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王安石变法 (下)
熙寧时空。
宋神宗已经上了车驾,直奔王安石的府邸而去。
本来应该是召唤臣子到皇宫里的。
可宋神宗实在是等不及了,乾脆直接去找王安石。
听了仙长的点评,宋神宗已经完全明白了。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给赵宋续命,给赵宋增加收入,缓解地方民愤。
而反对变法的那些,都是不肯给朝廷交税,也不在乎再换个主子的叛徒!
搞懂了这些,也就明白了谁是忠臣,谁是女干臣。
宋神宗此时,迫切的想要跟大忠臣王安石在一起,商议如何对付那些反对变法的女干臣。
哪怕是在车驾上,他也透过车窗看向天空,不肯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天幕继续播放。
王安石针对汴京城內各处衙门需求供奉,推行了免行法。』
『汴京城的各处衙门,需要许多物资用以运转。』
“这些物资,都是由汴京城內的各处商行负责提供。
原本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笔墨纸砚木柴煤炭冰块肉酒什么的,就算是收购的价格低,可至少不会亏本。』
『可各级官吏上下其手,多多索取財物,各行所费钱財往往在官府所需物资的十倍以上。”
多出来的这些,朝廷衙门是肯定不会给报销的。
因而一些商贩,贫困百姓因作行户,而破產者比比皆是。
王安石乾脆免除了这些行户的供应身份,宫廷及官府衙门所需一切物资的买卖,全由杂卖场,杂买务等根据市易所估物资价格的高低进行买卖。』
赵清然笑著说道“说白了,这就是打白条。”
“官吏们上门拿东西不给钱,只给个白条,甚至连白条都没有,就是个口头应许,说你去衙门拿钱。”
“可行户们到了衙门,压根就没人给钱。”
“这种情况下,行户们哪里扛得住,破產都是轻的。”
赵清然再笑“行户们在汴梁城生活,开过眼界有见识。
“他们破產活不下去的时候,可不会像是农夫们那样,绝望的饿死,或者是乞求神佛救命后被饿死。”
“行户们会闹,甚至而走险。”
“这可是在汴梁城,影响太过於恶劣,所以王安石才会专门为了这件事情,
弄出来免行法。”
“所谓免行法,就是免除行户们的负担。』
“別人不说,可汴梁城的行户们,实实在在的应该感谢王安石。“
汴梁城的百姓们也在看天幕。
有不少行户之家,听了赵清然的话语,立刻回家准备做供奉。
他们要將王安石给供奉起来,四季享受香火。
车驾上的宋神宗,脸上的笑容掩盖不住。
“朕慧眼识人,挑中了王安石,果然没让朕失望
天幕继续播放。
“农田水利法。』
王安石鼓励垦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分別出资兴修水利,也可向州县衙门贷款。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產发展,衙门税收增加。
赵清然点评“好处的確是有,可执行不行。”
“地方上的衙门,跟地主富户们勾结,將出资压力转移到了贫户身上。”
“贫户拿不出钱,就强迫他们贷款,还不出来那就扒房牵牛!”
他继续说道“有些地方不需要兴修水利,或者说是没有兴修水利的条件。”
“可地方衙门,为了自己的政绩考核,强制地方百姓出钱修建水利设施。”
“结果毫无疑问,地方衙门的官吏们轻鬆走人了,却是留下了一地鸡毛。”
熙寧时空。
王安石认真思索“仙长提了好几次地方吏治问题。”
“如此看来,地方吏治不清,新法执行就变了味道。”
“这事要认真考虑。”
天幕继续播放。
“除了这些富国之策外,王安石也没忘记强兵之法。』
毕竟北宋兵马战斗力屏弱的事情,他们这些朝廷大臣最为清楚不过。
打不过契丹人就算了,甚至连党项人都打不过!『
估摸著,也就是跟大理兵马一个战斗水平。
赵清然当即笑了“別逗了,人家大理面对忽必烈的征討大军,还能集结兵力决一死战呢。”
“宋军?打自己人最厉害!”
王安石首先推动裁军法案。
在各地大力整顿厢军及禁军,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
“在各地军营安排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简单来说,就是在军中裁汰老弱,训练精锐。
如此一来,宋军的战斗力自然会有提升。
赵清然点评“想法是好的,真若是执行下去,肯定能提升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