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918这都是我的词啊!
祝局听到唐植桐的问话并没有立马吭声,而是有些疑惑的看着他。
“今天早上我看到有人因为换房吵架……”唐植桐看到祝局的表情,马上将自己看到的情况说了出来,生怕祝局认为自己手伸的太长。
若说其他的,唐植桐可能帮不上忙,但帮着房管局出个主意,将换房效率和满意度提升一个台阶,还是绰绰有余的。
“哦,换房啊,这事常见,我们也头疼,操心费力不落好。
各个区的房管所人手有限,每天面对汇总上来的换房需求根本看不过来,再加上还有些想跨区换房的群众,整理起来更麻烦,我们局里专门成立了调配科负责这项工作,但……唉!”
祝局话说了一半就摇起了头,这事属于家丑,虽然唐植桐是孟庆丰介绍过来的,但站在他的位置依旧不好通过自己的口把那张遮羞布揭开。
“我知道咱们房管局的同志已经尽力了,今天不光看到了吵架的,还看到了咱这边同志的忙碌。”
唐植桐把话匣子打开,先是肯定了房管局的工作,然后话头一转:
“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祝局您是行家,看看得不得用。”
“嗯,你说。”当着孟庆丰的面,祝局态度还是不错的。
化工原料公司和房管局可以说是甲方与乙方的关系,房管局这边有修缮房屋的职责,而修缮房屋要用到油漆,油漆又是化工原料公司负责分配、供应。
祝局还是要顾及孟庆丰面子的,更何况孟庆丰之前已经将唐植桐的部分身份透露给了他,一个代表的衔就不容他忽视。
孩子没娘,说来话长,简而言之,换房这件事,确实是房管局自己主动提的,但刚开始的时候一年换房量刚刚突破两位数。
自打1956年人委提议,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大力开展房屋交换工作”的提案后,换房工作进入快车道,房管局成立调配科,当年就实现换房两千多间。
后来人委更是犹如房管局背后的那根鞭子,几乎每年都会有关于换房的提案,鞭策着他们往前跑。
“换房虽然不是买卖,但归根结底还是各取所需。
房管局现在是夹在四九城居民中间,一旦换房后有一方不满意,难免会受埋怨。
今天早上,我看到有人因为换房吵架,就琢磨着,房管局这边是不是可以出面协调一块场地办一次换房赶集会?
就跟相……就跟相国寺,不是,是护国寺。
就跟护国寺那边的集市似的,那边有不少合作社卖些手工艺品,群众有需求也会过去选购。
只要咱这边提前给四九城所有单位的职工、市民发个通知,告知大家什么时候、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举办。
然后房管局把场地那边安排好,比如将场地划成几片,哪边属于东城的换房信息区,哪片是西城的换房信息区等等。
让有换房需求的群众按照自己房子所在区域张贴在告示板上,附上自己房子的信息、租金多少、想换哪个区的房子。
这样,换房的群众可以面对面的交流换房信息,一对一不好协调,他们也能几家凑一凑,把房给换了。”
唐植桐说着自己心中的构想,他本来是想用相亲大会举例子的,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相亲会在几十年后才会大行其道,但眼下不适宜拿出来,毕竟现在的思想还没有那么开放,怎么可能把人跟货物似的挂在细绳上找对象?那跟市场上卖猪肉有什么区别?
“哎呀!你这个办法好啊!真是太感谢你了!”祝局本来就是行内人士,现在听唐植桐这么一说,立马抓着唐植桐的手摇了起来。
其实祝局在唐植桐话说到一半的时候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只是出于礼貌,并没有打断他说话。
房管系统现在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堵,只要把信息都放在明面上,让有需求的人自己去选,房管局只负责办理手续,这样不仅免了责任,还能提高效率!
等唐植桐话说完的时候,祝局甚至已经想好了工作报告如何写了:
通过组织一次换房赶集会,房管局登记了多少群众需求,解决了多少家庭的换房需求,按每户有一人用公交月票计算,一年能为国家节省下多少资金等等,按一张月票3块钱计算,一个人全年36块钱,一千人就是三万六,这可不是笔小数目!
这下,人委总不会再拿小皮鞭抽房管局了吧?
“我个人的一点浅见,能帮到祝局就好。”唐植桐一边感受着祝局手上的力度,一边咧着嘴笑。
这种办法不是唐植桐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两年后房管局就是这么做的!
效果斐然,两年间房管局一连举办了十多次换房“赶集会”,颇受四九城居民的欢迎。
虽然唐植桐平日里都骑自行车,但平日里也将公交系统的情况看在眼里,烧油的公交车已经基本没有了,大部分都顶着“煤气包”,而且公交站牌下等待乘车的乘客也越来越多,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公交车次减少了。
就连马薇,刚开始复工还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后来索性练习单脚骑车,因为实在受不了公交车的漫长等待和拥挤。
鉴于这种情况,四九城有换房需求的居民越来越多,唐植桐这么做一方面是给祝局投桃报李,另一方面也是想方便四九城的群众、为国家节省资源。
看祝局兴奋,唐植桐想起了那句“这都是我的词”,可眼下祝局没有机会说出来了。
“怎么样?小唐的主意好吧?大石作胡同的房子可是开了天窗的,门前的柱子也斑驳掉漆了,祝局是不是也表示表示?我们这边提供油漆,管够!”孟庆丰在看的一旁眼热,疯狂的跟唐植桐示好,也是为祝局打辅助。
“那我就做一回主,帮着你把那边的房子收拾收拾。”民房修缮不是古建翻建,不了几个钱,祝局领会到孟庆丰的意思后,直接朝唐植桐开口道。
“祝局,孟主任,这可使不得,您二位能帮着协调人手和物资,我就很感谢了,可不能让您二位为了这点事破例,我照价付钱。”唐植桐有条件的接受了祝局的好意。
孟庆丰和祝局的这番操作硬生生将换房的成本控制在了六百以内,唐植桐已经很知足了,不愿再在这种显眼的地方给别人送小尾巴抓。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祝局和孟庆丰听后对视一眼,脸上笑容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