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上命昭唐 > 第362章 召见 年號 婚事

第362章 召见 年號 婚事

第362章 召见 年號 婚事

“昔年安史,本朝黄巢,圣朝赦免了几乎所有从犯,还保留了他们的官爵,这既是国力不支持肃清,也是想仁教天下。但歷史无不证明,列圣是在养虎为患,只是把老子的仗留给了儿子打,把现在的事留待了將来,属於相信后人的智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若宽容换不来对等回报,为什么这么做?”

“彼张巡、顏臬卿、崔安潜、郑畋之士。盛世时被排斥在外,做著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天下大乱了,或被遗弃孤城,或独向虎山。为什么忠良总是如此不幸而恶贼却总在享受仁政,等著改造呢?圣唐待忠义之薄而待奸邪之厚也?”

“必须警示后人,不要重蹈二盗覆辙。”

如何处置叛军余部,是第一个议题。

这些声音的意思也很明显了,要纠正国策,不能再像安史黄巢之后那样绥靖。

“若葛从周、袁象先之辈还能得到洗雪,先前议庙时我们商定的惩恶扬善、褒忠贬奸、拨乱反正就成了一个笑话。”

“他们不同於王彦章、丁会等等,到王师围攻汴梁,还没有反正。”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对这类人要像凛冬一样冷酷无情。”

“下詔任命兗、鄆、徐、蔡四镇节度使与州官,召此辈覲见。来,可以活命。不来,即行討伐。”

稳重之见,圣人同意。

“朱温的家族呢,我听说他老娘和兄长还在碭山务农,须马上抓到汴梁诛杀。”有人补充道。

“这是否过余了?”圣人问道。

朱温的兄长,就是那个在朱温篡位后,在宴席上狂喷朱温不是人的朱全昱。这会还在老家务农。全程无参与,並持反对態度。

老实说,圣人不想杀他。

“我认为可以判刑,然后再以我的名义赦免,以示圣朝圣德。”圣人提议道。

但遭到了诸多大臣反对。

“朱贼以臣叛君,礼法不敢赦。”

好吧,朱家必须铲。

唯一的区別就是怎么死—大辟酷刑还是人道死。

一字字,一句句,很快就將朱温的身后事定了下来。

一个死人,一群失败者的事,不算大事。

其次摆在君臣面前的难题是,瀰漫中原的饥荒、瘟疫和难民。

朝廷接手的中原称得上糜烂。经过朱温的穷兵黷武,多年靖难战爭,大小军头们的混战以及天灾影响,中原大部的经济彻底崩溃,多地早就进入了人相食的阶段。

若非这是一个武夫当国的时代,农民起义早已爆发。

这不是人地矛盾分配矛盾,可以通过杀富贵来解决,就是最纯粹的干了,百姓都成穷鬼人干了。

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无从谈起在中原立足。

“爱民之心,国祚之基。中原既復,即我赤子。况且,將来要经略天下,也少不得河南出人出力。臣请大圣垂怜,集关中之力援及中原,以使中原温饱。”司隶校尉韩仪正色道。

这话刚出就被打断:“经年战乱,关中本就疲敝。圣人即位以来,稍有所復。但一要养兵,二要养官养皇室………诸多负担下,关中百姓只能勉强吃饱,哪有余力支援中原?”

这件事,光靠国库肯定做不到。

数十万口的吃穿用度,不用算也知道是个天文数字。

打了这么多年仗,朝廷財政也只是能转得走,还得从百姓身上捞钱捞粮。

但为了治理中原冒关中陷入动乱的风险,值得么?

这一顾虑,似乎就判了死刑。

“难道朝廷现在要眼睁睁看著千万黎庶去死么?”韩仪质问道。

“非也。”李燕举起笏板,建议道:“昔年诸侯收復长安,京都废墟,朝廷窘迫,於是诸侯共献助修宫室钱、养兵钱、春耕钱等等,以解国难。如今东京已是废墟,或许可以再次让诸侯共助修东京?然后將重建洛阳的这笔钱先拿来賑济中原。”

“赵、魏、齐、荆、襄、吴、鄂都繁荣,可以助力。”

诸侯共助。

群臣一下沉默起来。

昔年诸侯將先圣迎回长安后,成德献甲冑、耕牛、战马、女官,帮朝廷重组神策军,救济百姓,恢復后宫。

吴越献茶叶、丝绸。

河中献粮食。

……

虽然都各有算计,但看著,还算是一群忠臣。

但现在,诸侯还有这个意识么?

不对。

不管他们当初是因为心中还残存著一些对大唐的感情也罢,还是別有算计也好。

但现在,不忠的也该会忠了。

可行!

“暂时就这么定了吧。”圣人道。

下来还要再商量下,具体和这几镇怎么沟通。

“賑济之事——”圣人环顾一圈,目光停在大司农身上:“李群,你来做,先厘一个章程出来。”

这时,韩偓奏道:“大圣,臣等议,於五月初五端午之后大祭昊天,並召天下节度入朝覲见。”

“天下节度?”圣人眉头一皱。

服从性测试么?可以搞。但有些人肯定不会来。

比如杨行密。

他不来,那诸如寧国军、忠国军、两浙的江南诸镇,多半也不会来,派个使者就完事了。

河北也没有节度使本人入朝覲见的习惯。

这不等於白办自出丑。

西起陕州,东至鄆城,南抵长江,北到魏博。先完全拿下中原再说吧。

到时带著阿赵爬泰山,让阿赵亚献也不是不敢想。

“眼看臥榻之侧未靖,降服葛袁诸人,安定宣武军才是要务。”

这,诸臣对视一番,知道圣人一旦表態就是决定,转而提起下一事。

“今以大圣除宦官,平关中,收关西,取中原再造之功。”韩偓再次进言:“臣等认为,应改元以表庆贺。”

又改元?光化不是才用了一年么?

这个建议让圣人颇为不喜,觉得太频繁,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此时,改元本就是稀鬆平常。各种心愿喜好,都可以寄託年號。

一朝一歷的做法,得明清了。

群臣既然有这个欲望,那就满足吧。

“改什么?”

“这是有司擬定的年號表,请大圣过目。”韩偓递上表文。

实际上,这事他们早就討论过了,就进汴梁之前,但当时还在打,便没提。

侍从转呈。

“兴国……”圣人审阅著,喃喃道:“兴復国家……”

“是的。”韩偓答道:“正表发愤图强,让圣唐再次伟大的雄心!”

“倒也行。”圣人点点头,又道:“天復、天祐、元道何意?”

有司大臣一一解释。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医妃太狠辣:鬼王,别硬来! 我真不是改命师 恶灵咨询师 暮汉昭唐 凤求凰 非正常末日见闻录 是兄弟就来踢球 从海贼开始登顶尸魂界最强死神 东京狂警 那个校草吻过我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