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 第212章 绝美风韵的何皇后厌恶 轻视董卓,董

第212章 绝美风韵的何皇后厌恶 轻视董卓,董

就在李昭在冀州组建冀“并睦邻商盟”,拉拢冀州世家豪强,并迎亲蔡琰之时。

帝都洛阳城并不平静,安静了一、两个月时间后,却是再次暗流涌动了起来。

随着大皇子刘辩被扶为太子,董太后被限制了参与朝政的资格,朝堂上似乎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朝堂之上,何皇后与大将军何进已然牢牢掌控朝政大权。

何皇后端坐在御座旁的侧位,虽未正坐龙椅,但那股母仪天下的气势与掌控全局的姿态,俨然已是这朝堂的实际主宰者。

太子刘辩,不过八、九岁,显得稚嫩而懵懂,紧张坐在龙椅上。

何进身穿大将军朝服,站在殿前,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得意的威严。

这一天,司空袁逢突然出列,手持笏板,面色严肃地弹劾冀州牧蔡邕,声如洪钟,在殿内回荡:

“启禀皇后,老臣有本要奏,月前,冀州别驾再向朝廷弹劾冀州牧蔡邕,那冀州牧蔡邕行事乖张,与冀州世家大族多有不合。如今冀州境内,世家豪强怨声载道,局势已然不稳。长此以往,恐生变故,老臣恳请撤下蔡邕冀州牧之职,另选贤能之士前往冀州,以稳局势。”

袁逢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躁动声。

随着袁氏支持何进清君侧,扶立大皇子为太子,可谓立下了大功,随之就被皇后给官复原职了。

此时,听着袁逢弹劾蔡邕,部份与袁逢交好的大臣纷纷站起来,点头附和起来。

“启禀皇后,老臣也有耳闻,冀州牧无故夺取世家土地,蔡邕不能再为冀州牧了啊!”

“是啊皇后,当另选贤能!”

“陛下之前封赐的州牧,虽然有的颇有贤名,但是却没有治理一州之能啊,如那兖州牧王叡,竟然酒后口出狂言,言大皇子没有贤德为太子,如今依老臣看,不仅兖州牧王叡撤了,这蔡邕也该调回朝廷,其并不适合一州之州牧!”

……

一个个偏向于袁氏的大臣,似乎得了什么暗示,纷纷站了出来,弹劾起来蔡邕。

兖州牧王叡在半月前,在传出酒后乱言,言大皇子没有贤德成为太子后,立即就被朝臣在朝堂上进行弹劾,已经被何皇后给生气的免了兖州牧官职。

如今众朝臣纷纷弹劾蔡邕,却是第二个州牧了。

此时,一些清廉与蔡邕交好的大臣则面露忧色,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他们其实是并不希望蔡邕被免去州牧之职,他们知道蔡邕刚正不阿,虽然与冀州世家起了冲突,但是,应该是为了百姓的。

此时,大将军何进神色微动,站了出来,对皇后拱手道:

“启禀皇后,臣也收到了冀州官员对蔡邕的弹劾,蔡邕虽是大儒,但是怕也并不适合治理一州。”

顿了顿,何进又说道:

“另外,臣率领的北军中候袁术、城门校尉袁绍、凉州牧董卓等人清君侧,诛杀宦官,匡扶朝纲,皆有功勋,也该进行封赐,以免谅了有功之臣之心!”

大殿内,何进的话音落下,朝堂上又是一阵骚动,如袁术、袁绍、董卓几人面色顿时呼吸急促了起来,也眼眸中充斥期待起来。

他们早就等着这一天了,不过,朝堂上位置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加上他们需要走关系,因此一直拖到了今天,他们终于要得到了封赐了?

朝堂上,清君侧的袁术、袁绍、董卓几人开心了,期待了。

倒是蹇硕面色不太好看。

因为刘宏未死,再加上西园军皆听他调遣,因此,在局势稳定下来后,他也是正常上朝。

龙椅一旁,绝美风韵跪坐的皇后何莲听着何进也站出来谏言免去蔡邕的冀州牧,并为袁术、袁绍、董卓几人请封的话,微微皱眉,美眸目光扫向朝堂上的袁逢、袁隗,心中不由暗自思量。

其实在最近几日的时间,何进便找她几次,商讨了对袁术、袁绍、董卓等人的赏赐情况,以及对蔡邕的弹劾态度。

但是,皇后还是不想免去蔡邕这个冀州牧。

因为,皇后知道蔡邕是李昭的岳丈,如今李昭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极高,且此次何氏立储等诸多事宜,李昭虽未明面上大力支持,但是暗中隐晦的助力却是不少。

若此时撤下蔡邕,恐会惹恼李昭,于何氏掌控朝政并不利。

还有就是,对于李昭的喜欢,让皇后根本不愿意去激怒李昭,以免让李昭远离自己。

想到此处,何皇后轻轻抬手,示意朝堂上众人安静,随后缓缓开口道:

“袁司空、大将军所言,本宫自会考量,然蔡邕乃朝中老臣,更是天下有名的大儒,以刚正、忠心而著称,在陛下主政时,便多与陛下因为劝谏起冲突,而被贬到边疆,但并不是说蔡州牧便是错的,蔡州牧虽有与世家不合之处,但冀州局势尚未到不可收拾之地。且此时贸然撤下冀州牧,恐引发更大动荡。此事暂且搁置,待本宫与大将军再行商议。”

袁逢听闻,脸色微微一变,但也不敢再过多纠缠,只得拱手退下。

何进眉头也是微皱,他明白皇后如此维护蔡邕,定然是因为李昭,不过皇后在朝堂上都已经下了定论了,他也并不好纠缠,以免折损了皇后在朝堂上的威信。

“北军中候袁术、城门校尉袁绍、凉州牧董卓等人清君侧,诛杀十常侍,匡扶朝纲,皆有功勋,本宫自然要给予封赐。”

“来人!”

皇后否了对蔡邕的弹劾,又开口示意一旁中书舍人宣读对袁术、袁绍、董卓等人的封赐圣旨。

这话音落下,让袁术、袁绍、董卓等人心猛地跳动。

就连前排的袁逢、袁隗都有些期待了起来,为了袁术、袁绍的封赐,他们可没有少努力,没有少疏通关系,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吗?

一旁中书舍人看到皇后示意,站了出来,拿出圣旨,看了一眼道:

“北军中候袁术接旨!”

袁术一震,忙站了出来。

中书舍人大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后敕曰:

乾坤浩浩,日月昭昭。皇权所系,以功定爵,以贤授任。自圣上龙体违和,卧于病榻,朝堂风云变幻,奸佞时有兴波。幸赖忠勇之士,心怀赤诚,力挽狂澜。昔十常侍乱政,祸乱宫闱,纲纪崩坏,天下纷扰。彼时,袁术身为北军中候,心系社稷安危,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投身于清君侧之役。其率领麾下将士,冲锋陷阵,与诸贤良并肩,诛除宦官之恶,使朝堂重归清明,其功绩卓著,本宫与圣上皆铭记于心。

兖州,古称东郡,乃中原之重镇,沃野千里,人口繁庶,实为战略要冲、经济命脉之所系。然前兖州牧王叡,行事乖张,酒后狂言,诋毁太子,失却为官之德,致州内人心惶惶,政务荒废。今兖州局势动荡,百姓翘首以盼贤能之主来安定地方。

袁术者,出身名门,袁氏一族,代代忠良,家学渊源深厚。其本人智勇双全,既有领军作战之能,又有治理地方之才。此次清君侧之功,彰显其忠勇无畏;平日里,亦多闻其贤名远播,有安邦定国之志。故本宫特旨,封袁术为兖州牧,赐以节钺,掌兖州一州之军政大权。

望袁术受此殊荣,当以天下为己任,以百姓为根本。到任之后,勤勉政事,体察民情,使兖州之民能安居乐业;整顿军备,加强防御,保一方之平安;举贤任能,不拘一格,用有才之士以兴州务;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除州内之积弊。

上承圣上之托付,不负本宫之期望;下慰兖州之百姓,造福一方之生灵。若能恪尽职守,使兖州大治,则功在社稷,名垂青史,本宫与圣上亦当有厚赏。

钦此!”

中书舍人的声音响彻朝堂,一瞬间,众文武皆躁动,袁氏一脉官员脸上皆浮现了激动、开心神色。

袁术更是颤抖,心中涌出巨大惊喜。

兖州牧!

他袁术成了大汉十三州州牧之一的兖州牧了!!

“臣袁术,接旨,谢陛下、谢皇后隆恩!”

袁术在袁绍那羡慕嫉妒的目光下,接过圣旨。

“城门校尉袁绍接旨!”

中书舍人又是一道声音响彻。

袁绍当即在众人注视下走上前来。

中书舍人展开下一道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后敕曰:

袁绍于清君侧时,忠勇奋身,功绩昭然。冀州渤海,要地也,今局势纷扰,需贤才镇守。袁绍出身名门,智勇兼备,安民理政、统兵御敌皆有所长。特封袁绍为冀州渤海太守,掌一郡军政。

望其到任,保境安民,整军强防,轻赋惠民,举贤兴业。上承朕与皇后之托,下慰渤海之民。若能福泽一方,必当厚赏。

钦此!”

袁绍听毕,眉头微皱,躬身高呼:

“臣袁绍,接旨,谢陛下、谢皇后隆恩!”

说着,袁绍上前郑重接过圣旨,只不过,袁术并没有在袁绍脸上看到什么开心之色,不由冷冷一笑,心中更是舒坦了。

袁绍确实不太高兴,本来其实渤海太守也是不错了,毕竟现在大家都知道随着州牧制度实施,封疆大吏更舒服,更有权威。

但是,袁术为兖州一州州牧,他却只是一个太守,这就显得差强人意了。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悠闲人生:我有一片风景区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万岁之后,金手指复苏 英雄无敌:大执政官 半岛:想要成为经营高手 漫威咸鱼氪星人 长生见闻札记 我的青春修道日常 人在漫威单挑复联 开拓巫师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