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规模之大,排水量之多,是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和,都无法比擬的。”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情,怎么吹捧都不为过,这也是永乐大帝被尊称为大帝的一项重大功绩,是大明的重大功绩。”
洪武时空。
朱元璋神色莫名。
“出海之事,竟然得仙长如此夸讚?!”
“咱要禁海,岂不是反著干?”
大明初期,一直在禁海与开海之中反覆横跳。
主要原因,还是在於朱元璋的小农思想觉得天朝上国什么都有,关起门来自给自足也挺好。
如果不是朱棣大力支持,或许就没有郑和下西洋之事。
“老四。”朱元璋也是衷心讚嘆“有手腕,有魄力,看人准,敢做大事。”
“仙长说他是大帝,真不是吹捧。”
这边马皇后笑言安抚“管他是什么大帝,不还是你的儿子?还是得喊你一声爹。”
“哈哈哈哈~~
听到这话,朱元璋当即满意大笑。
妹子这话说的好,永乐大帝怎么了,不还是自己的儿子。
儿子有出息,当老子的自然是开心不已。
不远处的朱標,看著笑呵呵的父母,脸上也是掛著笑容。
不过心中的那一抹酸涩,无论如何也掩饰不去。
之前他才是最受关注的儿子,可老四..
『无妨。』
深吸口气,朱標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该做什么,仙长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也可以做到!绝对不会比老四差!『
等把事情都办完了,就把皇位传给老四!
朱允他是提都不想提。
至於雄英,这次的確是活下来了,可以后还会不会有危险,他也不知道。
而且,天幕之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老四是永乐大帝,都知道老四的丰功伟绩。
別说寻常百姓了,就算是他朱標自己,都快被老四给圈粉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自己继承了大位。
可之后若是想要將皇位传给雄英...如果还雄英还活著的话,必然会迎来全天下的反对。
甚至...仙长都有可能出手干涉!
老四为皇太弟,这是民心所向,是必然的选择。
赵清然的话,还没说完。
“古里,就是卡雷卡特,在大航海时代4里面,叫做卡利卡特。”
“郑和下西洋,可不单单是做生意的,他是开拓海疆的。”
“沿途所过之地,皆为明土!”
“一路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大明的藩属国!”
“也就是说,中土对卡利卡特拥有宣誓主权。『
“至於说,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说法,那就是胡扯。”
“建文帝早就被弄死在了皇宫里,这事儿朱棣心里门清。”
“只不过为了名声,故意弄的真真假假,好似建文帝还在逃似的。”
天幕继续播放。
永乐五年,回国不久的郑和,整顿了一番船队之后,立刻又开启了第二次下西洋。』
这次的路线跟第一次差不多,也是沿著占城,爪哇,暹罗等国,一路过锡兰,柯钦再度抵达明朝距离最远的藩属国古里。』
两年之后,船队返航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一方面是展现大明的实力,巩固这些新收的藩属国对大明的忠诚。』
还有一方面,就是加大贸易额度,用大明的商品,从这些藩属国换来了海量的財富。』
“这些財富,极大的缓解了永乐朝的財政问题,支撑著永乐大帝的诸多大工程。”
“同样也是因为这些来自海外的財富,引来了无数文官们的红眼症。』
他们开始使用各种手段,试图在其中分一杯羹。
“可在强势的永乐大帝面前,所谓的手段就是笑话。』
要一直等到大明最出色的几代君王都陨落之后,文官们才真正毁掉了国家级別的出海,刘大夏甚至一把火將所有船只的资料都给烧了个乾净。』
『可私底下,这些文官们的家族,自行造船出海,赚取了海量的海外贸易收入。
大明末年的时候財政崩溃,完全收不到钱,甚至皇帝的龙袍都是旧的。』
平民百姓更是穷的无立锥之地,全家饿死比比皆是。
可大明並不缺钱,甚至有著海量的財富,只不过都集中在了一代代文官们的家族手中。』
国穷民富,这里的民,指的是文官士绅集团。
『永乐七年,刚刚回国的郑和,修正补充之后,迅速开启了第三次的下西洋。』
『这一次的路线基本上还是和之前差不多。』
『主要目的,依旧是宣扬国威,巩固藩属国,外加赚钱。』
毕竟永乐大帝做的大事太多了。
修京城,出征漠北,修永乐大典等等,哪一项都是需要海量的资金供应。
『这一次的下西洋,出了意外。』
抵达锡兰山国的时候,当地国王试图反水,集结数万大军围攻船队。』
郑和沉著应对,出动兵马击败了敌军不说,甚至还反攻攻破了锡兰山国的王都,生擒了国王与其家眷,大胜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