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我在四合院搞大国崛起 > 第41章 扎根

第41章 扎根

吴教授课堂上那场无形的“战役”,並未隨著下课铃声而结束。那些关於“土法”与“洋法”、“绊脚石”与“坦途”的爭论,像无形的丝线,缠绕在进修班的空气里,影响著学员们的態度。路白敏锐地察觉到,投向他的目光中,好奇少了,审视和疏离多了。陈干部依旧热情,但那笑容背后多了几分刻意的距离感;张总工则更加沉默,看路白的眼神复杂难明;唯有赵工,依旧时不时凑过来,压低声音说:“路白,甭听那套!咱厂里老师傅的土办法,有时候比那架子管用多了!”

路白没有爭辩,只是平静地点头。他知道,言语的爭锋在吴教授精心构筑的“现代化”理论堡垒前是苍白的。他需要更坚实的阵地,更直接的证明。而这个阵地,他早已选好——钱教授的《工业设计实践与创新方法论》。

钱教授的课堂,是另一番气象。没有光鲜的掛图,没有太多高深的理论术语。巨大的黑板上画满了各种结构草图、力学分析简图,讲台上堆放著各种简易模型、零件样品,甚至还有几块不同材质的边角料。空气里瀰漫著机油、木屑和粉笔灰混合的味道,更接近於车间而非教室。

钱教授依旧精神矍鑠,声音洪亮。他不用教鞭,而是直接拿起一个粗糙的、由齿轮和连杆组成的简易模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设计是什么?不是画几张漂亮的图纸!是解决问题!是满足需求!是让东西好用、耐用、能造出来、用得起!”他用力敲了敲模型,发出哐当的响声,“看看这个!这是三年前,东北一个农机修配厂,为了解决春耕时拖拉机齿轮箱频繁损坏的问题,用废旧齿轮和车床边角料自己攒出来的简易强化结构!没图纸,没標准,就靠老师傅的经验和反覆试验!成本不到新件的十分之一,效果立竿见影!”

他將模型放下,目光扫过学员,语气带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同志们!不要看不起『土办法』!这里面蕴含的是最朴素的工程智慧!是立足实际条件的创新!我们的学习,不是要拋弃这些『土』,而是要理解它背后的原理,用科学的方法去提炼它、优化它、规范它!让它在新的条件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路白坐在前排,听得全神贯注,手中的笔飞快记录著。钱教授的话,像甘泉,冲刷掉吴教授带来的压抑。他感到一种强烈的共鸣,一种找到了真正“根”的感觉。

“这学期的实践课题,”钱教授宣布,“自由组队,题目自擬。但核心要求只有一个:**立足一个真实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生產或生活问题,利用身边可获得的、低成本(最好是废旧或閒置)的材料或技术,设计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要看到你们的思路从泥土里长出来,而不是从书本上抄下来!”

课题宣布后,学员们议论纷纷。有人皱眉,觉得“利用废旧材料”太掉价;有人觉得“实际问题”范围太广,无从下手。张总工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陈干部则开始盘算著找哪个题目更容易出彩、更符合“现代化”的调子。

路白几乎没有犹豫。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下课后,他径直走向讲台。钱教授正在收拾模型,看到路白,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路白同志,有想法了?”

“是的,钱教授。”路白语气沉稳,“我想做的课题是:**『基於农村小型动力机械匱乏条件下的,模块化、低成本人力/畜力辅助作业装置设计』**。”

钱教授眼睛一亮:“哦?具体说说!”

“我在轧钢厂时,常听工友说起老家农村的情况。”路白思路清晰,“很多偏远地区,小型柴油机、电动机极其匱乏,农忙时人力畜力严重不足,很多繁重作业(如抽水、脱粒、小型加工)效率极低,严重製约生產。我想设计一套核心传动模块,可以利用废旧自行车零件、轴承、齿轮等常见物品改制,再根据不同作业需求(抽水、脱粒、磨麵等),搭配简易的作业头。目標是让普通农民在几乎没有现代动力机械的条件下,也能藉助人力或畜力,显著提升特定环节的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他描述的方案,没有光鲜的高科技,甚至有些“土”,但目標清晰,问题真实,解决方案立足现实,充满了“变废为宝”、“解决实际痛点”的智慧,与钱教授的理念完美契合!

“好!好一个『模块化、低成本』!好一个『立足匱乏』!”钱教授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讚赏,“这个课题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工业设计!解决真问题,用真办法!”他用力拍了拍路白的肩膀,“大胆去做!需要什么支持,儘管提!实验室的设备、材料,优先供你使用!”

路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钱教授的支持,是他在京城这片“深水”中,找到的第一块坚实的礁石。

课题確定后,路白立刻投入了忘我的工作。他仿佛又回到了轧钢厂仓库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白天,他泡在图书馆,查阅国內外关於简易机械传动、人力/畜力利用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苏联早期农垦建设中的一些土法机械经验。他如饥似渴地吸收著知识,但眼光始终聚焦在如何与中国的农村实际相结合。

更多的时间,他是在学校的金工实习车间和钱教授提供的简易实验室里度过的。这里没有轧钢厂仓库的炉火和石臼,但有更精密的台钳、小型车床、钻床和丰富的工具。路白穿著沾满油污的工装,手上很快又磨出了新茧。他收集来各种废旧自行车轮盘、链条、轴承座、废弃的小齿轮,还有从学校废料堆里淘换出来的各种边角料。他拆解、测绘、改制、组装、测试……

他的工作檯成了一个小型的“废料加工厂”。他按照脑海中的构思,一点一点地搭建著那个核心传动模块的雏形。计算齿轮比,优化链条传动效率,设计简易离合装置,確保在人力或畜力驱动下能平稳输出足够的扭矩。每一个零件的改制,每一个连接的紧固,都凝聚著他的思考和汗水。

赵工被路白的实干精神打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过来帮忙,贡献他在机械厂积累的装配经验。张总工偶尔也会驻足观看,看著路白用简陋的材料捣鼓出精巧的结构,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有不解,也有隱约的触动。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一天下午,路白正在车床上小心翼翼地车削一个废旧轴承座的內孔,试图將其改造成一个適配器。吴教授的身影出现在车间门口。他皱著眉头,看著路白工作檯上那些沾满油污的废旧零件,再看看路白专注而投入的样子,脸上毫不掩饰地露出不赞同的神情。

“路白同学,”吴教授的声音带著一丝惯有的矜持和批评,“这就是你选的课题?捣鼓这些…破烂?”他走近几步,拿起一个用自行车链轮改制的齿轮,掂量了一下,语气带著明显的轻蔑,“耗费这么多时间和学校资源,就为了做出一个…可能还不如老式水车效率高的东西?这能有什么技术含量?对国家的工业化有什么实质贡献?”

路白停下手中的操作,关掉车床。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机油味瀰漫在空气中。他转过身,脸上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沉静的坦然。他拿起旁边一张画满了结构简图和计算草稿的图纸,递给吴教授。

“吴教授,这不是破烂,这是基於特定需求的设计原型。”路白的声音清晰而平静,“它的技术含量,不在於用了多么先进的材料或工艺,而在於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最易获得的材料,解决农村最迫切的动力短缺问题。图纸上有传动比计算、扭矩分析、效率模擬估算。我们追求的不是理论上的极限效率,而是在现实约束下的『可用』和『够用』。”

他指著图纸上一个模块化接口的设计:“比如这个,设计成標准接口,同一个传动核心,换上不同的作业头,就能抽水、脱粒、甚至驱动小型磨盘。这难道不是一种更灵活、更適应分散小农经济现状的思路吗?难道一定要等国家配发昂贵的、可能水土不服的小型柴油机,才是唯一的出路?”

路白的反驳,没有高谈阔论,只有实实在在的设计思路和基於现实需求的考量。他直视著吴教授:“国家的工业化,不仅仅是建几个大厂,引进几条先进生產线。它更应该是让最基层的生產力得到解放,让最广大的农民兄弟能稍微直起一点腰!这套装置,如果能推广开,也许效率比不上进口机器,但它能在成千上万个缺油少电的村庄里,实实在在地减轻一点劳苦,提高一点效率。涓涓细流,匯成江海。这算不算贡献?”

吴教授被路白这番立足实际、逻辑清晰的反问顶得有些语塞。他习惯性地推了推金丝眼镜,看著图纸上那些虽然粗糙但思路严谨的设计,再看看路白那双沾满油污却无比清亮的眼睛,以及工作檯上那些被赋予了新生命的“废料”,一时间竟找不到更犀利的言辞来反驳。他最终只是冷哼一声,放下图纸:“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农村的问题,不是靠几件小发明就能解决的。你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更有价值的方向上。”说完,转身离开了车间。

路白没有在意吴教授的离去。他拿起那个刚刚车好的轴承座適配器,仔细检查著內壁的光洁度。指尖传来金属冰冷的触感和打磨后的微温。他想起秦淮茹信中那句“根在土里,星火在”。是的,他的根,不在那些光鲜的掛图上,不在虚无縹緲的宏大敘事里,就在这沾满油污的双手上,就在这堆变废为宝的零件里,就在那片需要被看见、被帮助的广阔土地上。

他重新启动车床,轻微的嗡鸣声再次响起。车刀旋转,细碎的铁屑飞溅。路白专注地盯著切削点,眼神锐利而沉静。他正在用行动,在这所代表“先进”的学府里,在质疑和不解的目光中,深深地扎下自己的根。这条根,连接著轧钢厂的炉火,连接著田野的渴望,也连接著他心中那束永不熄灭、必將燎原的星火。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圣女在上,但是魔王卧底! 建立领主家族:从每日情报开始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高冷女总裁追夫火葬场 战锤:从矿工开始杀向银河 汉末昭烈行 惊悚领域:从精神病院进入诡世界 高达SEED联邦之鹰 我刚成化劲,你说这是斗罗绝世? 造化诸天:科技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