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天下共讨之,四海皆诛之
刘表定下攻伐袁术的方略后,荆州上下闻风而动,备战之势骤然提速。襄阳城内车马辚辚,冠盖相望,持节传令的使者日夜兼程奔赴各郡,调兵遣将的文书如雪片般飞向四方。
这些使者肩负着知会、安抚、交好各方势力的使命,以确保刘表挥师东进时,荆州无后顾之忧。
其中一名使者正是严毅的老熟人伊籍伊机伯,而他肩负的使命,则是与严毅商定出兵的诸多细节。
刘表与严毅的‘联兵伐袁’,绝不只是要严毅出兵这么简单,双方之间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商榷。
比如荆州水师这头庞然大物,在荆州陆军出发之前,就会先从江夏出发,沿长江东进,进入长江下游和淮河,封锁袁术治下的各个港口、渡口、水寨,以切断袁军的水路运输。
但如此庞大的一支水师,顺江而下,进行上千里水域的长途奔袭,粮秣转运、军需补给等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刘表需要借用严毅势力范围内的多个津渡,作为荆州水师的辎重转运枢纽。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需要严毅直接为荆州水师供应粮秣和各项军需物资。
为此,刘表再一次派出了‘散财童子’伊籍,赶赴钱塘。
钱塘严府,后院厅。
厅外飞雪初霁,厅内四隅兽炭吐焰,鎏金熏笼吞吐着沉水香,暖烟氤氲间,将雕窗外的积雪都蒸出朦胧光晕。
严毅坐在几株梅前,亲自为伊籍倒上一杯椒酒。
椒酒是一种用椒酿造的酒,具有温阳驱寒的功效。因椒在这个时代颇为珍贵,属于奢侈物,所以椒酒有时候也被用来招待贵宾。
椒酒除了饮用之外,还有其他功效。比如华佗在为一些显贵进行手术时,术前常以椒酒为患者消毒镇痛。
“机伯,君侯提出的这些要求,我都可答应。只是我军物资也很紧缺,不知君侯能给予我什么补偿?”严毅举盏,与伊籍共饮一樽。
两人之间已经十分熟悉,而且隐隐还有一种不可言说的默契,因此说话很是直接。
伊籍仰头将盏中酒饮尽,只觉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落,涌入腹中,瞬间驱散了体内残存的寒意:“开拓南洋海贸的第三笔资助,君侯愿意提前拨付。”
严毅对这笔资助本不抱希望,如今失而复得,倒是意外之喜。
他原本计划再卖掉一批粮食,以解燃眉之急。如今有了这笔钱,倒是可以为来年的战争备下更多的粮秣了。治下各城百姓也可以安稳度过这个寒冬,甚至钱塘水师还能再增添两百艘战船。
“除此之外,君侯愿意付出双倍的津渡税,以使用长江南岸的十七座津渡。在粮秣及军需物资短缺时,愿以双倍的市价,从少君手中购买。只需少君确保我军后勤补给没有任何问题。”伊籍接着说道。
这个条件已经开得很丰厚,严毅猜想伊籍应是直接亮出了刘表的底牌,因此没有提出更苛刻的要求,略一沉吟,便答应下来。
刘表不愧是及时雨,总是在他最困难的时期‘慷慨解囊’。有了这笔意外之财,他便可以为来年的战争进行更充分的准备了。
知晓刘表下一步的计划后,严毅在长江水域的防御压力大减,当日便下令钱塘水师,将九成的战船调至钱塘港,以抵御会稽水师可能发起的攻势。
“机伯远道而来,岂可匆匆别过?再过两日,陛下派出的持节使者便会抵达钱塘,机伯当留下观礼。”聊完正事,严毅的神态愈发温和。
伊籍微微一怔,双眼睁大:“可是册封之事?”
严毅眉宇间喜色难掩,爽朗笑道:“机伯消息果然灵通。不错,陛下已正式授予我丹阳太守一职,使者正是为宣谕而来。”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恭喜少君,贺喜少君!啊不对,恕在下口拙,应当称府君才对!”
伊籍脸上堆起笑容,心中羡慕不已,离席起身,揖礼道贺。
有汉一朝,太守都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正如陈寿所言:‘郡守各专其地,虽奉正朔,实同列国’。特别是在当下这个乱世,太守在一郡范围内的统治权威,几与帝王无异。
更何况,严毅此任丹阳太守,乃天子亲授玺绶,奉诏承制。较之袁术僭越所署吴景之职,简直如同云泥之别。
严毅从一个山野草莽之后,一跃成为一郡牧守,不但自己鱼跃龙门,一步登天。严氏更是一举摆脱了贼寇的污名,从此朱门列戟,俨然阀阅之家,实现了真正的脱胎换骨。
这种现象,也只有在这个皇纲失统、君弱臣强的乱世才会出现。
“此等喜事,就算少君下逐客令,籍也要厚颜留下,讨几杯御赐琼浆,喝了再走。”
对于严毅的盛情挽留,伊籍毫不犹豫地欣然应允。遇到这种事,即便他返回襄阳,刘表也会再次将他遣来道贺。一来一回,他伊机伯又不是牛马,嫌路不够远来回折腾自己?
严毅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即命人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同时设下宴席,款待伊籍。
两日后,持节使者抵达钱塘。
不知是献帝垂青严毅,还是严毅送出的贿钱让李傕甚感满意,汉廷此番派出的持节使者,居然是侍中李桓。
侍中是天子身边的近侍官职,品级不高但权势显赫。前汉侍中多为加官,本朝则逐渐成为固定官职,定员五人。
侍中通常由士人、外戚或天子亲信担任,李桓显然不在此列。
此人乃是李催族弟,也是李傕用来监视献帝的眼线之一。历史上李催与郭汜发生内斗并讲和时,李桓曾至郭汜处为质,可见其在李氏内部地位颇高。
为了表示对天使的敬重,严毅率领麾下诸文武,亲自前往北门迎接。
李桓的倚仗很气派,队伍最前面是四名高举‘官牌’的虎贲力士,其后是一辆双辕鼓吹车,车后是二十名羽林卫。再其后是一辆四匹大马拉动的华丽安车,百余名执戟锐士目不斜视,护卫在安车左右。
“下官拜见李侍中!”严毅慢条斯理地撩起衣袍,做势欲拜。
李桓不顾杌凳尚未摆好,直接跳下安车,双臂稳稳地将他扶住,脸上堆起和蔼的笑容:“尚未宣诏,严君何须多礼?今日不妨以兄弟相称。”
开玩笑,眼前这位可是手握数万精兵,将来有可能平定江东的人物。比起未央宫里那个傀儡,不知道强出多少倍。自己就算再托大,也不敢当众受他跪拜之礼。
严毅顺势站稳身形,面上绽开温润如玉的笑意,热情道:“寒舍略备薄酒,特为君接风洗尘,请!”
二人执手登舆,同乘一车,言笑晏晏,俨然多年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