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楚国军力之强,便是宋言都不敢小覷。
或许,平阳城的军队,单兵素质,乃至武器装备都要远远超过楚军,但楚军数量多啊。
楚国对外號称,可是有八十万大军的。
没错,就是八十万。
中原的情况好像歷来都是如此,不管是唐朝还是明朝,一旦天下一统,好像忽然间就寻不来能征善战的士兵了。
十万大军,二十万大军,便是颇为不易。
反倒是战国时期,三国时期,明明一个国家只是占据一小片地方,可动不动就是三十万大军,五十万大军,乃至於百万大军的。
现如今的中原也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楚国宣称的八十万大军虽然夸张,可宋言是当真没多少怀疑。如果不是楚国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又何至於接连攻伐梁国,赵国,寧国,同时还要抵御匈奴,西戎?
“楚国兵锋强盛,这一点妾身並不否认。”崔鶯鶯眉头微微蹙起:“然,楚国招惹到的敌人实在是太多,梁国,赵国,寧国皆和楚国有怨,当然这倒是不能全怪到楚皇头上,是楚国太祖定下的军功制。军功制导致楚国將领,唯有攻城拔寨,斩首甚眾方能封爵,而且往往都只是伯爵,子爵,男爵这样的低级爵位,还不能世袭,唯有灭国之功,或许能封赏侯爵,国公。”
“是以楚国边关將领为了军功,皆是极为好战,有时候甚至是故意挑衅,只为寻一个发兵藉口,寧国,赵国算是好的,梁国被欺辱的最为严重。”
“今年又是一个大寒之年,匈奴这一次在相公手下吃了大亏,死伤无数,战兵数量锐减,许是不会再南下劫掠,可楚国西边的西戎,同样也不是好相处的,其凶猛悍勇程度比之匈奴毫不逊色。西戎没了粮食,定然要东出楚国劫掠,若是西戎进攻楚国之时,梁国会不会从南边发兵,以报国土被侵占之仇?”
“赵国,会不会也趁著这个机会横插一手?”
“便是北边的匈奴,若是瞧见楚国自顾不暇,会不会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若是梁国,西戎,匈奴早就提前联繫在了一起呢?”
宋言眉头皱起。
崔鶯鶯的大局观和分析能力极强,宋言不会將她的话视做儿戏。
原本还觉得楚国军力极强,可现在看起来楚国面临的麻烦也是不小。
林雪可还在楚国呢。
沉吟了些许时间,宋言缓缓开口:“梁国,又是怎样一个国家?”
莫名的,宋言有种预感,今年冬天的混乱中,梁国很有可能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梁国曾经也算是一个强国,现任梁皇前期也算英明神武,年轻时武力镇压南边诸多部落,土司,若是单论藩属国数量,可能是中原四国中最多的。”
可不是吗,寧国衰落,一个附属国没有,赵国除了有钱,其他也是一概没有,楚国北边是匈奴,西边是西戎,都是极为强大的国家,而梁国南边各种鼻噶大小的国家一大堆,许是一个县城的地方就是一个国家,若是单论附属国数量当真谁也比不过梁国。
“只是,当今梁皇已经年迈,据说有七十多了。”
七十多岁,放在这个时代,绝对称得上高寿。
放在皇帝中,那是高寿中的高寿。
“若是二十年前,梁皇就老死病死,或许还能落一个明君头衔。”崔鶯鶯的声音中都有些惋惜:“可惜,五十岁之后,梁皇日渐昏聵,尤其是在南蛮献上一个美人之后,更是奢靡败政,日日沉醉后宫,导致梁国原本一片向荣之景逐渐衰败。”
“梁皇极为宠爱美人,爱屋及乌之下,美人之亲眷也得到重用,哪怕那些人都是南蛮之人,依旧能在梁国赐官封爵。梁国中正正直之大臣,联络四位皇子,跪於梁皇寢宫之前,叩首请求梁皇诛杀美人,远离奸佞,重振朝纲。”
“梁皇震怒,手持利剑,一日杀三子。”
宋言心头都是忍不住微微一颤,这不妥妥一个唐玄宗李隆基的翻版吗?
只是前期勇武比不过李隆基,后期昏聵不输李隆基。
“梁皇幼子,於一些大臣和內宦相护之下,从皇宫中逃离,听说那美人之兄长,族弟率领大军於梁国之內搜查,然二十年过去,始终不见踪影……有人传言,梁皇幼子早已逃入其他国家,也有人说,梁皇幼子早已被南蛮诛杀。”
“现如今二十年过去,梁国朝堂之上,南蛮异族已经占据半壁江山。”
“便是梁国军队,不少都为美人之兄弟掌控。”崔鶯鶯面露无奈:“而这些南蛮子性格暴戾,残忍,动輒杀人,又贪图中原广邈肥沃之土地,一直力主北上,进攻楚国。”
“若是这一轮中原之內乱,最终演变成异族之祸,於中原百姓来说,大概这才是真正的地狱。”
这话题,多少是有些沉重了。
因著距离太远,宋言对梁国並不是很了解,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般模样。
一时间,客堂內的气氛都有些压抑。
这么长时间以来,洛玉衡只是安静的听著,可这时候终究是忍不住了:“崔家侄女,若是当真天下大乱,你觉得寧国会怎样?”
崔鶯鶯有些迟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寧国,或许不会参与到楚国之乱中,但……寧国很有可能自己先乱起来。”
“这是为何?”
“因为当今陛下,寧和帝……可能会死。”
此言一出,洛玉衡瞳孔骤然收缩。
便是宋言亦是眉头忽皱。
这,绝对是大不敬到极点的话了,也就现场没有旁人,否则单单因著这一番话,砍掉崔鶯鶯的脑袋都是可以的。
还是说,崔鶯鶯已经知道了寧和帝的身体状况?
崔鶯鶯抿了抿唇,她也清楚自己这番话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但崔家独女的身份让她相信,不管是宋言还是洛玉衡都不会轻易对她下手,这是底牌。
洛玉衡缓缓吐了口气,努力控制著胸腔中的衝动:“你继续说。”
“妾身观陛下近些时日的举动,完全是在不顾一切对杨家进行打击,就像是在宣泄这二十年来所受的欺压和委屈……陛下擅长隱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致命,显然最近陛下的行为並不正常。”
“陛下似乎完全不在意杨家的报復。”
“不对,更准確来说,陛下似是巴不得杨家对他进行报復。”
还有一句话,崔鶯鶯未曾说出来。
淑妃曾经密詔崔家家主,也就是崔鶯鶯崔世安的父亲,淑妃的亲哥哥入宫覲见,委託崔家家主寻求各种珍稀药材,言语中提及寧和帝最近一些时日,时常头痛欲裂,痛不欲生。
崔鶯鶯怀疑,寧和帝怕是得了什么重病。
“根据崔家的一些探子得来的消息……杨家已经安排了杨家七老中的杨和信前往东陵。”
洛玉衡瞳孔微微收缩:“你是说,杨和信会对陛下下手?”
“不!”崔鶯鶯摇头:“杨家这一次去东陵是求和的,毕竟杨家也需要时间,我是说……”
“陛下会让整个寧国所有子民相信,是杨家对他下的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