊位卖不同的手作。中间再摆个小舞台,请村里的老艺人表演竹编、蓝染的技艺,让游客们能更直观地了解老手艺。”

苏晚蹲下来,摸了摸地上的泥土:“这里的地面很平整,搭摊位很方便。咱们还可以在周围掛些蓝染布和竹编掛件,再摆上几排竹编桌椅,让游客们能坐下来休息,尝尝张婶的荷和荷叶茶。”张婶看著空地,眼里满是憧憬:“要是市集办起来,我每天都来做荷,让大家都尝尝清溪村的味道。”

正说著,林溪突然跑了过来,手里拿著一个快递盒:“许哥苏晚姐!你们快看!这是昨天直播间里那个姐姐寄来的,她说想定製二十套团建伴手礼,还附了他们公司的logo,让咱们印在竹编篮上!”许朗接过快递盒,打开一看,里面放著一张设计图,上面印著公司的logo,旁边还有一行字:“希望能和清溪村的手作一起,传递自然与温暖。”

“太好了!”苏晚忍不住拍手,“这是咱们接到的第一个企业定製订单,一定要做好!周师傅,您看能不能在竹编篮上编出这个logo?”正好周师傅也扛著竹条路过,他凑过来看了看设计图,点了点头:“没问题!只要把logo的图案画出来,我就能编在竹篮上,保证又清晰又好看。”

许朗看著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清溪村的手作故事,正在一步步走向新的篇章。从最初的小工坊,到现在的体验课、伴手礼、企业定製,再到即將举办的市集,村里的老手艺不仅活了起来,还长出了新的枝芽。而那些藏在荷香里的温情,也正隨著这些手作,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傍晚的时候,王婶的蓝染布已经印好了第一批荷纹,周师傅的竹编收纳筐也编好了几个,陈爷爷的木艺书籤堆了满满一桌子,张婶的荷也装好了试吃装。大家把这些手作都拿到了手作工坊的展示区,摆成了一个小小的“清溪荷韵”產品展。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那些手作上,给它们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光。

许朗和苏晚站在展示区前,看著这些凝聚著村民们心血的手作,相视一笑。“你看,咱们的『清溪荷韵』系列,终於有模样了。”苏晚轻声说,“等下周文创店老板来了,肯定会喜欢的。”许朗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不仅是文创店,咱们还要把这些手作卖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知道,在清溪村,有这么一群人,在用双手守护著老手艺,也在用老手艺创造著新的美好。”

夜色再次降临,手作工坊的灯依旧亮著。王婶还在整理蓝染布,周师傅在琢磨著怎么编公司的logo,陈爷爷在打磨新的木艺品,张婶在准备明天的荷叶茶,林溪则在直播间里跟网友们分享著今天的好消息。每个人都在为了清溪村的手作梦想忙碌著,而荷塘里的荷灯,依旧在水面上轻轻飘荡,像是在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许朗和苏晚走在回民宿的路上,晚风带著荷香吹过来,让人心里格外舒畅。“咱们下周还要去趟市里,跟文创店签合同,顺便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合作机会。”许朗说,“另外,市集的搭建也要儘快开始,爭取下个月就能举办第一次『清溪荷韵』市集。”苏晚点点头:“我已经联繫了搭建师傅,他们下周就能来村里看看,出设计图。对了,李老师说他们学校下个月的体验课,想加一节荷製作课,让张婶来教,您看行吗?”

“当然行!”许朗笑著说,“让更多人参与到手作里来,才能让老手艺真正传承下去。”两人聊著天,脚步慢慢往前走,石板路上的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他们知道,明天的清溪村,又会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而清溪村的手作故事,也会在荷香的陪伴下,继续书写著新的篇章,走向更远、更美好的未来。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穿越兽世成圣雌,五夫临门美滋滋 官梯:我权势惊天 斗罗:从领域开始的女主之路 从玄黄开始,每月一个金手指 穿越神鵰:我为西狂 白发老兵顶罪自首,吓得军区全军出动 柯南:开局截胡明美,卧底酒厂 我的士兵能无限复活 被六耳獼猴打死后,我成了孙悟空 影视世界:从精英律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