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推进到1980年1月20日。
林振凯携带著从作战基地推演出的涡扇9发动机改进资料抵达了1000研究所。抵达后,他迅速检查了所內几个正在运行的重点项目。
他首先查看了陈坚负责的歼轰7项目。该机型的气动外形已初步確定。在林振凯看来,这个设计虽隱约能看到与米格战斗机乃至后世歼16及苏30相似的设计源头,明显源於中央升力体的气动理念,但在细节上却有著显著差异。
米格战机更侧重於制空作战,歼16更侧重於多用途,而歼轰7的核心作战任务则非常明確,专注於中低空突防,核心能力在於携带飞弹和精確制导武器执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以及有限的空战能力。
眼下最大的瓶颈是关键试验设施的紧张。四川绵阳宝贵的风洞群正被歼7项目全力占用。由於歼7有国外客户订单且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整个航空工业系统都在集中资源保障该项目加速完成,以防客户流失。甚至连同样重要的歼8项目也被迫排队等候。这种资源高度倾斜的状態导致其他项目的风洞测试排期极其困难和缓慢。
见到长年不在的林振凯回到所里,陈坚立刻敲门进入了他的办公室。
陈坚迫不及待地反映了困难:“林主任,我们现在卡在气动设计的理论验证阶段,急等风洞数据来做下一步叠代。但绵阳那边,我们根本排不上队,一点缝隙都插不进去!”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而且,飞机主承力结构,特別是大梁这类部件,必须使用大型模锻水压机才能成型。我们详细核算过强度和工艺要求,至少需要4万吨级的水压机才能满足需求。可目前国內……”
他嘆了口气,“现有的最大设备也就是西南那台3万吨的,以及上海那两台1万吨的,用这三台设备加工出来的大梁根本达不到要求。国际上能达到4万吨级的本身就凤毛麟角,引进更是困难重重……”
林振凯点点头,他清楚国內重型装备的现状: 3万吨的在西南,两台1万吨的在上海,而且压力確实偏小。
他沉吟片刻,果断指示:“这是个硬骨头,必须啃下来。这样,你立刻以项目名义,直接向红岸基地申请专项研发资金。联合国內有研发实力的大型装备製造单位联合攻关,研发目標压力下限不能低於4万吨,如果可以的话爭取一次性突破到5万吨级,为未来更大和更先进的机型预留空间。”
他强调道,“只要是为了攻克这个项目核心製造瓶颈的资金和协作需求,你可以行使全权,跳过所內流程,直接向红岸基地打报告申请,不必再经我逐级审批。”
得到如此明確且有力的授权,陈坚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应道:“明白!我这就著手准备材料,立刻向红岸基地提交申请!”得到林振凯確认后,陈坚退出了办公室。
林振凯將文件翻到运10项目部分。从驻上海飞机厂的项目一组成员递交的报告得知,运10原型机的製造已接近尾声,预计最多还有小半年就要进行首次试飞了。
报告还提及,总师马云峰正带领另一支精干团队在国外进行技术考察。字里行间隱约透露出上海组成员对考察团能出国的一丝羡慕甚至微词。这份报告由当初选择留在上海的那批成员主笔,而当初跟隨马云峰返回內地並积极投入基础建设的团队成员则构成了出国考察团的骨干。
对於马云峰总师带队出国考察,是林振凯亲自批准的。对於报告中的这种微妙情绪,林振凯只是微微皱眉,没有在上面批註任何意见。
林振凯的目光隨后落在了李卫东负责的电子绘图项目报告上。目前,李卫东的主力项目组因合作单位(首都无线电三厂、清华大学、首都878厂和四机部六所)高度集中在bj,已从1000所整体迁往首都设立专门的研究中心,所內仅保留了一个精干的联络协调小组。
报告显示,李卫东团队与首都的合作单位密切协同,在国產djs-130计算机基础上,成功研製出了其性能大幅提升的叠代產品——djs-200系列计算机。djs-200最核心的进步在於大规模应用集成电路替代原有的分立元件,使其集成度和运行速度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同时为了解决cad软体对图形处理的超高性能要求,李卫东团队自主研发了全新的图形加速卡硬体。这款加速卡不仅能高效驱动复杂的cad应用,还得益於该团队在djs-200平台上並行开发的早期图形作业系统內核,能显著提升整个图形界面的响应速度和流畅度。
他们对之前在djs-130上运行的cad软体进行了深度升级和移植。新开发的配套软体不仅功能更强大、用户界面更友好,更是突破性地集成了关键的3d曲面设计与建模功能,標誌著国產航空设计软体能力的一个重大跨越。
目前,djs-200系列计算机及其配套的cad软体系统正在进行大规模生產,並已开始在多个航空、航天及机械设计单位推广部署。
最后,林振凯翻到涡扇项目的报告。报告显示,从不列顛引进的涡扇9斯贝发动机的生產线,在1000所的全力保障下已全部调试完成並正常运转。而且已经利用首批进口的不列顛关键原材料完成了两台发动机的总装下线,即將按合同送往不列顛进行全面验证。
报告同时指出国產化率已达到80%左右。项目组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发动机暂时没有明確的国內装机对象和应用场景,迫切希望能为它找到一个合適的装机平台或验证项目。
这份报告让林振凯陷入沉思。他忽然想起自己曾在某份资料中读到过一个信息:法国曾试图向英国推销幻影iii战斗机,並探討过为其换装罗罗的斯贝涡扇发动机的可行性。如果这个信息属实,那么理论上,我们的斯贝版涡扇9也应该具备適配並换装到幻影系列战斗机上的潜力。这或许能为涡扇9打开一个意想不到的应用窗口?
而且现在有一个和我们关係密切国家——巴巴羊,也装备有幻影系列战斗机。在与达索公司核查实后后,可以与拉上达索公司一起对巴巴羊的幻影系列战斗机进行改进。
林振凯继续翻看手上的文件,发现关於美国tf41发动机的生產线图纸和部分技术资料也已秘密进入国內。涡扇9项目组正在为接收和安置tf41发动机相关的设备资料腾挪场地。
报告还提到一个积极信號:与罗罗公司的后续合作谈判也有了新进展。当罗罗方面得知中国成功引进了tf41发动机后,在技术转让和合作条件上的態度似乎有所鬆动,谈判进程相较之前確实顺畅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