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 > 第369章 產业园起锚破风浪 海外香远续新篇

第369章 產业园起锚破风浪 海外香远续新篇

清溪荷韵·第369章 產业园起锚破风浪 海外香远续新篇

夏日的蝉鸣裹著荷香,漫过清溪村的石板路,直飘向村东头的空地——这里即將竖起清溪村非遗电商產业园的牌子。许朗踩著晨露站在空地上,手里攥著產业园的设计图,图纸上的线条被阳光晒得发烫。苏晚抱著一摞文件快步走来,额角沾著细汗,文件最上面是县发改委刚批下来的立项批覆。

“土地协调得怎么样了?”许朗抬头问,目光扫过空地上几处还没清理的老宅基地。苏晚把文件递给他,指尖在其中一页划过:“大部分村民都同意入股,但老郑叔那边还没鬆口——他那三间老瓦房就在產业园规划的物流区里,说那是他父亲传下来的,捨不得拆。”

两人正说著,就看见老郑叔扛著锄头从荷塘边过来,裤脚沾著泥点。许朗迎上去,递了瓶凉茶:“郑叔,歇会儿?咱聊聊產业园的事儿。”老郑叔接过凉茶,没拧开,只是盯著空地中央的老槐树:“这树也是我小时候种的,拆房子行,砍树不行。”

“树不砍!”许朗赶紧接话,指著设计图上的绿化区,“您看,物流区旁边专门留了片绿地,这棵槐树就种在绿地中央,到时候再围个木柵栏,掛块『乡愁树』的牌子,让来提货的客户都能看见。”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您的老瓦房,咱们不拆,找施工队加固翻新,改成產业园的『非遗记忆馆』,展示您家以前做竹编工具的老物件,您看怎么样?”

老郑叔的手指在锄柄上摩挲了两下,抬头看向老槐树,眼神软了下来:“真能留著树?还能把瓦房改成纪念馆?”苏晚赶紧点头,从文件袋里拿出入股协议:“不仅如此,您的宅基地折算成股份,每年能拿分红,產业园建成后还能优先安排您家小辉去物流区上班——小辉不是一直在外地做快递吗?回来既能照顾您,又能用上他的老本行。”

老郑叔接过协议,指尖在“入股分红”几个字上反覆蹭著,忽然笑了:“行,我签!只要能留住念想,让娃回来,我没啥不同意的。”当天下午,老郑叔就在协议上签了字,其他还在犹豫的村民见他鬆了口,也纷纷赶来村委会签字——清溪村非遗电商產业园的建设,总算扫清了第一个障碍。

七月的太阳越来越烈,產业园的地基开始动工。推土机在空地上轰鸣,村民们时不时来工地看看进度,有的还主动帮施工队送水、送西瓜。周师傅每天收工后,都会绕到工地转一圈,手里总拿著一把竹编的小扇子,遇到施工队的工人就递过去:“天热,扇扇凉。”

这天傍晚,周师傅刚走到工地门口,就看见小宇蹲在地基旁,手里拿著竹尺在地上画著什么。小宇是周师傅的第三个徒弟,刚满二十岁,去年从县里的职业学校毕业,回村学竹编才半年。“小宇,你在画啥?”周师傅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宇赶紧站起来,把地上的草图递给周师傅:“师傅,我想设计一款竹编模块化家具——现在城里年轻人住的房子小,家具能拆能装才方便。你看,这是竹编书架,能分成三个小模块,搬家的时候能拆开搬,平时还能当架用。”

周师傅拿著草图,眯著眼睛看了半天,忽然拍了下大腿:“好想法!咱们以前编的都是传统样式,年轻人不一定喜欢,你这设计既保留了竹编的手艺,又符合现在人的需求。”他拉著小宇往竹编工坊走,“走,咱们今晚就开工,先编个样品出来,送到產业园的展示区去!”

接下来的半个月,周师傅和小宇天天泡在竹编工坊里,削竹丝、编框架、打磨边角,终於做出了第一个竹编模块化书架样品。样品送到產业园展示区那天,正好赶上县文旅局的考察组来调研。考察组的李科长看到书架,伸手摸了摸竹编的纹路:“这东西好!既实用又有非遗特色,放到电商平台上肯定好卖。”

苏晚立刻拿出手机,对著书架拍了几张照片,发给了之前合作的电商平台运营经理。没过半小时,运营经理就回了消息:“样品很好,能不能先做五十个,我们放在首页推荐位试试。”小宇看著手机屏幕,激动得脸都红了:“师傅,咱们的书架要上首页了!”周师傅笑著拍了拍他的头:“这只是开始,以后咱们还要设计更多年轻人喜欢的竹编產品。”

就在竹编工坊忙著赶製书架订单时,王婶的荷染工坊也迎来了新挑战。这天上午,林晓突然从上海回来,手里拿著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衝进荷染工坊:“王婶,苏姐,出大事了!”她把文件夹摊开,里面是海外合作商发来的邮件,“咱们之前订的两百条荷染围巾,客户说顏色太浅了,不符合当地市场需求,要咱们重新做,不然就取消订单。”

王婶拿起一条染好的围巾,眉头皱了起来:“这顏色是按上次上海文创展的需求调的,怎么到了国外就不行了?”苏晚接过邮件,仔细看了看客户的要求:“客户是中东的,他们喜欢饱和度高的顏色,咱们的荷染一直走清新风,確实不太符合。”

林晓坐在染布的石板上,嘆了口气:“客户给的时间只有十天,要是赶不出来,不仅要赔违约金,以后再想合作就难了。”王婶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站起来,走到原料架前,拿起一把晒乾的苏木:“我记得以前我婆婆说过,苏木能染出深红色,再加上咱们的荷叶汁,说不定能调出客户要的顏色。”

苏晚眼睛一亮:“那咱们赶紧试试!”当天下午,荷染工坊里就支起了三口大染锅,王婶把苏木煮出红色的汤汁,再加入荷叶汁、明矾,慢慢搅拌。林晓拿著色卡,每隔十分钟就取一点染液,对比客户要求的顏色。试了七八次,终於调出了一款深红色的染液,染出来的围巾顏色饱满,又带著淡淡的荷香。

“成功了!”林晓拿著染好的围巾,激动得跳了起来。王婶擦了擦额角的汗,笑著说:“还是老法子管用,以后咱们得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调整染色配方,这样才能把荷染卖到更多地方去。”接下来的十天,荷染工坊的村民们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终於按时完成了两百条围巾的订单。当海外客户收到围巾后,专门发来邮件:“顏色非常好,下次要再订五百条,还要加入当地的椰树图案。”

八月底,清溪村的荷塘开始採摘莲子。今年因为和邻村合作扩大了种植面积,莲子的產量比去年翻了一倍。李大嫂的点心坊里,每天都堆满了新鲜的莲子,她正忙著研发新的莲子產品——莲子益生菌。“现在城里人都注重健康,把莲子打成粉,加入益生菌,做成即食的小包装,早上冲一杯,又方便又有营养。”李大嫂一边说,一边把莲子粉倒进搅拌机里。

苏晚带著电商服务站的陈阳来点心坊考察,看到刚做出来的莲子益生菌样品,拿起一包尝了尝:“味道不错,有淡淡的莲子香,不甜不腻。”陈阳拿出手机,对著样品拍了段短视频:“苏姐,咱们可以在直播间里推这款產品,现在健康食品很受欢迎。”

当天晚上,陈阳就在电商服务站的直播间里开播了。镜头前,李大嫂穿著印著荷的围裙,手里拿著莲子益生菌,对著镜头介绍:“家人们,这是咱们清溪村自己种的莲子做的益生菌,没有添加剂,老人小孩都能吃。”直播间里的观眾纷纷留言:“看著不错,先买两包试试。”“能和荷香酥一起买吗?想凑个礼盒。”

短短两个小时,莲子益生菌就卖出了三百多包,还有不少观眾下单了荷香酥、莲子乾的组合礼盒。陈阳看著后台的订单数据,笑著说:“苏姐,咱们的直播带货越来越火了,以后可以每天都播,把村里的非遗產品都推出去。”

九月初,產业园的主体建筑终於封顶了。封顶那天,村委会在工地旁摆了十桌宴席,邀请村民们和施工队一起吃饭。许朗拿著酒杯,站在刚封顶的楼顶,对著下面的村民们喊道:“再过三个月,咱们的產业园就能投產了!到时候,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咱们的非遗產品就能通过这里,卖到全国各地,卖到全世界!”

村民们纷纷举起酒杯,欢呼声、笑声在荷塘上空迴荡。周师傅看著楼顶的“清溪村非遗电商產业园”的牌子,眼眶有点红:“想当年,咱们的竹编只能在村里卖,现在好了,有了產业园,咱们的手艺能走得更远了。”王婶拍了拍他的肩膀:“不仅手艺能走得远,咱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十月的秋风带来了凉意,產业园的內部装修开始了。苏晚忙著联繫设备厂家,订购电商分拣机、包装流水线;许朗则去了省里,和几家大型物流企业谈合作,確保產业园投產后,產品能及时发往全国各地。这天,许朗从省里回来,刚到村委会,就看见李教授带著几个学生在等他。

“许书记,告诉你个好消息!”李教授手里拿著一份合作协议,“我们学校和省外贸公司谈好了,要在海外建『清溪荷韵非遗体验中心』,第一站就选在法国巴黎,下个月就开始筹备。”许朗接过协议,激动得手都有点抖:“真的?咱们的非遗体验中心要开到巴黎去了?”

李教授点点头,指著身边的一个女生:“这是我们学校法语系的学生,叫陈雨,下个月她会跟著省外贸公司的团队去巴黎,负责体验中心的翻译和文化交流工作。”陈雨笑著说:“许书记,苏姐,我已经学了半年的荷染和竹编知识,到了巴黎,我会把清溪村的非遗文化好好介绍给外国朋友。”

苏晚赶紧拿出手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婶和周师傅。王婶在电话里激动得哭了:“没想到咱们的荷染能走到巴黎去,我一定要多准备点染布的原料,让外国朋友也能体验荷染的乐趣。”周师傅则立刻去了竹编工坊,开始准备竹编体验课的工具:“我要做一批小巧的竹编工具,让外国朋友能轻鬆学会编小竹筐。”

十一月的天气越来越冷,產业园的装修终於完成了。走进產业园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非遗展示区”,里面陈列著周师傅的竹编模块化家具、王婶的荷染围巾、李大嫂的莲子益生菌,还有村民们製作的各种非遗手工艺品。展示区旁边是电商运营区,十几台电脑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陈阳正带著几个年轻人熟悉电商平台的操作。

物流区里,分拣机、打包机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工人正在练习分拣包裹。老郑叔的儿子小辉也从外地回来了,穿著物流制服,正在给包裹贴快递单:“爸,你看,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以后再也不用跑那么远了。”老郑叔站在旁边,看著儿子忙碌的身影,笑得合不拢嘴。

十二月初,清溪村非遗电商產业园正式投產。投產那天,省电视台、县报社的记者都来了,镜头对著產业园里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下这重要的时刻。许朗站在投產仪式的舞台上,对著话筒说:“清溪村非遗电商產业园的投產,是咱们清溪村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未来,我们要通过这个產业园,让更多人了解清溪村的非遗文化,让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

投產仪式结束后,第一批订单就从电商平台发来了——五百个竹编模块化书架、三百条荷染围巾、一千盒莲子益生菌。村民们立刻忙碌起来,竹编工坊里机器声、编织声交织在一起;荷染工坊里,王婶带著村民们染布、晾晒;点心坊里,李大嫂的烤箱不停地运转,飘出阵阵荷香;物流区里,小辉和工人们快速分拣、打包,快递车一辆接一辆地驶离產业园,把清溪村的非遗產品运往全国各地。

转眼到了年底,村委会召开了年度总结会。许朗拿著报表,脸上满是笑容:“今年咱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一千三百万元,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五!其中,非遗电商產业园贡献了六百万元的收入,海外订单也达到了两百万元。”

台下的村民们欢呼起来,周师傅站起来,举著手里的竹编工具:“咱们的手艺能有今天,多亏了村里的好政策,多亏了许书记、苏干事,还有所有村民的努力!”王婶也站起来,笑著说:“明年咱们的巴黎非遗体验中心就要开业了,到时候咱们的荷染、竹编就能走出国门,让全世界都知道清溪村!”

苏晚拿著一份新的规划图,走到台上:“明年,咱们计划在產业园里建一个『非遗创新实验室』,邀请高校的专家和设计师来村里,和村民们一起研发更多新的非遗產品。还要在周边村建十个非遗生產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会议结束后,外面下起了小雪,雪落在荷塘的残荷上,像给残荷盖了一层薄薄的被。许朗和苏晚站在村委会的门口,看著飘落的雪,又看了看远处灯火通明的產业园,相视一笑。

“明年会更好。”许朗说。

“一定会更好。”苏晚点点头。

荷塘边的路灯亮著,暖黄的光映著雪,也映著两人充满希望的眼神。清溪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片满是荷香的土地上,非遗文化正以崭新的姿態走向更远的地方,村民们正用双手编织著更加美好的未来。而那股淡淡的荷香,不仅飘满了清溪村,飘向了全国各地,还將飘向遥远的巴黎,飘向全世界每一个喜欢非遗文化的角落。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穿越兽世成圣雌,五夫临门美滋滋 官梯:我权势惊天 斗罗:从领域开始的女主之路 从玄黄开始,每月一个金手指 穿越神鵰:我为西狂 白发老兵顶罪自首,吓得军区全军出动 柯南:开局截胡明美,卧底酒厂 我的士兵能无限复活 被六耳獼猴打死后,我成了孙悟空 影视世界:从精英律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