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荷韵·第307章 庆功宴后谋新局,客至深冬暖荷塘
清溪村的庆功宴办得热闹非凡。村委会的院子里搭起了竹编凉棚,棚下摆著十多张木桌,张婶带著几个村民忙前忙后,荷叶鸡、桂荷糕、莲子燉百合、凉拌藕片……一道道带著荷塘风味的菜摆满了桌,蒸汽裹著香气飘满整个院子。
夕阳刚落,村民们就陆续赶来。王婶穿著自己染的蓝染新裙,手里捧著获奖的蓝染披风给大家看;周师傅把“最佳工艺奖”证书小心地放在桌上,时不时有人凑过来拍照;陈爷爷被几个年轻人围著,听他讲展会上文创老板找他合作的趣事。许朗和苏晚忙著给大家倒荷酒,林溪举著手机记录这热闹的场景,直播间里满是“羡慕清溪村”“想去吃荷叶鸡”的弹幕。
“今天咱们能在非遗展上拿奖,多亏了大家的努力!”许朗端著酒杯站起来,声音洪亮,“王婶熬夜赶製蓝染披风,周师傅半个月没歇编屏风,陈爷爷精雕细琢小木勺,还有张婶的荷糕、村里年轻人的帮忙……没有大家,就没有清溪村手作的今天!”
村民们纷纷举杯,掌声此起彼伏。李婶笑著说:“这也是许朗和苏晚带得好!要是没有你们想著帮咱们推广老手艺,咱们的蓝染、竹编哪能走出清溪村啊!”
“是啊!”阿明也站起来,“我以前总觉得老手艺没前途,跟著陈爷爷学做木勺才知道,老手艺不仅能赚钱,还能让人心里踏实。以后我要好好学,把木艺手艺传下去!”
陈爷爷听著,眼里满是欣慰,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以前我总怕这些手艺断在我手里,现在看到年轻人这么有干劲,我就放心了。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努力,让清溪村的老手艺越来越红火!”
庆功宴一直闹到深夜,村民们才陆续散去。许朗、苏晚、林溪和王婶、周师傅、陈爷爷留在村委会,围著炭火盆商量接下来的计划。炭火噼啪作响,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
“非遗展后,好多合作商找咱们,有想代理蓝染產品的,有想定製竹编的,还有想跟陈爷爷合作木艺的。”许朗拿出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合作意向,“咱们得先把这些合作理顺,王婶这边,要是代理商用量大,光靠村里的婶子可能忙不过来,咱们可以在村里建个蓝染生產小作坊,找更多村民培训上岗,既能扩大產量,又能让大家多赚钱。”
王婶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早就想找更多人学蓝染了,这样不仅能赶订单,还能把蓝染手艺教给更多人。我明天就去跟村里想做事的婶子们说!”
“竹编这边也一样。”周师傅接过话,“展会上有个家具厂找我合作,想让我设计竹编家具,比如竹编椅子、竹编茶几。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得找几个年轻人好好教,以后咱们清溪村的竹编不仅能做小掛件,还能做大家具!”
苏晚补充道:“木艺那边,陈爷爷跟文创老板的合作可以先从小木勺礼盒开始,等年轻人上手了,再慢慢扩展到木梳、木盘。另外,咱们可以在工坊里开木艺进阶课,教大家雕刻复杂图案,吸引更多手作爱好者来学习。”
陈爷爷点点头:“我没问题!我已经把老工具都整理好了,明天就开始教阿明他们雕刻荷塘全景,爭取早点做出能跟家具厂合作的木艺摆件。”
林溪也说:“我跟县里的旅游局联繫好了,他们会帮咱们推荐清溪村为『乡村手作旅游示范点』,下个月会有一批旅游团来村里体验。咱们得提前把体验课流程再细化下,准备些小礼品,比如迷你竹编荷、小方巾,让游客来了都能带走清溪村的纪念。”
“还有张婶的美食。”许朗想起什么,“非遗展后,张婶的荷糕订单多了不少,咱们可以帮她建个小型食品加工间,符合卫生標准,这样既能扩大生產,又能保证食品安全。以后游客来村里,不仅能体验手作,还能参观食品加工间,了解荷糕的製作过程。”
大家越聊越有干劲,炭火盆里的火越烧越旺,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屋子添了几分温柔。直到深夜,大家才敲定了初步计划,各自带著期待回家。
转眼到了十二月,清溪村迎来了第一场雪。荷塘结了薄冰,荷叶上积著薄薄的雪,像撒了一层白;手作工坊的竹编招牌上掛著雪粒,风一吹,雪粒簌簌落下,格外好看。
这天一早,第一批旅游团就到了。二十多个游客跟著导游走进村子,刚到村口就被雪景里的荷塘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哇!冬天的荷塘也这么美!”一个姑娘笑著说,“比照片里还好看!”
苏晚带著游客往手作工坊走,一边走一边介绍:“咱们清溪村的冬天虽然冷,但手作工坊里很热闹。今天大家可以体验蓝染、竹编、木艺三个项目,还能品尝张婶做的热乎荷粥。”
到了工坊,游客们就各自散开。蓝染区里,王婶教大家做雪地荷纹扎染,白色方巾上扎出荷图案,染出来的蓝衬著雪天,格外別致;竹编区里,周师傅教大家编迷你竹编雪荷,小巧的荷上带著“雪粒”,游客们学得兴致勃勃;木艺区里,陈爷爷教大家打磨小木勺,炭火盆放在旁边,暖得人心里发慌。
中午,张婶端来热乎的荷粥和桂糕,游客们围坐在遮阳棚下(棚顶加了保暖布),喝著热粥,吃著糕点,浑身都暖了。“这荷粥太好喝了!”一个阿姨说,“又香又暖,冬天喝太舒服了!”
下午,游客们还参观了张婶的食品加工间,看著荷糕的製作过程,不少人当场下单,说要带回去给家人尝尝。“咱们的荷糕都是用新鲜荷和糯米做的,没有添加剂,大家可以放心吃。”张婶笑著说,“网上也能下单,冬天发快递会加保温箱,保证大家收到的都是新鲜的。”
傍晚,旅游团要离开了,游客们手里都提著满满的手作成品和荷糕礼盒。“今天太开心了!”一个游客笑著说,“不仅体验了老手艺,还吃了这么多好吃的,下次我要带家人来住几天!”
送走旅游团,苏晚刚回到工坊,就看到许朗拿著一份合同走进来:“苏晚,好消息!跟咱们合作的家具厂今天把合同送来了,想让周师傅设计一批竹编家具,下个月就开始生產!”
苏晚接过合同,高兴地说:“太好了!周师傅肯定特別开心。对了,王婶那边,代理商用的蓝染布料订单也下来了,村里的婶子们都开始做了,估计下个月就能交货。”
林溪也跑进来,手里拿著手机:“许哥、苏晚姐,咱们的直播间今天涨了好多粉!好多人问冬天能不能来清溪村,还有人想预定明年春天的体验课!”
许朗笑著点头,目光望向窗外的荷塘。雪还在下,荷塘边的路灯亮了,灯光映著雪,暖融融的。他知道,就算冬天再冷,清溪村的手作热情也不会减,而明年春天,当荷塘再次开满荷时,清溪村的老手艺,一定会迎来更热闹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