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 > 第212章 初七人日,戴胜祈年,新燕初衔春色归

第212章 初七人日,戴胜祈年,新燕初衔春色归

第212章 初七人日,戴胜祈年,新燕初衔春色归

初七的天是被鸡窝里的骚动闹醒的。那只芦鸡不知怎的,凌晨就开始扯著嗓子叫,声音尖利得像把小刀子,划破了院里的寧静。念秋从被窝里探出头,揉著眼睛往窗外看,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院里的石板路上还凝著层薄霜,像撒了把白。

“是『人日』呢,鸡叫得早是好事,”张奶奶的声音从外屋传来,伴隨著穿衣服的窸窣声,“老话说『鸡叫人日,五穀丰登』,今年准能多打粮。”苏晚披著袄进来给孩子们掖被角,指尖触到念秋的额头,温温的:“再睡会儿,等做了『人胜』再叫你们。”

灶房里很快飘起了面香。晓梅正用蕎麦麵和白面掺著揉麵团,两种面在案板上揉成渐变的白,像块带纹的玉。“人日得吃『七宝羹』,”她往砂锅里扔著食材,红枣、生、桂圆、莲子、百合、红豆、薏米,咕嘟咕嘟煮得正欢,“七样东西,一样不能少,吃了能祛病消灾,一年到头不生病。”灶台上摆著个竹筛,里面晾著些彩色的绸布,红的、绿的、粉的,是昨儿特意托货郎带的,要用来做“人胜”。

傻柱扛著梯子从厢房出来,梯子腿在霜地上划出两道白印。“今儿得在门框上掛人胜,”他把梯子架在堂屋门口,往上爬时木梯“咯吱”作响,“得掛得高高的,让路过的人都看见,咱家人丁兴旺。”建业站在梯子底下扶著,仰头看著傻柱的脚:“慢点爬,霜滑。”傻柱在门楣上钉了两个小钉子,回头笑:“我这手艺,闭著眼都能爬。”

张奶奶坐在炕桌旁剪人胜。她戴著老镜,手里的剪刀在彩绸上翻飞,很快就剪出个小人模样,有鼻子有眼,还梳著髮髻,像个俊俏的小媳妇。“人胜得剪七个,”她把剪好的小人放在红纸上,“一个代表家里一口人,掛在门上,神就知道咱家人心齐,会多降福。”念秋揉著眼睛凑过来,指著彩绸上的纹:“奶奶,我要个带小的。”张奶奶笑著点头:“给你剪个带桃的,像个小仙女儿。”

许朗在院里写“人日诗”。他找出张洒金宣纸,墨汁磨得浓淡相宜,提笔写下“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笔锋飘逸,墨色在纸上晕开,像朵淡淡的云。“今儿人日,该写点诗应景,”他把写好的诗往墙上贴,用浆糊粘得牢牢的,“等会儿让孩子们念念,也认些新字。”

日头爬到树梢时,七宝羹熬好了。砂锅里的食材燉得软烂,汤汁稠得能拉出丝,红枣的甜、百合的清、生的香混在一起,闻著就让人咽口水。晓梅给每人盛了一碗,特意给张奶奶多舀了些桂圆:“您老多吃点桂圆,补气血。”张奶奶舀了勺羹,莲子在嘴里轻轻一抿就化了:“甜丝丝的,比去年的还合口味。”

吃罢早饭,开始掛人胜。傻柱把张奶奶剪好的七个彩绸小人串在红绳上,一个个往门楣上掛,风一吹,小人在绳上轻轻晃,像在跳舞。“这红绸小人看著就喜庆,”他退后两步打量,“路过的人见了,保准说咱院热闹。”月娥指著那个带桃的小人:“那个是我,我看见桃了。”念秋赶紧指著另一个带蝴蝶的:“这个是我,蝴蝶比桃好看。”

许朗教孩子们念人日诗。他指著墙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人』、『日』、『题』、『诗』……”念秋学得快,念了几遍就记住了,奶声奶气地念给月娥听,月娥跟著念,偶尔念错了,两人就咯咯地笑。傻柱在旁边听著,挠挠头:“这诗听著文縐縐的,不过念著顺耳。”

上午的太阳越来越暖,晒得人身上发懒。苏晚和晓梅开始拆洗窗帘。旧窗帘是靛蓝粗布做的,洗得有些发白,泡在盆里,水很快就变成了浅蓝色。“这布结实,”苏晚用棒槌捶打著窗帘,“再洗几水还能穿,改改给孩子们做罩衣正好。”晓梅在旁边搓著领口的灰:“等晾乾了,我在边上绣点小,看著也新鲜。”

傻柱在修鸡窝。芦鸡昨儿把鸡窝的篱笆啄破了个洞,他找来些细竹条,密密麻麻地编在洞口,又抹了层泥巴,看著结实得很。“再敢啄洞,就不给你餵穀子,”他对著芦鸡说,芦鸡像是听懂了,在窝里“咯咯”叫了两声,乖乖地臥了下来。建业在旁边给鸡窝铺新稻草,金黄色的稻草铺得厚厚的,像张软乎乎的床。

许朗带著孩子们去村外踏青。初七人日有踏青的习俗,说是能沾春气,一年都精神。村外的田埂上,枯草里已经冒出了点点新绿,是刚发芽的薺菜,像撒了把绿星星。“这薺菜能吃,”许朗指著新绿给孩子们看,“挖点回去,晚上做薺菜饺子。”念秋和月娥赶紧找来小铲子,蹲在地上挖薺菜,小铲子往土里一插,带著根的薺菜就被挖了出来,沾著湿润的泥土,透著股清香味。

日头升到头顶时,货郎担的拨浪鼓声响到了村口。这次货郎担上多了些新奇玩意儿:彩色的琉璃珠,在阳光下闪著光;还有些小泥人,捏得有鼻子有眼,穿著衣裳。“人日买个泥人,能保孩子平安,”货郎吆喝著,把泥人举得高高的,“一文钱一个,便宜得很!”念秋拽著许朗的衣角:“我要个捏著锄头的泥人,像傻柱叔。”许朗笑著掏钱买了两个,一个捏锄头的给念秋,一个抱书本的给月娥。

午后的风里带著香。村头的老杏树不知何时开了几朵,粉白的瓣在风里轻轻颤,像害羞的小姑娘。念秋和月娥摘下几朵杏,插在髮辫上,跑回院里时,瓣隨著脚步簌簌往下掉,像撒了把碎雪。“奶奶你看,我戴了!”念秋凑到张奶奶跟前,张奶奶笑著摸摸她的头:“好看,像个小春姑娘。”

苏晚在厨房摘薺菜。新鲜的薺菜择去黄叶,洗得乾乾净净,放在竹篮里沥水,翠绿的叶子上还掛著水珠,看著就清爽。“晚上做薺菜鸡蛋饺子,”她往盆里倒麵粉,“薺菜清热,吃了败火。”晓梅在旁边打鸡蛋,金黄的蛋液在碗里搅出泡沫,“再加点虾皮,鲜得很。”

傻柱在院里劈柴,斧头落下,木柴“咔嚓”裂开,截面的年轮像朵千层。他把劈好的柴码得整整齐齐,像堵矮墙。“这点柴够烧到春耕,”他擦了把汗,热气在头顶蒸腾,“等过几天,我再去山里砍些硬木,给灶房做个新面案,现在这个都坑坑洼洼的了。”

许朗在厢房整理药材。去年晒的金银、蒲公英、艾草,都用布包著,放在木箱里,他拿出来翻晒,药香混著阳光的味道,在屋里瀰漫。“这些药材能治些小病,”他把金银放在竹筛里,“头疼脑热的,煮点水喝就好,不用总去麻烦郎中。”

傍晚时,天边飘起了晚霞,红的、紫的、粉的,像块大布。念秋和月娥在院里放风箏,许朗做的蝴蝶风箏在晚霞里飞,翅膀上的彩纸闪著光,像只真蝴蝶。“飞高点!再飞高点!”念秋仰著头喊,风箏线在手里“嗡嗡”响,像在唱歌。月娥举著线轴跟著跑,小辫子上的杏掉了,她也顾不上捡。

晚饭吃薺菜鸡蛋饺子。饺子皮擀得薄薄的,能看见里面翠绿的薺菜馅,咬一口,汤汁溅出来,带著薺菜的清和鸡蛋的香,鲜得人舌头都要化了。“这薺菜真鲜,”傻柱一口气吃了二十多个,“比肉饺子还好吃。”张奶奶夹了个饺子,慢慢嚼著:“春天吃点野菜好,接地气。”

夜里,月光透过窗欞照进屋里,在地上洒下银辉。念秋和月娥躺在被窝里,手里把玩著泥人,念秋的锄头泥人掉了个胳膊,她用糨糊小心翼翼地粘好,像在给它治病。“泥人会不会冷?”月娥小声问,把自己的泥人往被窝里塞了塞。苏晚笑著说:“泥人不怕冷,它在给咱站岗呢,保护咱不被坏东西欺负。”

张奶奶坐在炕头,给孩子们讲“人日”的来歷。“很久很久以前,女媧娘娘创世,第一天造了鸡,第二天造了狗,第三天造了猪,第四天造了羊,第五天造了牛,第六天造了马,第七天造了人……”她的声音慢慢的,像流水,“所以初七是人自己的日子,得好好过,才对得起女媧娘娘。”念秋瞪著眼睛问:“奶奶,女媧娘娘现在在哪?我想给她磕个头。”张奶奶笑了:“她在天上看著咱呢,咱好好过日子,就是给她磕头了。”

傻柱在厢房里做木活。他在给张奶奶做个小靠垫,木头选的是软和的杨木,刨得光溜溜的,上面刻著些简单的纹,像云,又像水。“张奶奶腰不好,”他用砂纸打磨著木边,“靠这个能舒服点。”刨落在地上,像堆雪。

许朗在灯下看书,是本《齐民要术》,里面讲的都是种地的学问。他边看边做笔记,把有用的地方都圈出来,打算开春教给村里人。“今年得试试新的种法,”他在心里想,“说不定能多打不少粮食。”

院里的老槐树静悄悄的,叶子在月光里泛著青。门楣上的人胜在风里轻轻晃,像串彩色的小灯笼。这便是初七的夜,有人胜的喜庆,有薺菜的清香,更有对生活的热爱,像那刚开的杏,虽然只有几朵,却预示著满树繁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第二天一早,念秋被窗台上的动静吵醒了。她扒著窗户往外看,只见两只燕子落在窗台上,黑亮的羽毛,白肚皮,正歪著头啄窗台上的碎米,是她昨天撒的。“燕子!是燕子!”她喊著坐起来,裤都来不及穿就往外跑,“奶奶说燕子来,家里要添喜事!”

月娥也跟著跑出来,两个丫头趴在窗台上看燕子,大气都不敢出。燕子啄了几口米,扑稜稜飞走了,落在院外的老槐树上,嘰嘰喳喳地叫,像在商量著什么。“它们还会回来吗?”月娥拉著念秋的衣角问,眼里满是期待。念秋点点头:“会的,我天天给它们撒米,它们就住下来了。”

傻柱扛著锄头要去地里,听见喊声凑过来看:“这燕子是报春的,它们来了,天就彻底暖和了。”他往槐树上瞅了瞅,“说不定是来咱家搭窝的,咱院亮堂,適合燕子住。”建业在旁边笑:“傻柱哥,你咋知道它们要住咱家?”傻柱拍拍胸脯:“我猜的,准没错!”

苏晚和晓梅在院里晒被子。刚拆洗的被子晒得暖暖的,带著太阳的味道,晓梅往被子上拍了拍,灰尘簌簌往下掉,在阳光下像星星。“这燕子来得是时候,”苏晚望著槐树上的燕子,“人日刚过就来,是盼著咱家人丁兴旺呢。”晓梅笑著说:“说不定今年咱院真能添口人,许朗哥和苏晚姐……”话没说完,就被苏晚笑著打断:“別瞎说,孩子们在呢。”

张奶奶坐在廊下,看著燕子,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好啊,燕子不落愁家,”她喃喃自语,“这是咱院的福气。”她转身回屋,拿出些小米,让念秋撒在窗台上:“多撒点,让燕子知道咱欢迎它们。”

许朗在院里翻土,准备种些青菜。他把土翻得细细的,里面掺了些腐熟的羊粪,用耙子耙平,像块平整的绿毯子。“撒点菠菜籽,”他往土里撒著种子,“二十多天就能吃,嫩得很。”念秋和月娥在旁边帮忙,小手往土里埋种子,埋得深深的,生怕被鸟叼走。

日头升到头顶时,燕子真的回来了,还衔著根乾草。它们在堂屋的房樑上盘旋了几圈,然后落在樑上,把乾草往角落里放,嘰嘰喳喳地叫,像是在规划著名窝的位置。“它们要搭窝了!”念秋拍著手跳起来,“我就知道它们会回来!”月娥也跟著跳:“搭个大大的窝,住好多燕子!”

傻柱赶紧搬了个梯子,往房樑上钉了个小木板:“给它们搭个台子,好垒窝。”他踮著脚钉木板,燕子就在他头顶盘旋,一点都不怕人。“你看,它们认亲,”傻柱笑著说,“知道我是好人。”

中午吃的是杂粮饭,配著炒薺菜和醃萝卜。饭桌上,大家都在说燕子的事,张奶奶说:“燕子窝不能捅,捅了会瞎眼,得好好待它们,它们能给咱带来好运。”念秋赶紧说:“我不捅,我还给它们餵米。”月娥也点头:“我也喂,给它们找软和的乾草。”

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春天。念秋和月娥在院里给燕子捡乾草,把软乎乎的茅草堆在窗台上,盼著燕子来叼。许朗在教她们认字,写的是“燕”“春”“窝”,念秋指著“燕”字说:“这字像只飞著的燕子,翅膀大大的。”许朗笑著点头:“说得对,古人造字时,就是照著燕子的样子画的。”

苏晚和晓梅在厢房做新鞋。苏晚给念秋做的鞋面上绣著燕子,黑翅膀,白肚皮,像真的一样;晓梅给月娥做的鞋面上绣著桃,粉嘟嘟的,看著就喜人。“开春穿新鞋,走新路,”苏晚拿著鞋比了比,“正好合脚。”

傻柱在院里做鸟窝,用细竹条编了个圆圆的窝,里面铺著软乾草,掛在老槐树上。“给麻雀也做个窝,”他拍了拍手上的灰,“省得它们总惦记燕子的窝。”建业在旁边笑:“傻柱哥,你这是给燕子找邻居呢。”傻柱挠挠头:“大家住一起热闹。”

傍晚时,燕子的窝搭了小半。房樑上已经有了个小小的草圈,像个浅浅的碗。念秋和月娥趴在窗台上看了半天,直到燕子飞进窝里不出来了,才恋恋不捨地回屋。“它们晚上就在窝里睡吗?”月娥问苏晚,苏晚点点头:“是啊,窝里暖和,能挡住风。”

晚饭吃的是玉米粥,配著蒸红薯和炒青菜。张奶奶喝著粥,看著窗外的燕子窝,脸上带著笑:“今年准是个好年成,燕子都来给咱报喜了。”傻柱啃著红薯说:“等麦子熟了,我多割点,给燕子也留些。”大家都笑了,屋里的气氛暖融融的。

夜里,念秋躺在床上,还在想著燕子。她悄悄爬起来,往窗台上撒了把米,心里默念:“燕子燕子,明天我给你们带好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穿越兽世成圣雌,五夫临门美滋滋 官梯:我权势惊天 斗罗:从领域开始的女主之路 从玄黄开始,每月一个金手指 穿越神鵰:我为西狂 白发老兵顶罪自首,吓得军区全军出动 柯南:开局截胡明美,卧底酒厂 我的士兵能无限复活 被六耳獼猴打死后,我成了孙悟空 影视世界:从精英律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