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这天,天朗气清,院角的地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桃裂开了嘴,露出雪白的絮,像一朵朵绽放的雪绒,引得院里的孩子们围著打转,伸手想去摘,又被大人笑著拦住。
“慢点摘,別把壳混进去了。”许朗拿著竹篮,示范著如何把絮完整地摘下来,“要这样轻轻一揪,整朵都下来了,乾净。”
傻柱拎著个大筐子,摘得最起劲,粗糲的大手捏著雪白的絮,动作却格外轻柔:“乖乖,这絮比供销社卖的还白还软,弹出来的被准保暖和!”
秦淮茹带著小槐,母女俩摘得仔细,把摘好的絮放进乾净的麻袋里,时不时给许朗递块擦汗的布:“歇会儿吧,看你额头上的汗。”
许朗接过布擦了擦,笑著说:“没事,这点活不累。”他特意留了几株长得最壮的桃,打算把籽留下来,明年接著种——灵泉水滋养出的,他还想试试能不能种出更优质的品种。
二大爷和三大爷也来帮忙,二大爷负责把摘好的絮搬到太阳底下晒,三大爷则拿著小本子记帐,谁摘了多少,分得多少,记得清清楚楚,倒也尽职尽责。
一大爷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看著大伙忙碌的身影,嘴角带著欣慰的笑。“小许啊,你这种得好,往后院里的孩子冬天不愁没新袄了。”
“都是大伙帮忙的功劳。”许朗笑著说,“等弹了被,先给您和傻柱妈送去,您二位年纪大了,得盖点好的。”
一大爷摆摆手:“我不碍事,还是给傻柱妈吧,她那老寒腿,冬天最遭罪。”
正说著,弹师傅背著工具来了,是个精瘦的老头,手里拎著个大木弓,弓弦是牛筋做的,看著就有年头了。“听说你们这儿有好?让俺瞅瞅。”
许朗递过去一把刚摘的絮,老头捏在手里揉了揉,又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眼睛顿时亮了:“好傢伙,这真是极品!纤维长,杂质少,弹出来的被能盖十年不板结!”
“那就拜託师傅了。”许朗笑著说,“我们想弹两床厚被,再弹点絮给孩子们做袄。”
“没问题!”老头爽快地答应,“今天先把絮弹好,明天再来做被,保证让你们满意!”
中午留师傅吃饭,许朗杀了只洞天福地里养的鸡,燉得香气扑鼻。傻柱从食堂带了斤红烧肉,秦淮茹做了贴饼子,二大爷拎了瓶白酒,一大爷泡了壶浓茶,大伙围坐在院里的石桌上,吃得热热闹闹,像过节一样。
本书首发 读小说选 101 看书网,101????????????.??????超省心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下午弹的时候,整个四合院都飘著絮的清香。老头拉起木弓,“嘭嘭”的弹声混著孩子们的笑声,成了最动听的乐曲。许朗看著雪白的絮在阳光下飞舞,心里踏实得很——这,不仅能保暖,更能拉近院里人的距离。
傍晚时分,药材公司的刘科长突然来了,骑著辆二八大槓自行车,车后座捆著个布包。“小许,给你送好东西来了!”
布包打开,是两套崭新的工装,还有一本《高级草药图谱》。“这是转正的福利,工装是厂里定做的,图谱是我托人从上海买的,对你认药材有帮助。”刘科长拍著他的肩膀,“下周一咱们就去山区收药材,你准备准备,带好换洗衣裳。”
“谢谢科长!”许朗接过东西,心里一阵激动。这图谱他早就想要了,没想到刘科长记在心上。
送走刘科长,院里的人都围过来看工装,傻柱摸著布料直咂嘴:“这料子真厚实,比我厂里发的还好!”
秦淮茹也笑著说:“穿上肯定精神,以后你就是正经的国家干部了。”
许朗看著手里的工装和图谱,又看了看院里晾晒的雪白絮,心里充满了希望。这一年,他从一个刚回城的知青,成了药材公司的正式职工,在四合院里扎下了根,还收穫了一群真心相待的街坊。
晚上,许朗坐在灯下,翻看《高级草药图谱》,里面的草药种类繁多,还有详细的炮製方法,让他大开眼界。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晾晒的絮上,像铺了层银霜。
他知道,去山区收药材是个新的开始,或许能找到稀有的草药种子,让洞天福地里的作物更加丰富;而院里的,会变成温暖的被和袄,守护著这四合院的每一个人。
未来的路还长,但只要脚踏实地,用心经营,日子一定会像这秋收的一样,雪白、饱满,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