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第542章 如此称九州(7k)(求月票)

第542章 如此称九州(7k)(求月票)

第542章 如此称九州(7k)(求月票)

碳硅集团三月首日的销量周榜引起了轩然大波。

新能源车可以跑得快,没关系。

新能源车可以配置多,没关系。

但新能源车怎么可以卖得多呢?!

更何况,碳硅集团的九州还不是……还不是纯粹的新能源车!

带个油箱的车还能叫新能源车吗?

没在全球任何市场得到验证的技术路线怎么能够在华夏市场这样卖呢?

伴随着销量周榜的迅速传播,碳硅集团首先遭受的是泼天的质疑。

——1,奥迪·q5,2750。

——2,别克·昂科威,2462。

——3,广汽丰田·汉兰达,1297。

——4,碳硅·九州,1215。

排在碳硅集团上面的无不是声名赫赫的品牌,又恰好分属三个国家,德国大众,美国别克,日本丰田,所以,一家成立没几年的公司凭什么能这样位列它们身后?

前几天才刚刚意识到竞争威胁的广汽丰田高管郭百迅,立即在微博上开讽:“有人会相信这样一份定制版的销量榜吗?周榜?滑天下之大稽,碳硅集团是不是就这样拼命挤一次周榜,以后宣传的时候就用这份截图来诱导客户?”

碳硅集团在自家官网、app与微博、抖音等公众平台都推送了二月第四周的这份销量榜。

郭百迅凭借经验,猜测了碳硅集团想要搞的操作,认为这就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他确实认为“九州”有和自家汉兰达竞争的潜力,但绝对不认为它能立即做到这种程度,而对方现在这种操作无疑是迫切的想要把品牌树立起来。

发一次周榜,用半辈子周榜。

郭百迅认为这才极可能是碳硅这次周榜的真相。

然而,这样的周榜过于吸睛,迅速引起媒体的报道,极可能也超过了俞兴的想象。

郭百迅是在二月最后一天抵达的申城,同样要为申城车展做工作,恰好碰见碳硅新动作,直接和李晖碰了碰头,剖析这件事,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让俞兴弄巧成拙的机会。

李晖对此深以为然。

两人都是业内人士,对于来自中汽数据的上险量没有疑问,所以,碳硅一定是已经交付了1215辆九州,但如何交付就有门道了。

关联交易的左手倒右手?零公里二手车的虚假繁荣?

俞兴那种搞互联网的本就擅长弄那类运营的东西,这次无非是想先把名头打出来。

郭百迅在微博上接连发声:“一家新车企急于做品牌,急于把车卖出去,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碳硅集团不应该用这种歪路子,歪路子也绝对不会长久,希望俞总多注意底下人的操作@俞兴。”

他直接@了当事人,希望把这件事尽可能的扩大舆论范围。

俞兴自然不会搭理他,倒是也被秘书提醒了又有丰田的人跳出来,但……上次那个李晖是副总经理还比较有地位,这次这个郭百迅是专门搞营销,完全没必要亲自出马。

作为副总裁,崔之愚当仁不让的在微博上出阵对线,也很乐于让这种周榜的热度获得催化,二月最后一周的成绩是真实的,而且由于大定转化存在72小时的时间,三月至少第一周的成绩仍然会延续。

崔之愚:@郭百迅,郭总不必因为我们的竞争就如此跳脚,又是歪路子,又是诱导客户,周榜上的数字都是真实的,让客户看到真实的东西,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

郭百川没吆喝来掌门人,瞧见冒出来一位副总,觉得也行,揪着对方的话不放:真实?这是真实的?要不你再问问呢?

崔之愚:当然是真实的!哪里不真实?

郭百川:汉兰达的数据严重错误,拿着这样错误的数据来误导客户,误导市场,这不就是碳硅集团想要的吗?

作为被列入榜单的品牌,作为广汽丰田的营销部boss,郭百川这种当事人身份对数据的指证还真是有极高的权威性。

崔之愚对此都吃了一惊,本以为对方是说碳硅的数据不真实,没想到是从汉兰达的销量着手,进而炮轰榜单数据失真。

谁能比汉兰达厂商更清楚它自己的销量呢?

随着郭百川的指责,相关微博评论里的风向便偏向了他那一边,连热搜里很快出现“碳硅榜单造假”的词条。

崔之愚的微博变得沉寂,忙着和中汽数据确认数据的准确性,结果得到一个数据肯定正确的答案。

中汽数据说没问题,当事厂商说数据失真,应该信哪边?

崔之愚一度还是怀疑中汽数据,又找人去问乘联会的数据,结果……乘联会的数据确实和中汽数据不一样,但乘联会是基于经销商上报的终端销量,而不是直接的上险量。

乘联会的数据是汉兰达上周卖了1409辆,存在8%的差异。

崔之愚认为是两边对销量统计方式不同所造成的问题,但碳硅周榜已经榜单里标明是基于上险量的统计。

他再度上微博贴出中汽数据和乘联会的数据问题,并@郭百川。

郭百川这次没有回复。

同时,关于“碳硅榜单造假”“九州周榜数据失真”的热搜词条已经在稳步前进,引发更多的围观与讨论。

工作群里的销售副总裁蔡俊辉瞧着这种情况,忍不住发声提醒:“崔总,对方可能是故意混淆的吧,现在都是移动互联网,都是碎片式的传播,不管事实怎么样,标签可能就先打上去了。”

崔之愚如梦方醒,立即寻求补救措施,并打算和老板汇报,但直到傍晚才见到俞总。

俞兴简单听了两句,摆手道:“不碍事。”

崔之愚松了一口气。

俞兴继续说道:“也不是他一家在质疑,微信、微聊朋友圈,包括乐音、微视、抖音,都有质疑的声音,不用那么紧张,咱们发展的过程中被质疑是正常的。”

他随手把自己收到的“小报告”发给了崔之愚。

崔之愚打开微信,瞧见了不知道是谁发给老板的截图。

现在不光是广汽丰田,还有宝马、奔驰等国内高管都有或多或少的批评声,多是认为碳硅订单注水,同时还有之前就被提及的新技术的稳定性问题。

崔之愚认真的瞧了一遍便觉得心情有些沉重,瞧见老板若有所思的在喝茶,问道:“杜总要怎么处理?”

碳硅集团负责营销推广的是杜明哲总监。

“明天上午,我要接待市里的领导视察。”俞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明天下午会有央视的团队来看我们的数据到底是真是假。”

崔之愚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说道:“我们的肯定是真的。”

俞兴“嗯”了一声:“我大致明白汉兰达那边想搞什么,但我们不用自证,本身该标明的都标明了,而关于技术问题,专利申请了,测试也是测试过了,等两天,到时候你拿着新闻去@汉兰达的人。”

碳硅周榜不光表明数据来源,还有起售价的限定,是20万起的suv,实际上,不光是中大型,而是把中型也一并囊括了。

崔之愚问道:“什么新闻?”

俞兴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晚上七点的。”

崔之愚反应过来了,之前央视也有来人拍摄碳硅发布会的素材,刚才就没想到,现在这么明显,那就是……

他惊讶道:“俞总,你要上新闻联播了?”

俞兴纠正道:“是咱们。”

崔之愚心潮澎湃起来,也瞬间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

国内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显而易见,“九州”也正是如此才具备和传统燃油车更强的竞争力,如今一款这样定位的产品得到出乎意料的市场反馈,自然要作为重点宣传。

只是,宣传之前也必然要验证数据的真实性,不然就沦为笑柄了。

恰恰,碳硅集团是真的不怕验证,是真的没有半点注水,反而还存在大定三天的转化时间。

崔之愚念头转动,忽然笑道:“俞总,那你一定要多提我们对技术的验证与测试,我就不和他们在微博上对线了,等到新闻出来再一个个的@他们。”

俞兴过去是有比较丰富的舆论经验的,建议道:“我们又不是只发一次周榜,我估摸着新闻也不是立即就上,可以等周榜和新闻都出了再提提。”

崔之愚精神振奋,先前的担忧已经烟消云散,单纯企业来争辩确实容易搅进浑水,有更权威的背书便能更好的推进宣传工作。

俞兴总结道:“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车造好卖好,其它的都有各种应对办法。”

“九州”获得初步成功,但后续的工作还很多,包括规划中的快速上市也要依赖于接下来的推进。

微博上的热搜继续挂着,对线的崔之愚默默下线,而先前并不回应数据问题的郭百川瞧着这样的情况,重新冒了出来,这次开始更多的谈论“九州”的品质问题。

类似郭百川这样的质疑并不少,只是,他的利益更加相关。

俞兴自己这边在周榜公布之后就收获不少询问,他有的会回一回,有的则是置之不理。

最让他觉得好笑的是熊潇鸽。

熊潇鸽发来一条:俞总,我相信你,我相信碳硅。

俞兴回复:我没说你不相信啊,熊总,你这话说的,那又有谁是不相信的?

谁不相信呢……

李松不太相信。

他是在1号下午的时候才注意到碳硅周榜,随即便是大吃一惊,继而冒出深深的疑问。

李松最近一直在试图对乐视抽丝剥茧,心里本就存了一肚子的质疑精神,现在瞧完周榜再看业内的舆论反应,脑子里那根弦更加弹奏起怀疑的乐章。

他直接给媳妇打电话,谈到碳硅周榜的不合理性。

徐欣都没耐心听完:“卖的太好就不合理了?大家都说配置好,刚上市冲一冲销量不很正常,申城这边提车的用户占了将近400辆,免费牌照真是给‘九州’锦上添了,这两个配在一起就是相得益彰。”

说来也怪,市场上便宜的还没贵的卖得好。

“不是,你没看到业内人士都出来质疑了吗?”李松说道,“宝马的副总石俊良都给了数据分析了,那是1215辆车啊,就这么几天时间,碳硅就20家门店,这不符合常理!”

徐欣和临港是有更多沟通的,不光是和俞兴,还和崔之愚等人有微信联系,知道“蚂蚁搬家”等一系列动作,而且,碳硅是发售即同步上市,备货也早就筹备的很充足。

她手上还有事,懒得多解释:“我看你是想做空想疯了!碳硅又没上市,你盯着它干什么?神经病!”

徐欣骂了一句就挂掉电话。

李松没有沮丧,反而把这当成嘉奖。

做空就得有股疯劲,就得向过山峰学习。

想想人家过山峰,人家“空头之王”的美誉是怎么来的?

就是敢把目标对准大众、宝马那种全球汽车巨头!

李松给媳妇发了条微信:“连bba都敢造假,俞兴的碳硅凭什么不能怀疑?”

徐欣没回。

李松不气馁,反而愈发来了精神,这天晚上便招了手下,筹备第二天对临港货运的追踪。

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次日,天还没亮,李松就带人前往临港,蹲守碳硅工厂的物流板车。

一伙人开着好几辆车,分别追踪不同的板车,继续追踪到交车的转运仓库。

李松自己就开了一辆车,停在路边的盯着动静。

临港工厂→转运仓储→一线门店→提车客户。

李松上午跟了两趟,跟到人家的小区,下午跟了两趟,又跟到人家的小区,晚上又跟了两趟……

他有点懵,没瞧见想象中的关联交易,只看到提车车主的喜悦。

到了深夜时分,“较真”小组的行动信息汇总,都没有发现异常,但也都觉得碳硅门店是真的很忙。

李松没觉得奇怪,认为这种风口浪尖或许是碳硅集团行事更加谨慎。

接下来两天,小组行动持续追踪,把范围扩展到了申城之外。

李松出差了,忙活着自己的较真。

徐欣也出差了,倒是没忙活碳硅集团的事,而是和游说同行合力吃掉阿里兜售的价值9亿美元的美团股份。

碳硅九州开门红,上次过来“打折送礼”的阿里没有失诺,虽然这种交易的理由出自老板吃饭时的一个小赌注,但两边还是顺利对接了。

红隼这边定下来2亿美元的规模,剩下的7亿美元则是由今日资本、idg两家寻找资金来共同配额完成。

交易意愿与折扣都是俞兴拿到的,领头名义是红隼的,配额与合作自然就由他们两家来做,目标则是临港这边交好的机构。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万域第一剑 快穿美人她茶柔娇 闪婚神秘大佬,她成了全球女首富 寒门差役 快穿万人迷之反差引诱 九叔:从义庄开始简化修仙 喜棺开,百鬼散,王妃她从地狱来 毕业发老婆,我成了前女友她爸爸 顾总,太太又去给你挂号了 重生狂飙:我徐雷要做科技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