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寧和帝將死(一万一)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若夫子与管仲、晏婴同朝,可觉羞耻?”孟子答:“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其中缩,指的是理直,正直之意,而非退缩。
意思便是:如果经过自省,道理不在我这边,纵然面对平民心中亦会惊惧;只要经过自省確认道理在我这边,纵然面对千万人阻挡,我也勇往直前。描绘的是一种文人风骨,其核心並不在匹夫之勇上,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文明担当。
只是后来便逐渐引申为只要坚持心中理想,便是对抗全世界又何妨?
像是孤独悲情英雄。
而这里,宋言所用的便是引申之意。
虽然多少沾了点中二气息,但不得不说,这句话简直气魄拉满。
还是那句话,在宋言心中多少还是会有一些身为穿越者的傲慢……总感觉既然穿越过来一趟,总要做出一点事情才行,便是不能称宗做祖,至少也要名留青史。
宋言也是有些野心的。
他知道,自己没那个本事將这个世界变成现代社会那般模样,可最少他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能让中原的百姓,有粮食以果腹,有衣物以蔽体;他希望,中原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值,幼者有其教,病者有其医。
在这封建时代,能做到这般,大抵便称得上是明君,圣君了吧?
至於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若是能完成上一个目標,小小努力一下,也不是不可以……至少,要屠尽倭寇吧,至少要灭了棒子吧?至少让以后的汉人再也不用学英语了吧?
这样一想,便觉得自己其实也是蛮贪心的。
崔鶯鶯稍稍怔神了一瞬,旋即便轻笑起来:“於妾身看来,相公之策,无论是现在推行还是將来推行皆可,但……都要面临前所未有之阻力,许是会杀的人头滚滚。”
“那便人头滚滚!”
“前路渺茫,许是会尸骨无存。”
“那便尸骨无存。”
“如此,妾身便明白了。”崔鶯鶯轻笑著:“若是相公准备即刻在封地中推行新政,那当前所受的阻力是较小的,毕竟相公有京观狂魔之名,有绞杀数十万异族的功勋在身,手上掌握有绝对兵权,同时对治下官吏有极强的震慑,又有无数底层百姓支持,是以没多少人敢在这个时候触怒相公。”
崔鶯鶯抬首看向洛玉衡:“抱歉长公主殿下,妾身接下来的话,许是会有些僭越。”
“无妨,你儘管说。”洛玉衡则是笑了笑,显然並不在意。
崔鶯鶯这才再次开口:“如果相公只准备偏安一隅的话,那执行这样的新政自无不可,可以说这些新政若是当真施行,安州和平阳的恢復速度將会超乎想像,原本妾身估计,两府之地若想恢復至少需要十五年时间,甚至更多,可现在看来,或许十年之內便能让两府之地户口翻倍。”
便在这时,崔鶯鶯话锋一转:“可如果相公志在天下,那这新政带来的名声將会成为相公最大的障碍,整个寧国所有世家门阀,士绅地主阶层都会將相公视做最大敌人,因为他们知道相公是来掠夺他们財富的,是打压他们地位的。”
“若是让相公功成,他们,乃至他们的家族,他们所在的阶级,都將不復往日特权。”
“可以说,从根源上相公和他们便是敌人。”
“还是那种矛盾永远无法调和的敌人。”
“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资助相公的对手,以斩断相公前进之路,甚至就连现在一些忠於相公之人,都有可能背离相公而去。”
“而且,笔桿子掌握在他们手中,相公的名声怕是会遗臭万年。”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当然,也不是没有任何好处,若是相公对自己的军队有足够自信,也是可以趁著这个机会,一路清剿过去,彻底將整个寧国所有世家门阀,士绅地主尽数剷除,倒是可以一劳永逸。”
旁边的崔世安已经是一脑门子的冷汗。
他完全不知道宋言那张宣纸上究竟写了些什么,怎地自家三姐忽然间便要彻底剷除寧家所有世家门阀,士绅地主了?怎地忽然间便要和全天下为敌了?
疯了不成?
再者说,剷除了世家门阀,那崔家该当如何?
崔家也算是世家之一吧?
便是洛玉衡亦是眉头紧皱,有些不明所以。
宋言倒是颇为满意,点了点头:“那如果,以后推行呢?”
“如果目前只是徵收商税,其余新政暂时搁置的话自然也是可以。”崔鶯鶯缓缓吐了口气,稍稍给了嗓子几秒休息的时间:“其实於妾身心中,也觉得这样更好,首先,只是徵收商税,已经足够相公养兵之用。”
崔鶯鶯对宋言的称呼,已经从原本的王爷变成了相公。
这女人古灵精怪,便是宋言察觉到了,却也没有去戳破这点儿小心思。
“而对世家门阀和士绅地主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相公的行为,虽会触犯到他们的一些利益,但並不严重,所以他们並不会对相公產生太过强烈的抗拒,而且,世家门阀,士绅地主向来都是见风使舵的高手。”
“若是相公这边兵锋极盛,许是还会主动前来投靠。”
崔世安面露尷尬。
崔家便是主动前来投靠的世家之一。
“如此,相公想要一统天下,面临的阻力就小了很多,待到相公执掌天下权,再行新政,那时候的相公借建国之威,又掌天下之兵,想阻挠新政,试图挡在相公面前之人,自然会被顷刻间碾成齏粉。”
“只是,会不会有一些常年跟隨相公之人,觉得相公这是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心生怨懟,然后起兵造反也未可知。”
宋言只是將崔鶯鶯的分析记在心里,这件事牵涉甚大,他不会轻易做出决定。
隨著宋言拿起桌上茶杯,润了润嗓子,原本一直縈绕在客堂当中的,那种看不见摸不著的压力,终於在无形之中消散了不少。
又过了许久,宋言这才再次开口:“崔三娘子博学多才,想必对天下大势也很是了解,不知三娘子觉得现如今中原四国局势如何?”
想要一统天下,自然要知晓天下之国。
崔鶯鶯笑了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如今中原分裂百余年,也是时候合而归一了。”
“那三娘子觉得,这偌大中原,谁会成为下一任天下共主?”到这时候,宋言说话的语气已经隨意了许多。
倒是崔鶯鶯,依旧认真思索了一番:“曾经,我以为是会是楚皇。”
“毕竟楚皇也称得上英明神武,楚国也称得上国富民强,从这两年楚国对外的战爭便能看的出来,楚国从未输过。但是现在我並不这样觉得了,相反我觉得楚国最近两年,甚至就在今年冬日,可能就要有一场大难,若是抗不过去,怕是天下就不会再有楚国了。”
原本只是谈完了正事儿,宋言打算隨意说点轻鬆的,吹吹水,也来一次煮茶论英雄,可是崔鶯鶯的话却是引起了宋言的好奇:“哦?不知三娘子为何这般说?”
楚国可能要亡国,这在宋言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