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锦要的银子越多,只会吸引更多的血盆大口过来。
最后就像明末的辽东。
每年耗费千万两白银,结果倒头来,最危急的时刻,竟然只有吴三桂的三千家丁可用。
所以.
百万石粮草,数十万两白银,就算张吉甫拨下款来,又有几分可以落到实处?
还得从长计议啊。
实在是有点无可奈何的感觉。
大周的现状,并不是没人看清楚,相反,聪明人这么多,看清楚问题的人也很多,只是大周目前的环境,没人有办法而已。
张文锦还是想要做事的。
越做事却越出事。
反而闹得永兴军都不稳起来。
不只是个人能力问题,主要是大环境的问题。
这种时候。
需要一个集大权在握的人,获得大量的支持,同时力排众议压下所有反对声音,进行强硬无比的改革,从根子上扭转大环境,达到焕然一新的气氛。
如果张吉甫愿意做这样的人,自己可以支持他。
自己是枪杆子。
能让张吉甫获得基本的改革根基。
王信眉头舒展,明天见张吉甫的思路,大致是理清了,而张吉甫的想法,自己终归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等到了明天再看吧。
大观园景色依旧。
事情想通了,王信左右看了看。
如此美景,的确令人流连忘返,等见完了张吉甫,差不多要搬出去,恐怕日后也没机会再看着大观园的景色,王信不由多看了两眼。
说来也巧。
王信在山下的凹晶馆水池边逗留了才一会,身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脚步声突然停了。
王信回过头。
只见一小姐模样的女孩通身贵气逼人,左右的丫鬟也绫罗绸缎,各个不凡。
薛宝钗见过几回。
林黛玉不用提。
这两位姑娘的容颜自不必提,书里薛蟠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惊为天人,王信自问见惯了美颜,但也不得不承认,光品性上就碾压了下去,更不提举手投足间的自然风貌。
哪怕是平儿也弱了一些。
倒是晴雯,终归是红楼第一美的丫鬟,不敢说比,只能说有点别的方面的滋味。
今日见到的这位小姐,气质上竟然不弱。
王信忍不住失神。
几位丫鬟吓了一跳,唬的脸色发白,如临大敌,护住自家的小姐。
那小姐也脸色慌张。
众人一阵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可是信爷!”
没想到还是那小姐镇定了下来,忍住心里的慌张,虽然唇角微颤,却能看到她在尽量保持平静,不至于失态。
“是三小姐吧?”
王信连忙承认,同时反问道。
从年龄和气质上来判断,王信觉得只有书里所言的贾探春符合此女。
探春松了口气。
不是不知来历的人就好,虽然终归还是有些不便。
既然已经如此,探春反而露出笑容,大方道:“也是巧了,我刚刚从凸碧山庄出来,这就遇见了信爷,早知道不如多等一会,免得大家都耗在此处,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
说完,探春脸红微红。
按道理并不好,只是此处没有旁人,已经遇到了,又何必做惊慌之态。
倒是有趣。
明明紧张的要死,说话都在颤抖,还要保持仪容。
果然有大气。
王信笑道:“我刚在政老爷那里坐了许久倒是不累,你去了庄子,有没见到平儿和晴雯?”
探春抬起头,望了王信一眼。
仿佛看穿了王信的心思。
王信顿了顿,好厉害的姑娘,自己倒是没有旁的心思,只是想看看这探春到底能有多“大气”,也是自己玩闹,想逗逗晚辈的乐趣罢了。
其实自己并不是严肃的人。
只不过自己身上肩负的东西越来越多,有时候不得不严肃。
“和平儿姐姐与晴雯说了一些话,还有二奶奶的事情。”探春收敛了神色,一本正经的回复。
对方摆出了认真架势,王信也不好再用逗弄晚辈的语气。
既然对方解释起王熙凤的事情,王信说道:“凤丫头的事情,我听平儿说过,多亏了三姑娘,否则凤丫头吃的苦头不知道还有多少。”
探春仿佛面对客人似的,缓缓道:“二嫂子一时身体抱恙,用心调养些时日,等心气恢复了,身子也就好了,府里的许多事也离不开二嫂子,等二嫂子好了,还是要交给二嫂子手里。”
王信点了点头。
王熙凤吃点苦头也好,淋了雨才能知道给人撑伞的宝贵。
不过这些话不用对探春说。
“三姑娘说得对。”信爷笑道。
探春咬了咬唇,“此处风景不错,我就不陪信爷了。”
“好。”
王信看着探春一行人离开。
会这么巧?
贾政刚刚试了自己的口风,回头就遇见了探春?探春早不来晚不来,偏这个时候去庄子里?
换做是别的丫头,王信倒不会太过怀疑。
只是探春吗。
这丫头虽然第一次见面,王信已经确定,此女不可小觑。
终归还是小了点,不懂须重含蓄,有些锋芒太甚。
并不是她的原因,已经很厉害了,只是年龄小,有些事必须要经历过才能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