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则是指的绢帛,在古代绢帛同样是当做货幣使用。”
“至於两,则是金银等贵金属,主要来源是商税。”
赵清然笑言道“若是崇禎皇帝能有这么多的財政收入,也不至於吊死歪脖子树了。”
这话真没说错。
崇禎皇帝若是一年收入一亿多贯,农民军早就被招抚了。
野猪皮一颗首级一百两,也早已经被砍光了。
“这么多的財政收入,结果却是入不敷出,唯一的缘由就是,钱没到该用的地方上去。”
“別的不说,就说占据財政支出大头的军费。”
“每年七千万贯的军费,按照养一甲士一年百贯的標准来算,能供养出来七十万的强军出来。”
“可宋朝这儿,人数是有了,可战斗力却是烂到令人髮指。”
“原因?当然是被上上下下给吞了。
“结果就是,一方面巨额支出,另外一方面却是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不说,
反倒是导致战斗力急速下降。”
赵清然连连摇头“歷朝歷代之中,也就只有宋军,与清朝中后期的清军,明朝中后期的明军,堪称战斗力的地板价。”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军费开支很大,却用不到军士身上去。”
诸天万界,宋明清三个朝代的各处时空。
一眾王侯將相们,听到仙长的这番点评,面色都不大好看。
也是,说实话从来都是让人难看。
庆历新政虽然失败,可朝廷之中依旧是有一大批人,见识到了新政的好处再加上现实的积重难返,在有志之士的奔走下,革新的呼声再度高涨起来。'
『嘉佑三年,王安石进京述职,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他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
『王安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请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
『可是这些建议,没被宋仁宗採纳。
经歷过庆历新政时期,保守派的疯狂反扑,宋仁宗早已经是被嚇破了胆子,哪里还敢再搞革新变法。』
直到十年之后,感受到巨大压力的新皇帝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他选择了王安石主持变法革新,给予他前所未有的信任。』
赵清然的笑声传来。
“比起胆小弱懦的宋仁宗来说,宋神宗就坚定的多了。”
“他充分吸取了庆历新政失败的教训,下定了决心坚决支持王安石变法到底。”
“只要是王安石提出来的,全部都是支持。”
“若是有反对王安石的,全部不留情面的打击!”
“可以说,这一次的王安石变法,在最高层面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熙寧时空。
正在总结之前庆历新政教训得失的王安石,目光含泪“官家恩重如山,臣,
必当以死报之!”
真正的士大夫们,是讲究君臣相得的,
既然官家如此信任,那王安石必然不惜一切的去为官家办事。
这也就是类似於诸葛亮的,鞠躬尽死而后已。
天幕继续播放。
『王安石认为,国家贫苦的癥结,不在於开支过多,而在於生產过少。
百姓之所以贫苦和不能从事生產,一方面是由於官僚富豪兼併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於政府把繁重的役加在农民身上。
因此,最好的理財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
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也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
“他认为想要有所作为,就在此时。
得到宋神宗的支持后,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宰相相公。
王安石变法,首先拿出来的就是均输法。』
所谓均输法,就是设立发运使,掌握全国各路生產情况,以及朝廷与宫中的需要情况。』
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对大宗商品进行统一收购和运输。
控制了大宗商品的价格,降低朝廷的財政支出,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
“同时还限制了富商大贾,们,对於市场的操纵和对民眾的盘剥,便利了百姓们的生活。』
紧接著又颁布了青苗法。』
在每年青黄不接之时,由官府给农民提供贷款贷粮。
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两税归还。
青苗法针对的主要目標,是当时猖獗的高力袋。』
当时许多百姓,都因为恐怖的贷款,而陷入了家破人亡的绝境。』
这是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社会矛盾。』
毕竟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百姓,太容易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