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桌上的纸勾起了庄行的兴趣,他看出这纸上的图案是按照某种规律排列出来的,这像是什么东西的设计图。
这是用硬毛细笔勾勒出来的图纸,和大开大合的水墨画不同,细毛笔沾墨的用法,主要目的是为了绘画精確,毕竟线条越细,才越能绘画出细节。
在一旁,庄行还瞧见了笔直的厚木片,木片的边缘能看到墨汁,已经被染黑了,他確定这玩意是用来当直尺的。
他回过头,又仔细地看起那副涂改了许多的画作来。
他看出了某些端倪,是的了,没错,这像是在画一组运货用的滑轮。
旁边甚至標註了准確的数据以及比例,已经精確到厘和寸。
而且这並非单一的滑轮,而是由两个滑轮构成的滑轮组,根据那些涂改的痕跡来判断,最初画作的主人好像是打算用上三个或者四个滑轮,但最后放弃了,最终只在定滑轮的基础上再添加了一个动滑轮。
这纸上的笔墨,还没有干透,是不久之前才画出来的。
而不久之前,这间堂屋里,应该只有小茉莉一个人。
难不成这是小茉莉画的么?
庄行有点异,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怎么会研究这玩意?
虽然说滑轮在这个世界已经出现了,但记忆里,他好像尚未看到过由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说到底,滑轮这东西本身並不复杂,只需要做出一个能转动的轴承再加上一条固定绳索的凹槽,就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將地上的重物,运送到高处或者放到下面去。
到处都能见到它,比如拉井水用的軲,一圈圈绳子绕著,把水桶放下去,再提上来,这就属於一种最简单的滑轮。
另外一些有著城墙的大城上,还有在京城和宜都门口的渡河那里,庄行也见过有人用过,但用的只是单个的滑轮,是为了方便把货物运送到甲板上或者城墙上。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对於很多东西尚且处於一个模糊不清的界限,但他们並不笨,其实在很多事情上相当聪明。
就比如当年庄行为了测量適合小麦生长的气温而提出的温度计,短短数年內,温度计的演化已经相当厉害了,从臃肿並且测量不太精准的大號玻璃管,再到如今,已经缩减到原来体积的一半。
工匠的手很巧,並且知晓了原理之后,他们在不断地改进。
他们虽然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但这並不影响他们发现怎么做能让温度计变得更加精確。
庄行记得,他还在京城见过水钟,在他逗留在京城的一月以来,他和芸苓在京城的四处都参观过,亏了皇上给的令牌,一些不对百姓开放的地方,他也畅通无阻。
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那日,他在李公公的建议之下,去了负责勘测天象的星象司处参观。
在京城有专门负责勘测星象变化的官员,因为这片土地的人们认为天象的变化会影响著天下兴袁,各个朝代都专门有一批人,一辈子的任务就是负责对星象的变化做出记录。
每当王朝出现某些重大变故,比如乾旱、洪水,大寒之时,天子就会把星象司的人找来,听取他们的建议。
每年的时节、历法,天干地支,黄道吉日,也是他们在负责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