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觉得这几个月,自己的文学水平都上升了很多,堪比小时候跟着太傅学习。
陈循也试过了,圆筒被曹鼐抢走,他只能一脸意犹未尽的过来,看着潘筠一脸复杂:“国师,你们修道之人瞒我们瞒得好苦呀,都说你们的法器只能修道之人使用,什么袖里乾坤,千里眼,千里耳,土遁,水遁,我们一直心里羡慕,嘴上不敢说,结果,我们竟然也能用。”
潘筠等他们一并说完才道:“这不是法器,这是凡器,学会技术的工匠就可以造,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凡器?”王骥喃喃:“凡器怎么可能千里传音?”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潘筠道:“科技可以让天下没有修道的人能和修道的人一样日行千里、千里传音、千里视频,哦,就像面对面一样交谈。”
于谦猛地想起昨天潘筠说的话,他眼睛微眯:“这就是你昨日说的,科技的力量?”
“不错!”
朱祁钰大手一挥,豪气万丈的道:“造!朕要这千里传音!”
潘筠摊手道:“现在还做不到。”
朱祁钰:“啊?”
“陛下,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你总要给我们成长的时间。”
“可是,刚才我们不就听到了吗?”
“只隔了两个院子,成本可控,但你想和孙原贞说话,就得把线从京城铺到杭州去,还不止是铺线而已,”潘筠问:“先不说技术的问题,你有钱吗?”
朱祁钰:……钱钱钱,怎么又是钱?
于谦眼睛微眯,直接道:“钱不是问题,要多久,你们的技术可以将线从京城铺到杭州?”
潘筠嘴角上翘,伸出五个手指道:“五年!”
于谦立即点头:“好,我们等得。”
“等,等一等,”朱祁钰连忙道:“于爱卿,什么叫钱不是问题?”
于谦眼睛亮晶晶的道:“陛下,昨日是臣短视了,国师说得对,技术到达一定程度,所有的钱都不会成为问题。”
潘筠抚掌,乐了一阵后道:“当然,陛下和诸位难得来一趟,我自然不会只拿出这一样东西,还有一样,它才是当下真正可以千里传音的东西。”
潘筠让胡炜将无线电报机拿出来。
胡炜放的很小心,潘筠道:“这要特别感谢宋阳和廉诚两位匠师,是他们烧制出了我要求的晶管,这才做出来电报机,我以为这东西得研究好几年呢,没想到我大明的工匠水平能这么高。”
胡炜一脸兴奋道:“国师已经给出了具体的图纸,我等若是连这都做不出来,也太无能了。”
潘筠摇了摇手指道:“不不不,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是民间没有的,我说你们厉害,你们就是真的厉害。”
现在,大明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依旧引领世界,是西方拍马都难及的程度。
可惜,明末之后,科技就开始停滞不前,而西方经过几次革命,不仅赶超华夏,还将她远远抛在了后面。
很多匠艺都已经出现,却没有被系统性的运用起来。
潘筠知道,这些东西一旦被挖掘出来,运用起来,它们就会以蓬勃的生命力向前发展。
她不过是通过图纸给指了一条路而已。
但要想路真的被开辟出来,所仰仗的还是皇帝和现在这个院子里的所有大臣。
只有他们意识到了科技的力量,他们才会重视科技。
潘筠告诉他们无线电报机的原理。
在场的,除了极个别人外,没人听得懂。
于谦就没听懂,但王骥、胡澄听懂了,让潘筠惊讶的是,最能理解的竟然是陈循。
陈循不仅听懂了原理,还亲自上手,先亲自手摇发电,将电报机启动以后,根据潘筠给出来的密码笨拙的操作起来。
潘筠看着陈循的目光好像在发光,她赞道:“可以呀陈大人,你是第三个一听就懂,还能上手操作的人。”
陈循有些骄傲,他若有所思:“如此一来,只要配备相应的人和密码,便可代替八百里加急……”
潘筠道:“也不能说完全取代,电报机若被毁,人力传递消息依旧是最安全的方法。”
王骥兴奋的道:“但这于战时有大益,陛下!”
朱祁钰连连点头:“朕明白,朕明白,这是战备物资,得先给军中配齐,若,若去年亲征瓦剌军中有这东西……”
众臣沉默。
朱祁钰偏过头抹了抹眼泪,笑道:“此时也不晚,陈循。”
“臣在。”
“给工部拨款,命他们先造出二十台电报机。”
潘筠补充道:“还有手摇发电机。”
“对,”朱祁钰问:“要多少钱?”
潘筠看向胡炜。
胡炜战战兢兢道:“要,约要五千两。”
朱祁钰大手一挥:“给他们八千两!”
他道:“你们好好做,做好了,朕有赏赐。”
胡炜只是个工匠,闻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应道:“是!”
朱祁钰连忙将他扶起来,笑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尔等为国之栋梁,除大典之外,见朕可不跪。”
胡炜眼睛微湿,一脸钦佩濡慕的看着皇帝,此时,他恨不得为皇帝肝脑涂地。
斤斤计较的陈循难得没有讨价还价,应了下来,表示回去就拨款给工部。
皇帝就指着还在被玩的传音筒问道:“这个呢,研究这个需要多少钱?”
潘筠:“这个可就多了,回头让工部给你们写计划书吧,需要的材料列出来,就可以估算出多少钱了。”
皇帝他们对传音筒更感兴趣,毕竟,电报机他们看不懂,甚至听得不是很明白,光知道,通过电报机发出的电磁波会在天地间传播,被另一台电报机接收后根据已有的密码对照点和线来解密……
这一段话他们每个字都能听懂,但连在一起就不懂了,首先,电磁波是什么?
朱祁钰不懂也不问,他觉得他没必要懂这个,他只要知道这个东西能用,有用就行。
不过,还是传音筒更直接。
说真的,若不是他们先试了传音筒,潘筠拿出电报机,大家肯定是不相信的。
岂是她说可以千里传音就可以千里传音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