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太子少保,正二品大圆满
庭院里的秋阳正烈,透过两侧古槐的枝叶,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光影。
几个传旨的太监已站在院中,
为首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曹阳,
一身绯袍,领口袖边衬着明黄蟒纹,手里捧着卷明黄圣旨。
他身后的小太监们垂手而立,神色肃穆,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见陆云逸前来,
曹阳原本绷着的脸一下子舒展开,笑着迎上前:
“陆大人,陛下特降圣旨,还请大人接旨。”
陆云逸率众人疾步而出,在庭院中央站定,撩袍躬身一拜:
“臣陆云逸恭迎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一众官员与吏员尽数跪倒,不敢抬头。
原本燥热的庭院瞬间安静下来,只剩槐叶被风吹动的轻响。
曹阳上前两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宫廷特有的沉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北平行都指挥使、市易司司正陆云逸,
器识宏深,才猷卓绝。
昔年北御元虏,镇边庭而固疆圉,
屡挫敌锋,斩获无数,使漠南之尘不起,
近岁京畿有变,护社稷而卫乘舆,
临危不乱,调度有方,令宫禁之安无虞。
其功甚伟,其德可嘉。
今特加恩,封尔为太子少保,授龙虎将军,秩正二品,
免予都察院右都御史之职,以专心任事,
再兼户部右侍郎,掌钱谷之要。
尔其恪尽职守,辅弼东宫,整饬军政,厘清军财,
勿负朕之倚重,勿坠尔之勋名。
钦此。”
圣旨读罢,庭院里落针可闻。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蔡启瑞,
他猛地抬头,眼里满是不可置信,
太子少保是东宫重臣,专司太子仪卫与武学教导,龙虎将军更是正二品武职中的顶阶。
再加上陆云逸原有的北平行都指挥使、市易司司正,
竟是四个正二品职衔!
放眼本朝,还从未有人能在正二品任上如此圆满。
简直是大圆满!
陆云逸微微抬头,心中略有诧异,这是他近年接过最短的一道圣旨。
但他也松了口气,果然如蓝玉大将军所言,
新增的多是尊荣,并无过重实职。
他深吸一口气,将心底波澜压下,双手高举过头顶,声音沉稳有力:
“臣陆云逸,谢陛下隆恩!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曹阳上前一步,将圣旨递到陆云逸手中,语气比刚才温和了几分:
“陆大人年少有为,乃国之栋梁。
如今身兼数职,责任更重,还望大人多保重身子,莫要太过劳累。”
“多谢公公关怀。”
陆云逸笑了笑,轻轻一挥手,
身旁的亲卫连忙捧着一个厚重的荷包走过来,塞进曹阳手中。
曹阳一愣,随即笑了,
以往只有去宫外传旨才有辛苦费,皇城各部官员多守规矩,
没想到这位陆大人如此不拘小节。
他手指轻捻,触到荷包里的沉甸甸的分量,
脸上笑容更浓,却还是推辞:
“陆大人,这可使不得,
咱家在宫中当差,有宫规约束,不能受外臣馈赠。”
说着,他还隐晦地瞥了一眼身旁的蔡启瑞,神色微妙。
陆云逸面露恍然,明白他的顾虑,便直言道:
“市易司掌管天下商行,本就是富贵衙门。
太子殿下也曾说,市易司该适当展现实力,以震慑宵小,
这点心意不算馈赠,只是份礼节,公公放心收下便是。”
他上前一步,攥紧曹阳的手轻轻拍了拍,态度恳切。
见状,曹阳也不再推辞,笑得像尊弥勒佛:
“那咱家就多谢陆大人了。”
“公公,进屋喝口凉茶再走?”
“不了,司礼监还有要务,咱家得赶紧回去复命。”
“那臣恭送公公!”
“陆大人留步,咱家告退。”
曹阳带着一众小太监转身离开,脚步声渐渐远去。
待传旨的队伍走尽,庭院里顿时热闹起来。
刘思礼走上前,上下打量着陆云逸,感慨道:
“云逸啊,此等殊荣,古今少有,你可得好好做事,莫要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蔡启瑞也凑上来,满脸笑意:
“陆大人,往后您兼了户部右侍郎,还望大人多关照啊!”
这话半是玩笑半是认真,
皇庄的粮草征收、佃户工钱核算,都与户部脱不开关系。
虽说陆云逸这个侍郎多是挂职,
但能方便查阅户部文书,对皇庄也是不小助力。
邓瑾和汪晨也围了上来,纷纷道贺。
邓瑾满脸兴奋,声音都有些发颤:
“大人,您现在可是龙虎将军了!
再往上就是荣禄大夫,离都督之位也近了!”
他出身武将世家,父兄在军中打拼多年,也未得此殊荣。
如今陆云逸年纪轻轻便获此职,
怎能不让他羡慕?
若不是家族安排,他更想在军中厮杀建功,而非整日与账本打交道。
汪晨也跟着高兴,连忙问道:
“大人,您兼了户部侍郎,是不是能更快推进宝钞的事?”
陆云逸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
他看了看手中的圣旨,又扫过眼前的众人,沉声道:
“陛下的恩典,做臣子的要记在心里,
殊荣越多、职衔越重,责任就越大。
至于户部侍郎一职,依我经验,顶多能名正言顺地看看户部的文书罢了。”
“那也够了!”汪晨攥了攥拳,
“若是能看到宝钞提举司的往来账目,咱们制定方案也能更精准。”
刘思礼频频点头:
“的确如此.”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一名小吏急匆匆冲进院子,对着刘思礼高声喊道:
“刘大人!宫里的周公公来了,
说有圣旨要宣,已经在衙门门口等半天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怎么又来一道圣旨?
蔡启瑞手里的拂尘顿在半空,眼里满是诧异:
“周谦?他来给刘大掌柜宣旨?”
邓瑾也收了笑意,挠了挠头:
“刘大人也有旨意?”
刘思礼自己也愣住了,旋即心中涌上一阵狂喜,莫不是.
“诸位稍等,我去看看。”
“同去!”
众人刚走到院门口,
就见一个穿绯袍的太监站在那里,正是司礼监随堂太监周谦。
他手里捧着一卷明黄圣旨,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
见刘思礼出来,周谦连忙上前一步,脸上堆着笑:
“刘大人,可算把您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