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再看周瑜,“袭儒袍,气宇轩昂,眼神中偶尔流露精光,想来也是智谋之士。”
“这二人一文一武,相辅相成,难怪能在短短时间里平定江东六郡!”
曹操满脸笑容,张开双臂说道:“哈哈,伯符、公瑾,二位远道而来,曹某有失远迎啊!”
孙策与周瑜连忙行礼道:“见过曹司徒。”
曹操把二人迎入大帐,分宾主落座。
众人寒暄一番后,曹操率先开口道:“伯符,此次你能亲率大军前来,与我一同讨伐袁术,实乃朝廷之幸,天下之幸啊!这又让我想起了当年也孙文台,一起讨伐董卓的日子。”
提到孙坚,孙策神情有些落寞。
但他很快调整完毕,恭敬回道:“袁术称帝,乃大逆不道之举。策虽不才,亦愿为朝廷效力,讨平逆贼,以正天下视听。”
曹操点头赞许,又看向周瑜,问道:“伯符,不知你们对此次攻打寿春有何看法?”
孙策自然而然的转身看向了周瑜。
周瑜则起身,微微拱手,说道:“寿春乃袁术老巢,城墙坚固,粮草充足。
袁术虽称帝后不得人心,但麾下仍有不少将士。
若强攻,我军恐伤亡惨重。
依瑜之见,可先围困寿春,断其粮草,待其军心大乱之时,再一举攻城。”
荀攸在一旁补充道:“袁术狡诈,若久困不下,恐其会突围而逃。我军需在四周设下伏兵,以防袁术逃窜。”
一旁一直默默听着的贾诩,这时候突然开口道:“主公,可令江东军与我军兵分两路,同时攻城。
江东军从南门进攻,我军从东门进攻。
如此一来,可分散袁术军的兵力,增加攻城的胜算。”
曹操看向孙策与周瑜,问道:“二位意下如何?”
孙策看向周瑜,周瑜微微点头,孙策说道:“此计可行。
不过我军攻城之时,曹司徒需派军在其他城门佯攻,以免袁术军集中兵力对付我军与曹军。”
曹操笑道:“伯符放心,曹某自会安排妥当。”
商议完毕,曹操设宴款待孙策与周瑜。
酒过三巡,曹操说道:“伯符、公瑾,此次若能攻破寿春,曹某定当为二位表奏天子,论功行赏。”
孙策起身,抱拳道:“曹司徒,我只求能得到朝廷的认可,为我江东子弟谋一个名分。至于赏赐,倒在其次。”
曹操心中明白孙策的心思,他笑着说道:“伯符放心,只要你为朝廷立下大功,朝廷自不会亏待你。”
宴会结束后,孙策与周瑜告辞离开。
曹操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对荀攸、贾诩说道:“孙策与周瑜,实乃江东双璧,日后恐怕要多加防范才行。”
贾诩打趣道:“原来司徒也起了防备之心,诩还以为,司徒也想收孙策为义子呢。”
曹操哭笑不得,说道:“我儿子脩,可不比孙伯符差。”
荀攸拱手道:“主公所言极是。”
曹操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转身向荀攸问道:“对了,子安今日在做什么,怎么没见他人?”
荀攸回道:“正要向主公禀明此事。子安今日巡查淮水去了。”
“淮水?”曹操闻言一愣,问道:“子安去淮水干什么?”
“属下猜测,子安可能想用水攻!”贾诩说道。
曹操眉头微蹙,说道:“是想水淹寿春?且不说秋季淮水水位低,就算能水攻,这也不符合子安爱民如子的性格……除非……”
“除非子安是想引诱孙策上钩,让孙策来当这个恶人……”
“唉……子安这习惯真不好……”
‘但却管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