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交通(三)
1643年6月15日,抚安县,开远乡(今华盛顿州埃根伍德市)。
初夏的晨光洒落在一座宽大的庭院里,田大成推开房门,深深吸了一口带著松木清香的空气。
五年前种下的云杉苗已长成一棵碗口粗的小树,禽舍里的鸡鸭扑棱著翅膀,牲口棚中的挽马悠閒地嚼著草料。
远处的田野里,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翠绿的玉米秆上已经吐露出饱满的穗子,到处都是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在移民们五年的辛勤耕耘下,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当家的,快些用饭吧。“妻子王氏繫著粗布围裙,从厨房里探出身来,“今日不是要带著乡民去修路么?莫要误了时辰。“
“嗯,晓得了。”田大成在门外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屋子。
田大成匆匆喝完玉米粥,啃了两个馒头,便抓起那顶宽边草帽。
如今的他已是开远乡的民兵大队长,今日负责组织本乡四百多名抽调而来的农人参与环海湾(今普吉特湾)国道的修筑。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五年前那个在田埂上教新移民种蕎麦的田老大,如今已是乡里颇有威望的人物。
工地上早已人声鼎沸,来自抚安县几个乡的两千余民夫如同蚁群般在绵延的工地上忙碌著,铁锹与碎石碰撞的叮噹声、號子声、马匹的嘶鸣声交织成一曲雄浑的劳动交响乐。
“田队长来了!“几个相熟的民夫停下手中的活计,向他打招呼。
田大成一一点头回应,目光却不自觉地被远处採石场的景象吸引。
那里矗立著一台正在作业的蒸汽碎石机,浓黑的煤烟从它的烟囱中喷涌而出,巨大的铁顎有节奏地开合,將坚硬的岩石咬碎成均匀的碎石。
这台被民夫们称为“铁齿兽”的机器,是筑路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式机械。
“我昨儿听说,这铁傢伙一天能出两百筐碎石,抵得上二十个壮汉砸一天呢!”
“那可不!到了晚上点著油灯还能继续干活,只要给它餵饱煤炭,可以不眠不休地干几天几夜,比二十个壮汉可强多了!”
“啥时候,机械厂能造出自己会铺路的铁傢伙,那该多好!以后,咱们就不用每到农閒时节,被抽来干这般苦活累活了。”
“咋的,嫌修路的活计辛苦?”田大成转头看向发牢骚的年轻后生,“要是搁著在大明,县里的衙役押著你去服徭役,那才叫真正的苦差事!饭都吃不饱,干得慢了还要挨鞭子,稍有不慎连小命都得搭进去。”
“嘿嘿……”那乡民訕訕地挠了挠头,“田队长,我也没说嫌弃这活计辛苦,只寻思著咱们新华朝廷体恤百姓的辛苦,能早点捣鼓出一个能替代人力的机器。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这般劳心费力地来道路工地上做活,就可以在自个田地里好生侍弄庄稼。”
“想侍弄自个庄稼,也不急赶这么一时!”田大成淡淡地说道:“这条公路,可是专区政府专门拨了大笔財政费用来修的。这对咱们小老百姓,可是天大的好事,以后想要出门到县城售卖粮食,或者去府城看病採买年货,那可是要方便不少。”
“田队长说得在理。“那后生连连点头,“朝廷要做的事,自然都是为了咱们百姓好。改明儿,等路修好了,我一定要去宣汉府城见见世面。“
“瞧你这点出息!”田大成不由乐了,“以后兜里有钱了,你得去始兴城走一趟,那才叫见大世面。”
“哟,那怕是要稍稍远了一点吧。”后生不好意思地搓著手,“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来新华三四年了,到现在都没搞清楚咱们国家到底有多大,都城又在哪个方向。这辈子啊,也知不道有没有机会出去走一遭。”
“说这丧气话!”田大成横了他一眼,“搞得你好似没多少日子活了。你说咋没机会出去走一遭?每年拾掇好自己的四十亩田地,到了年底怎么著都能落下十几块银元,攒个十年八年,別说去始兴城逛一逛,就是坐船回大明老家风光一番,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回大明?”那乡民闻言,顿时呆住了,“我寻思著,这辈子压根就没机会再回去瞅一眼……”
“你在大明的时候,怕是也从未想过某一天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还有一份属於自己的田地吧?”
“那可不!哎……”
“田队长,田队长……”正说著话,一名穿著粗布工装的汉子快步走了过来,一把將田大成抓住,“我这边到处寻你,准备给你们分派今日的筑路任务。”
来人是交通建设部派来的筑路工程师林三发,嘴里急切地说道:“……你们开远乡分两组,一组负责运石料,一组负责铺第二段的下层铺设。”
“记住嘍,铺设厚度得够八厘米,就是两寸多一点,记著用『横铺法』。对,就是昨日所说的,要將碎石缝要错开,別让雨水渗进路基里。”
田大成点点头,他昨儿已经跟著学过了。
这碎石路的铺法透著严谨而细致,不像是以前修土路那样把石头隨便垫上,而是要分三层:最底下一层铺粗些的碎石,用木夯砸实;中间一层铺中等大小的,再用马拉石碾压一遍;最上面一层铺细些的,还要把路面铺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
这位林工爷说,这是预留排水斜面,免得雨天积水泡软路基。
“听明白了?”交代完细节,林三发认真地看著他。
“我省得了。”田大成郑重地点点头,“这样子,我们先铺设一小段,然后喊你过来瞧瞧。若是得行,我们就继续铺设剩下的路段。林工爷,你放心,保证不会误了你的事。”
“甚好!”林三发笑著点了点头,“咱们这几日好生配合,爭取早些完成这段三公里的道路工程。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可隨时来找我,整个白天我都在工地上。”
“好嘞!”田大成应了一声,隨即转身朝开远乡的乡民走去。
“老少爷们,大家都动起来!周成贵,你带著富水、黄坑、北岗三个村的男人运石料和砂土。孙大眼,你领著其他四个村的男人铺设路面。一个个活儿可都干实在了,莫要偷工减料,更不要糊弄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