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 > 第348章 荷风送爽迎宾客 非遗薪火续新程

第348章 荷风送爽迎宾客 非遗薪火续新程

清溪荷韵·第348章 荷风送爽迎宾客 非遗薪火续新程

盛夏的清溪村,荷塘被烈日晒得泛起粼粼波光,粉白的荷在碧叶间舒展,连风里都裹著清甜的荷香。非遗展示馆前的青石板路上,阿杰正踮著脚掛新做的竹编灯笼,竹篾的纹路在阳光下透著细腻的光泽,灯笼下悬著的荷染布穗子轻轻晃荡,扫过他手腕上刚编好的竹製平安扣。

“阿杰,小心点,別摔著!”苏晚拎著刚从张婶家拿的荷酥走过来,话音刚落,就见阿杰脚下踉蹌了一下,赶紧伸手扶住灯笼架。“苏晚姐,您放心,我稳著呢!”阿杰拍了拍胸口,转头看见她手里的油纸包,眼睛一亮,“这是张婶新做的荷酥吧?闻著就香!”

苏晚笑著把油纸包递过去:“刚出炉的,低版的,你先尝一块。对了,下午的研学团还有半小时到,你把展示馆里的体验区再检查一遍,染缸里的染料够不够,竹编工具有没有摆齐。”阿杰接过油纸包,掰了一块荷酥塞进嘴里,酥皮簌簌落在衣襟上,含糊地应著:“我早就检查过啦!王婶早上就把秋荷染的染料调好了,周师傅还特意编了新的竹製工作檯,保证让学生们有得玩、有得学。”

正说著,村口传来大巴车的喇叭声,林晓快步从民宿方向跑过来,手里攥著印著“清溪非遗研学”的蓝色旗子:“苏晚姐,研学团到了!我去接他们,您在展示馆等我?”苏晚点点头,看了眼手腕上的竹编手錶——这是周师傅上个月特意为她做的,錶盘周围编著细小的荷纹,走时很准。“去吧,路上注意安全,跟学生们说不用急,先在村口看看竹编屏风,感受下咱们村的氛围。”

林晓刚跑远,周师傅就扛著一捆新劈好的竹篾从老油坊方向过来,竹篾上还带著新鲜的竹青,沾著几点泥土。“苏晚,你帮我看看这竹篾行不行,下午学生们要学编小竹篮,得用这种柔韧性好的新竹。”周师傅把竹篾放在展示馆门口的石凳上,拿起一根递给她。苏晚接过竹篾,指尖划过光滑的断面,能摸到细微的纤维纹路,轻轻弯折,竹篾弯成一道圆润的弧,鬆开后又立刻回弹,没有一丝裂痕。“这竹篾选得好,又韧又顺,学生们编起来省力。”她把竹篾递迴去,“周师傅,您昨天说竹编工作檯少了两个,现在够了吗?”

“够了够了,我跟老陈昨晚编到半夜,凑够二十个了。”周师傅抹了把额头的汗,目光落在展示馆的门窗上——那些用老油坊松木做的门窗,经过一个多月的风吹日晒,顏色变得更深沉,木纹里透著温润的光,“对了,昨天上海客户的茶桌我已经打包好了,阿杰说下午快递会来取,你要不要再去看看?”苏晚想起之前客户特意叮嘱要在茶桌边缘编荷纹装饰,连忙点头:“走,咱们去看看,別出什么岔子。”

两人刚走到周师傅的竹编作坊,就听见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竹篾碰撞声。推开门,只见三个穿著校服的少年正围著竹编茶桌打转,眼睛里满是好奇。“你们是……下午的研学团学生?”苏晚愣了一下,那三个少年转过头,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孩赶紧点头:“阿姨好!我们刚才跟大巴车提前下了一站,想先过来看看竹编,我们都特別喜欢手工。”

周师傅见状,脸上露出笑容,拿起一根竹篾递过去:“喜欢就好,来,我教你们编个简单的竹蜻蜓。”男孩们兴奋地围过来,周师傅手把手地教他们劈篾、打结,苏晚则蹲在茶桌旁,仔细检查边缘的荷纹——每一道竹篾都编得严丝合缝,荷瓣的弧度自然流畅,没有一处鬆动。“没问题,周师傅,您这手艺还是这么扎实。”她站起身,刚想说话,就听见作坊外传来林晓的声音:“苏晚姐,学生们都到展示馆了,就等您呢!”

苏晚和周师傅带著三个少年赶回展示馆时,院子里已经站满了穿著蓝色校服的学生,嘰嘰喳喳的声音像一群热闹的小鸟。王婶正站在染缸旁,手里拿著一块刚染好的荷染布,向学生们展示:“大家看,这块布用的是秋荷染的工艺,染料是用荷叶、荷和莲子壳熬製的,没有一点化学成分,染出来的顏色会隨著时间慢慢变深,越用越有味道。”

学生们凑过去,指尖轻轻触碰布料,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嘆声。“王婶,这顏色也太好看了吧!像秋天的荷塘!”“能自己动手染一块吗?我想染块布做围巾!”王婶笑著点头:“当然可以!每个同学都能染一块小方巾,大家先排队,我教你们怎么绑布夹。”

苏晚走上前,拍了拍手,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清溪村非遗研学基地!今天大家不仅能体验荷染和竹编,还能跟著张婶学做荷酥。现在分成两组,一组跟著王婶学荷染,一组跟著周师傅学竹编,一个小时后交换,大家没问题吧?”“没问题!”学生们齐声回答,声音响亮得惊飞了院墙上的麻雀。

分组结束后,院子里立刻忙碌起来。染缸旁,王婶耐心地教学生们把白布对摺,夹上荷叶形状的木板,再用绳一圈圈绑紧:“绳子一定要绑紧,不然染料会渗进去,图案就模糊了。你们看,像这样绕三圈,再打个死结,就牢固了。”一个扎著马尾的女孩手忙脚乱地绑著绳子,绳几次从指间滑落,王婶走过去,握住她的手,一点点调整绳子的鬆紧:“別急,慢慢来,手要稳。”

另一边,周师傅正教学生们编小竹篮。他拿起三根竹篾,摆成“米”字形,手指灵活地穿插著:“先固定底部,每根竹篾都要压得均匀,这样篮子才结实。编侧面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弧度,別编得太扁。”学生们拿著竹篾,笨拙地模仿著,有的竹篾编错了方向,有的用力太大把竹篾折断了,周师傅都一一耐心指导,没有一点不耐烦。

苏晚在院子里来回走动,时不时帮学生们调整绑布的绳子,或者扶正歪掉的竹编框架。走到体验区角落时,她看见一个瘦小的男孩独自坐在石凳上,手里拿著竹篾,却迟迟没有动手。“怎么了,小朋友?不想编竹篮吗?”苏晚在他身边坐下,轻声问道。男孩低下头,小声说:“我……我手笨,怕编不好,会被同学笑。”

苏晚拿起一根竹篾,放在他手里:“別担心,谁刚开始学都会笨手笨脚的。你看,周师傅刚开始学的时候,还把竹篾劈到手了呢。来,我教你编个简单的竹蜻蜓,特別容易。”她握著男孩的手,教他把竹篾劈成细条,再折出蜻蜓的翅膀,男孩的手指渐渐不再发抖,眼睛也亮了起来。“你看,这不就编好了吗?多好看!”苏晚举起竹蜻蜓,阳光透过翅膀的缝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男孩看著竹蜻蜓,脸上露出了靦腆的笑容:“谢谢阿姨,我还想编个小竹篮!”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两组学生交换体验项目。刚染好的荷染布被掛在院子里的竹架上,五顏六色的布料在风里飘动,像一片彩色的云。学生们围在竹架旁,辨认著自己的作品,时不时发出惊喜的叫声:“我的荷叶图案好清晰!”“我的布染成了浅绿色,太好看了!”

中午,张婶推著一辆小推车来到展示馆,车上放著刚做好的荷酥和荷叶茶。“同学们,先歇会儿,吃点荷酥,喝点荷叶茶解解暑。”张婶把荷酥分给学生们,又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荷叶茶。学生们接过荷酥,咬了一口,酥皮簌簌落在手里,莲子馅的甜味在嘴里散开,没有一点腻味。“张婶,这荷酥也太好吃了吧!比我妈妈买的点心还好吃!”“能教我们做吗?我想做给爸爸妈妈吃!”

张婶笑得眼睛都眯了:“当然能!下午咱们就去厨房,我教大家做低版的荷酥,简单又健康。”学生们欢呼起来,苏晚看著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以前村里的老手艺只有几个人坚守,如今却能吸引这么多年轻人喜欢,这大概就是非遗传承最好的样子。

下午学做荷酥时,厨房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张婶把揉好的麵团分给学生们,教他们擀皮、包馅、捏:“麵团要擀得薄一点,不然酥皮不够多;馅不要放太多,不然会露出来。捏的时候,手指要轻轻捏,像这样一圈圈捏出瓣的形状。”

学生们跟著张婶的步骤做,有的把麵团擀成了不规则的形状,有的包馅时把馅挤了出来,有的捏捏成了“四不像”,但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一个胖嘟嘟的男孩举著自己做的“歪歪扭扭荷酥”,对张婶说:“张婶,您看我做的,虽然不好看,但肯定好吃!”张婶笑著点头:“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动手做的,吃起来才香。”

傍晚时分,研学团要离开了。学生们手里拿著自己染的荷染布、编的竹篮和做的荷酥,脸上满是不舍。“苏晚姐,下次还能来吗?我还想学更多非遗手艺!”“我要把今天的体验写成作文,让同学们都知道清溪村的非遗!”苏晚笑著说:“当然欢迎!以后我们会开设更多非遗体验课程,隨时欢迎大家来玩。”

送走研学团后,苏晚回到民宿,刚坐下喝了口荷叶茶,手机就响了。是北京服装设计公司的李经理打来的:“苏晚女士,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咱们合作的秋荷染汉服系列在时装周上反响特別好,好多品牌都想跟咱们合作,还有几个明星也订了汉服,您看咱们是不是能扩大生產规模?”

苏晚惊喜地坐直身体:“真的吗?太好了!扩大生產规模没问题,我跟王婶商量一下,再招几个村民来帮忙,保证不耽误订单。”掛了电话,她立刻给王婶打了过去,王婶听完也特別高兴:“太好了!我早就说秋荷染的手艺能行,现在终於被更多人认可了。招人的事您放心,村里肯定有不少人愿意学。”

第二天一早,苏晚就在村里的公告栏贴了招聘启事,没想到一上午就有十几个村民来报名。其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在家带孩子的妇女,还有退休的老人。“苏晚,我早就想跟著王婶学荷染了,就是不好意思说,现在有机会了,我肯定好好学!”一个叫李娟的妇女说道。“苏晚姐,我学过设计,能不能帮著设计荷染图案?我想把清溪村的风景都染在布上!”刚毕业的大学生陈阳兴奋地说。

苏晚看著大家热情的样子,心里充满了干劲。她把报名的村民分成两组,一组跟著王婶学荷染,一组跟著周师傅学竹编,还让陈阳负责设计文创產品的图案。“以后咱们不仅要做荷染布和竹编,还要开发更多的文创產品,比如荷染笔记本、竹编檯灯、荷酥礼盒,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的非遗。”苏晚在动员会上说道,台下的村民们纷纷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里,清溪村更加忙碌了。荷染工坊里,王婶带著新招的村民熬染料、染布料,染好的布料堆得像小山一样;竹编作坊里,周师傅教村民们编各种竹製品,从简单的竹篮到复杂的竹编茶桌,每一件都做得精致美观;陈阳则趴在桌子上,画著各种荷染图案,有荷塘月色、有荷锦鲤,还有清溪村的风景,每一幅都充满了灵气。

张婶也没閒著,她不仅要做荷酥,还要为民宿和展示馆製作布艺装饰。这天,她拿著一块刚做好的荷染布桌布,来到民宿的房间里,小心翼翼地铺在桌子上:“你看,这桌布上的荷纹是我特意设计的,跟房间里的竹编灯具特別搭。以后每个房间都要铺这样的桌布,再放几个荷酥礼盒,让游客们住得舒服,还能带走咱们村的特產。”

苏晚看著铺好的桌布,满意地点点头:“张婶,您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对了,下个月有个非遗文化博览会,咱们要带著荷染、竹编和荷酥去参展,您要不要一起去?”张婶眼睛一亮:“真的吗?我还从来没去过博览会呢!我肯定去,到时候我现场做荷酥,让更多人尝尝咱们清溪村的味道。”

就在大家为非遗文化博览会做准备时,《乡村振兴》杂誌的记者又来了。这次他们不仅要採访清溪村的非遗发展情况,还要拍一部纪录片,记录清溪村的变化。“苏晚女士,上次採访后,很多读者都对清溪村的非遗感兴趣,还有不少人想来旅游,您能说说清溪村接下来的规划吗?”记者问道。

苏晚坐在展示馆的院子里,看著远处忙碌的村民们,笑著说:“接下来我们打算建一个非遗研学基地,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非遗;还要开发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们深度体验非遗文化;另外,我们还想跟更多的企业合作,把清溪村的非遗產品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我们希望清溪村能成为非遗传承的示范点,带动更多的乡村发展非遗產业。”

记者点点头,又问:“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是怎么解决的?”苏晚想了想,说:“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村民不理解,觉得老手艺赚不了钱,不愿意学。后来我们通过举办体验活动、跟企业合作,让大家看到了非遗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就愿意加入了。还有就是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多亏了省文旅集团的支持,我们才能建起展示馆和民宿,引进先进的设备。”

採访结束后,记者跟著苏晚参观了荷染工坊、竹编作坊和民宿,用镜头记录下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和精美的非遗產品。“清溪村的故事太感人了,我们一定会把这部纪录片拍好,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非遗文化。”记者临走时说道。

非遗文化博览会开幕那天,清溪村的展位前挤满了人。王婶现场演示荷染工艺,一块白布在她手中很快就变成了色彩鲜艷的荷染布;周师傅编著竹蜻蜓,一个个小巧玲瓏的竹蜻蜓被游客们爭相购买;张婶则在展位后做荷酥,香气飘得很远,吸引了不少人排队品尝。

苏晚和陈阳忙著向游客介绍非遗產品,陈阳设计的荷染笔记本和竹编檯灯特別受欢迎,很快就卖断了货。“苏晚女士,你们的產品太有特色了!我想跟你们合作,把这些產品放到我们的连锁店里卖,您看行吗?”一个穿著西装的男人问道。苏晚笑著点头:“当然可以!我们很乐意跟您合作,一起推广非遗文化。”

博览会结束后,清溪村接到了很多合作订单,非遗產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苏晚站在展示馆的屋顶上,看著远处的荷塘和忙碌的村庄,心里满是感慨。从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到如今的非遗特色村,清溪村的变化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她知道,非遗传承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让清溪村的荷香飘得更远,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这天晚上,村里举办了一场热闹的篝火晚会。村民们围著篝火,唱著山歌,跳著舞,手里拿著荷染布和竹编品,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王婶拉著苏晚的手,笑著说:“苏晚,多亏了你,咱们村的老手艺才能传下去,日子才能这么好。”苏晚摇摇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加油,让清溪村的非遗走得更远。”

篝火映著每个人的笑脸,荷塘里的荷在夜色中静静绽放,荷香伴著歌声飘向远方。苏晚知道,清溪村的非遗新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惊喜和挑战在等著他们,但她坚信,只要心中有热爱,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书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穿越兽世成圣雌,五夫临门美滋滋 官梯:我权势惊天 斗罗:从领域开始的女主之路 从玄黄开始,每月一个金手指 穿越神鵰:我为西狂 白发老兵顶罪自首,吓得军区全军出动 柯南:开局截胡明美,卧底酒厂 我的士兵能无限复活 被六耳獼猴打死后,我成了孙悟空 影视世界:从精英律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