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战端未起,左良玉暴毙
出师未捷病掛身,九江突变累全军2
事说三月初十夜,东临安庆之地,萧军悄然急定策,欲凭此处行阻击。
而话锋经转,一晃西来,瞄进九江城前。
左良玉八十万军,正乘舟舰,停靠驻困九江一隅矣。
主舰之中,那身就叛军总帅左良玉寧南侯,病疾每况愈下。
本来,其人起兵之初,顽疾便已困身多月。
兼加体弱年迈,实是难能久持也。
奈何,自认英雄迟暮,此番东进,或恐就为平生最后展志良机,左良玉实不忍纵过。
遂伏案深虑多日,还是强行举兵。
念想,天若假年,再许一年半载之时光,大事便可平定。
可,人算不如天算,不想九江刚到,一件偶发事故,却竟就成了其人埋骨之由矣。
那么,究竟何事,酿此境遇呢?
说来也正赶逢难料。
这左良玉平生挚友,总督袁继咸,此番举兵伊始,左便盛邀同往建功。
袁继咸先前又一直江西公办,经得数日,才总算来到。
当夜,其人由引赶至九江,主舰帅仓之內,跟同左良玉面。
为笼其心,左良玉塘使浑身解数,百般狡辩曲折,欲赚袁继咸入伙。
为表郑重,取信於他,更来矫詔弘光帝手书一封,说要请兵南京平叛。
受命於天,天子血詔,沿路便宜行事,劫取各地將领府兵以结盟,同行清君侧之法。
但,袁继咸身就总督之责,自宦海沉浮多载。
这般拙劣演技,一时他又岂能瞧不出?
遂不待左良玉进步封官许愿,袁继咸斩钉截铁,便严词深拒。
话不投机半句多,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待两厢舰中会首,不欢而散后,那袁继咸便请辞拂袖而去。
怎奈好死不死。
袁是其人,也真就头铁自误。
他深拒同叛已就大触逆鳞矣,这斯不觉该速速逃离是非险地。
仗其同左良玉交厚,竟还扭头一转,暗入九江城。
要知,这会子九江一带,左良玉所部,已是水陆尽占。
眼下城中探马暗哨密布。
袁继咸茫然不知,一头陷入其间,且还乍胆子,同叛军后营多处兵官私会。
意要临事鼓动兵变,造了声势,好为朝廷交差。
这下,左良玉帐中部將彻底坐不住了。
有那楞头之人,名唤郝效忠的,私下莽动,不报上听,见事或可邀功,於是夜里纵兵强闯九江城里,欲要生擒袁继咸及其密谋朋羽,造既定事实,凭此捉拿左良玉案头,以展忠心。
但,此一行动,很快亦有失控。
九江城內,那同谋欲要兵变之诸將,瞧势败露,也就毫不管顾了。
顷刻间,城內引发暴动,发生大规模巷战。
湖北叛军內订始。
且这兵乱一时间难以收拾,两方大打出手,竟还就此动了火器枪炮。
亦有该著,不等临岸航船主力队伍有得反应之际,九江城,业因此番內乱,
引燃多出民居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