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这样的朦胧情愫中度过,三年同窗时光一晃而过,终于到了要分别的日子。
万松学院里的学生们陆续离开,各奔前程。
梁山伯也要离开了,祝英台万分不舍,长亭送别。
送了一程又一程,一连三送。
一送,剥离了他们的学子身份;
再送,消解了祝英台的性别伪装;
三送,确立了他们的恋爱自由意志。
终于走到了十里外长亭。
祝英台问梁山伯可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梁山伯愚笨,却只叮嘱祝英台要保重身体,保持书信来往。
祝英台气急,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她委婉地表示,自己家中有一个妹妹,相貌品行俱佳,希望梁山伯不久便来提亲。
她怕梁山伯还是不懂其中意,要来了梁山伯的折扇。
折扇打开,上面还有当初两人的题诗。
祝英台下笔疾驰,写下了《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
其意已经昭然若揭,表明如果你梁山伯不来找我,那今天我们就是诀别,今生再无缘。
梁山伯如遭雷击。
“此去一别,希望不久后就能见到梁兄。”祝英台盯着他的眼神说道。
“我,我,你等我。”
梁山伯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负担,决定不负意中人。
祝英台听到这句,才展颜一笑,眼神中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我等你。”
两人长亭外依依惜别,其他小朋友悄悄地站在了舞台上,童声唱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然而,之后的发展没有按照他们设想的进行。
梁山伯自感身份卑微,配不上家世显赫的祝家,他没有立即去祝家提亲,而是等到自己有了功名,当了知县后,才上门提亲。
然而这个时候,祝英台已经被许配给了马文才。
两人互诉衷肠,误解解开,但是为时已晚。
梁山伯悲愤交加,回到家后不久,就病亡了。
祝英台闻此噩耗,在出嫁途中,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时,投坟而死。
这几幕高潮剧情由小白和榴榴演绎的极具感染力。
两人本来演技就很好,这会儿是真的完全代入了其中,气质由内而发,相互成就,相互感染,共同提高。
这应该就是常说的棋逢对手,相互飙戏吧。
这次过后,榴榴和小白的演技应该又能提高一截。
尤其是榴榴,这家伙充满了灵性和可塑性,任谁都能看出她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至于小白,她可以吃好多碗饭,碗碗不同。
通过光影技术和3d呈现,梁祝的坟墓裂开,一声巨响,两人化作两只蝴蝶飞了出来。
等了大半夜的小小白和筱筱终于可以上场了。
两只蝴蝶憋了一晚上,这会儿逮到机会,那叫一个跳的欢快。
背景音乐响起,张叹写的《双飞》,却是曲调悲凉。
然而,众人却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的。
蝴蝶越是跳的欢快,越是能够衬托出现实的悲剧。
为人时不能相守,化蝶后却能成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两只蝴蝶翩跹起舞,让她们自由的去吧~
小小白和筱筱跳追蝴蝶时,小白等所有演员也站在了舞台上,充当背景,童声清诵《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舞台上桑叶片片飘落,光幕渐渐暗淡,全体小演员们站成一排,朝现场的观众挥手,两只小蝴蝶被带到了小白和榴榴的身边,这是c位呢。
现场掌声如雷,四面八方都在鼓掌。
这一个多小时里,他们仿佛亲身经历了这个传颂1600多年的爱情故事,难以想象这是一台儿童剧。
水平很高,起码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月底了,小白带领闺蜜团求月票,行行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