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风起北美1625 > 第573章 交通(二)

第573章 交通(二)

第573章 交通(二)

六月的琼江河谷(威拉米特河谷),是一年中最丰饶而繁忙的季节。

天空湛蓝如洗,炽烈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向大地,將连绵起伏的麦田染成一片灿烂的金黄,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预示著又一个丰年。

远处的土豆田和燕麦田也绿意盎然,与金色的麦浪交织成一片绚丽多彩的田园画卷。

这片肥沃的土地,如今已成为新华地区最大、也是最关键的“粮仓”。

这里出產的小麦、土豆、燕麦、大麦,通过琼江这条贯穿南北的“黄金水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各地,支撑著每年数万移民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琼江,这条维繫著整个河谷经济命脉的水道,却並非总是畅通无阻。

在永平县三湾乡新修筑的夯土堤岸上,子午河专区负责河工水利的主事周远博,眉头紧锁地望著眼前的琼江。

时值乾季(6月至9月),水位已明显下降,往日浑黄的江水变得清澈了些,却也露出了更多河心滩和岸边的浅底。

听说,更上游的黎川堡(今科瓦利斯市)、南丰堡(今尤金市)等地,河道愈发狭窄,暗礁密布,仅能通行载货数吨的独木舟和小舢板。

从河谷深处徵集来的粮食,往往需要经过数次水陆转运,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装上来往於会川(今波特兰)的大船。

“周主事,你看这水势,比去年同期又低了半尺。”三湾乡乡长刘文成指著河滩上裸露的卵石,语气中带著忧虑,“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隨著降雨减少,水位还会进一步下降。”

“每年秋收过后,都会出现部分河道因为水浅而使用小船转运的情况。更甚者,若遇大旱时节,说不得要徵发民夫陆路转运,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延误了送往会川的日期。”

周远博嘆了口气,用汗巾擦了擦额角的汗水:“年年如此,年年疏浚,却总也赶不上淤积和用水增长的速度。以往靠著人挑肩扛,再加上那『泥耙船』,一个乾季下来,也清理不了几里河道。杯水车薪啊!”

他所说的“泥耙船”,正停泊在不远处的河湾里。

那是一种简陋的平底船,上面安装著带有铁齿的横杆,依靠人力或畜力转动绞盘,將河底的淤泥耙松,再靠水流冲走或人工下河捞取。

此刻,正有两匹骡子蒙著眼,在船上的踏车里无休无止地绕圈,带动那笨重的耙子一下一下地刮擦著河床,效率低下,场面令人心焦。

“要是能像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移山填海的神通就好了。”刘文成笑著摇头。

“大禹没有,但我们有格物之学和蒸汽之力!”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

两人回头,只见一名身著蓝色短褂的汉子大步走来。

他是交通建设部派来的工程师,名叫郑源,古铜色的脸上带著长期野外作业留下的风霜印记,眼神却格外明亮有神。

“郑工,你可算到了!”周远博脸上瞬间阴转晴,急切地迎了上去,“你说的那『铁傢伙』,到了吗?”

郑源脸上带著自信的笑容,指向下游方向:“到了!『清河--3號』,此刻正停在永平县附近的一座码头,正在做最后的调试。”

“清河--3號?”

刘文成和周远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好奇与期待。

他们早就听闻,位於本部邵武军港的新华特种造船厂,在成功试製蒸汽机船后,便受命研製一种能用於河道疏浚的“蒸汽挖泥船”。

据说,那是不亚於“木牛流马”的奇巧机械。

在郑源的带领下,一行人骑马沿著河岸向上游行去。

很快,位於永平县城附近的一处较为开阔河湾映入眼帘。

那里,停泊著一艘模样奇特的平底船。

它比常见的货船更显笨重宽阔,船上没有货舱,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复杂的金属结构——一个巨大的、由许多铁斗连接而成的“链带”从船头斜斜探入水中,船身中部矗立著一根粗短的烟囱,旁边是一个造型古朴的臥式蒸汽锅炉,以及复杂的连杆、齿轮和传动轴。

几名船员正忙碌地往炉膛里添煤,黑色的烟尘偶尔从烟囱里冒出,伴隨著锅炉內部传来的、沉闷的“呼哧”声。

这就是“清河-3號”,其设计理念类似於19世纪初期美国人奥利弗·埃文斯的“费城挖泥机”,是新华工程智慧的结晶。

“我的老天爷……这,这就是挖泥船?”刘文成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看著那台钢铁怪物半响,忍不住咂舌,“这铁链子……能挖泥?”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网游之死神猎人 邪路英雄 南洋1931,从猪仔到巨枭 斗罗:我,太阳神 雪路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盘龙:从被四神兽家族追杀开始 天地穹庐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