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千年古树当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
【诗翁话联】
开篇词:
古树千年,衣架横斜,岁月如梭。沧桑巨变,绿意依旧,赞誉声多。枝繁叶茂,参天耸立,见证历史展宏图。风拂处,叶摇声阵阵,古韵长留。长江万里东流,浴盆深邃浪悠悠。水天一色,波光潋滟,尽显自然之风流。浩渺无垠,人类渺小,敬畏心中自有求。和谐共生,愿山河无恙,永载春秋。
在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九岁才子解缙随父亲漫步至长江之畔,打算投身这片碧波之中,享受游水的乐趣。解缙将衣物轻挂于岸边一棵古老的树上,父亲望着此景,灵感涌现,随即吟出:
上联:千年古树当衣架;
小解缙听到父亲的上联,目光转向滔滔江水,脑海中灵光一闪,不假思索地应对道:
下联:万里长江作浴盆。
此时,一位路过的诗翁被这对父子的对联所吸引,驻足不前。他上前请教,解缙父子欣然为他解读了这对联的深意。
解缙的父亲指着那棵古老的树说:“这上联的‘千年古树当衣架’,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更是对历史和自然的一种敬畏。这古树历经千年风霜,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它的坚韧与生命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珍惜身边的每一片绿意。”
解缙则指着滚滚长江,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下联的‘万里长江作浴盆’,是我对长江的一种浪漫想象。长江,我们的母亲河,她的浩渺与深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博大与包容。将她比作浴盆,是希望我们都能拥有像长江一样广阔的胸怀,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与机遇。”
诗翁听后,频频点头,对这对联赞不绝口:“二位真是才华横溢,这对联不仅意境深远,而且富有哲理。上联敬畏自然与历史,下联则激励我们胸怀壮志,热爱生活。真是联中佳作!”
三人相视而笑,气氛温馨而融洽。随后,解缙与父亲跃入长江,尽情畅游,而诗翁则站在岸边,继续品味这对联的韵味。
【墨韵悟联】
对联原文:
上联:千年古树当衣架;
下联:万里长江作浴盆。
对联译文:
上联:历经千年的古老大树,被用作晾晒衣物的衣架。
下联:浩渺无垠的长江,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浴盆。
对联赏析:
此联构思巧妙,意境深远。上联的“千年古树”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更以其被用作衣架的场景,将时间的厚重与生活的日常巧妙地结合,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下联的“万里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浩渺的江面与深邃的江水,被巧妙地比作浴盆,既体现了长江的宏伟与壮丽,又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
整副对联运用了夸张与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比和张力,增强了视觉效果,同时也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此联不仅让我们惊叹于自然之美,更在内心激发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它传达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鼓励我们胸怀壮志,追求自由的广阔天地。
作者简介:
解缙,字大绅,号春雨,是明朝初年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出生于1369年,自幼便以聪明才智著称,被誉为“神童”。解缙在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内阁首辅,参与国家重要事务。他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还主持编纂了著名的《永乐大典》。然而,他因直言不讳而屡遭贬黜,最终在1415年被埋入雪堆冻死,享年四十七岁。解缙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才华和贡献被后人铭记。
【思考与讨论】
1、“千年古树当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采用了哪些修饰手法?
2、可以提其他问题、建议或指正,与本书作者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