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春归荷塘筹备忙,文化盛会启新章
春分过后,清溪村的荷塘渐渐焕发生机。枯黄的荷叶下冒出嫩绿的新芽,水面上漂浮著细小的浮萍,偶尔有几只蜻蜓停在芽尖上,扇动著透明的翅膀。许朗站在木桥上,看著眼前的景象,手里拿著“清溪荷韵”文化节的筹备清单,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距离文化节开幕只剩一个月,整个村子都已经动了起来,空气中满是期待的气息。
“许朗哥,你看我带谁来了!”苏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身边跟著一位穿著素雅长裙的女子,手里提著一个画夹,正好奇地打量著荷塘。许朗转过身,苏晚连忙介绍:“这是我城里的朋友林画师,她听说咱们要办文化节,特意来帮忙设计宣传海报和场地布置图,她的画可好看了!”
林画师笑著走上前,伸出手:“许东家,久仰大名。苏晚经常跟我说起清溪村的荷和你们的竹编、绣品,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荷塘的景色,比我想像中还要美。”
许朗连忙回握:“林画师客气了,能请您来帮忙,是我们的荣幸。正好我们在愁宣传海报的设计,您要是有想法,儘管跟我们说。”
三人坐在木屋的露台上,苏晚泡了一壶荷茶。林画师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茶真香!清甜爽口,带著荷的香气,要是能把这种感觉画在海报上就好了。”她打开画夹,拿出铅笔,一边勾勒荷塘的轮廓,一边说道:“海报的主体就画满池荷,中间写『清溪荷韵文化节』几个大字,旁边再画几个竹编食盒和绣著荷的帕子,突出你们的特色產品。场地布置方面,我觉得可以在木桥上掛满竹编灯笼和绣品掛饰,荷塘边插些小旗,再搭几个展示台,用来展示竹编、绣品和荷美食。”
许朗和苏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认可。“太好了!”苏晚兴奋地说,“林画师,您的想法跟我们不谋而合。我们还打算在展示台旁边设体验区,让游客亲手编竹编、绣荷,再品尝荷糕和荷酒,让大家全方位感受清溪村的特色。”
林画师点点头,又在纸上添了几笔:“体验区可以用竹编的围栏围起来,掛些彩色的绸带,显得更热闹。对了,文化节当天是不是可以请些艺人来表演?比如舞狮、古箏演奏,再加上你们之前的戏班子,气氛肯定更热烈。”
“我们已经联繫了镇上的舞狮队和古箏艺人,”许朗补充道,“还打算请李会长和商会的成员来主持开幕式,再邀请城里的媒体来报导,让更多人知道『清溪荷韵』文化节。”
接下来的几天,林画师根据大家的想法,设计出了宣传海报和场地布置图。海报上,满池荷在阳光下绽放,竹编食盒和绣品错落有致地摆放著,“清溪荷韵文化节”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旁边还写著“赏荷、品食、学手艺”的宣传语,看得村民们都讚不绝口。许朗让人把海报印了几十张,贴在镇上的集市、酒楼、布庄,还通过旅游公司和商会的渠道,在网上进行宣传,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场地布置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傻柱带著竹编坊的师傅们,编了上百个竹编灯笼和几十米长的竹编围栏,灯笼上还编著“荷”“韵”“清”“溪”等字样,精致又喜庆;晓梅和绣娘们则绣了几十幅绣品掛饰,有荷、仙鹤、祥云等图案,五顏六色的,掛在木桥上和展示台周围,格外亮眼;张叔带著村民们,在荷塘边搭了六个展示台,分別用来展示竹编、绣品、荷美食、荷酒、荷茶和游客体验作品,每个展示台都铺著绣著荷图案的桌布,摆著竹编的装饰品。
这天上午,李会长带著商会的几位成员来村里检查筹备情况。看到荷塘边忙碌的景象和精致的布置,李会长满意地说:“许东家,你们准备得很充分!这文化节要是办好了,『清溪荷韵』的品牌肯定能打响,到时候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还能引来更多商户合作,甚至可能吸引投资,让清溪村的產业更上一层楼。”
陈掌柜指著展示台上的竹编食盒,笑著说:“我已经跟城里的几家大商场联繫好了,文化节当天,他们会派代表来考察,要是满意,就跟咱们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把『清溪荷韵』的竹编和绣品放进商场的专柜卖。”
许朗心里一喜,连忙道谢:“多谢李会长和陈掌柜!我们一定会好好准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中午的宴席上,张奶奶做了一桌子荷美食——荷炒蛋、荷叶鸡、荷粥、荷酥,还有新酿的荷酒。李会长喝了一口荷酒,讚嘆道:“这荷酒比上次喝的更香醇了!许东家,文化节当天一定要多准备些,让游客和商户们都尝尝,说不定还能签下荷酒的订单。”
王大爷正好也在席上,听到这话,连忙说道:“李会长放心,我已经酿了两百斤荷酒,都装在竹编酒壶里,文化节当天保证供应充足。要是有商户想合作,我还能扩大酿酒规模,保证品质。”
宴席过后,许朗带著李会长一行人去了特產店。店里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清溪荷韵”的產品,竹编食盒、竹扇、绣品帕子、香囊、荷糕、荷酒,琳琅满目。春桃和杏正忙著整理货物,看到他们来,连忙打招呼。李会长拿起一个绣著荷的香囊,闻了闻,笑著说:“这香囊真香!里面装的是什么?”
“里面装的是干荷和薰衣草,”苏晚解释道,“既能驱蚊,又能提神,夏天带在身上正好。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定製款香囊,可以在上面绣客人的名字,很受游客欢迎。”
李会长点点头:“定製款这个想法好!以后可以多开发些定製產品,比如在竹编食盒上刻商户的logo,在绣品上绣客人喜欢的图案,这样能吸引更多客户。”
接下来的日子,村民们更是加班加点地准备。竹编坊的师傅们赶製了一批新的竹编產品,有竹编的瓶、摆件、首饰盒,还有定製款的竹编食盒;绣坊的绣娘们则绣了一批高端绣品,有绣著满池荷的屏风、绣著仙鹤的掛毯,还有定製款的绣品衣裙;张奶奶和妇人们则做了大量的荷糕、荷酥、荷饼,还准备了荷粥、荷茶的原材料,保证文化节当天能供应充足;周先生带著学堂的孩子们,排练了一个荷主题的舞蹈,打算在文化节开幕式上表演,孩子们穿著绣著荷的青色布衣,每天都在荷塘边认真排练,脸上满是认真的神情。
文化节开幕前三天,城里的媒体记者和旅游公司组织的游客陆续赶来。许朗和苏晚忙著接待,安排他们住在木屋里。记者们一到村里,就被荷塘的景色和热闹的筹备景象吸引,纷纷拿出相机拍照、採访。一位记者採访许朗时,问道:“许东家,请问您为什么要办『清溪荷韵』文化节?您对文化节有什么期待?”
许朗笑著回答:“办文化节,一方面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的荷美景和我们的特色產品,比如竹编、绣品、荷美食;另一方面,是想通过文化节,带动村里的產业发展,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我期待通过这次文化节,能让『清溪荷韵』的品牌走向更远的地方,吸引更多人来清溪村旅游、投资、合作,让清溪村成为一个真正的美丽乡村。”
文化节开幕当天,天刚亮,村民们就已经忙碌起来。晓梅和绣娘们在展示台周围掛绣品掛饰,傻柱和竹编坊的师傅们在木桥上掛竹编灯笼,张叔带著妇人们在荷美食展示台摆放荷糕、荷酥,周先生带著孩子们在戏台边做最后的排练,林画师则在入口处布置宣传海报,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庆热闹的氛围里。
上午九点,开幕式正式开始。李会长站在戏台上,对著台下的游客、商户和村民们,大声说道:“各位来宾,各位乡亲们,今天,我们欢聚在清溪村,共同庆祝『清溪荷韵』文化节开幕!清溪村是一个美丽的乡村,这里有迷人的荷美景,有精湛的竹编、绣品手艺,有美味的荷美食。我相信,通过这次文化节,『清溪荷韵』的品牌一定会打响,清溪村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现在,我宣布,『清溪荷韵』文化节正式开幕!”
话音刚落,锣鼓声响起,舞狮队穿著红色的狮服,在戏台下表演起来。狮子一会儿跳跃,一会儿打滚,还时不时对著观眾点头,引得台下阵阵欢呼。接著,周先生带著孩子们上台表演荷主题舞蹈,孩子们穿著青色布衣,手里拿著荷道具,隨著音乐翩翩起舞,稚嫩的动作和认真的神情,贏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开幕式结束后,文化节的各项活动正式开始。游客们分成几队,有的跟著许朗去荷塘边赏荷、採莲蓬,有的去竹编展示区看竹编师傅们表演编竹编,有的去绣品展示区欣赏绣娘们的绣活,还有的去荷美食展示区品尝荷糕、荷酒。
101看书 读好书上 101 看书网,?????????s??.???超省心 全手打无错站
在竹编体验区,傻柱正手把手地教一位游客编竹编小荷。游客拿著竹条,笨拙地跟著傻柱的动作编织,虽然编出来的小荷有些歪歪扭扭,但脸上满是成就感:“这竹编看著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不过编好后真好看,我要带回家当纪念品。”
在绣品体验区,晓梅教几位女游客绣荷。一位女游客拿著针线,认真地绣著荷瓣,嘴里说道:“这绣活太精致了!我平时很少做手工,今天试著绣了一下,感觉很有意思。我已经订了一块绣著荷的帕子,打算送给我妈妈。”
在荷美食体验区,张奶奶教游客们做荷糕。游客们围在桌子旁,跟著张奶奶揉麵团、包荷酱、捏形状,虽然做得不如张奶奶的精致,但每个人都很开心。一位游客咬了一口自己做的荷糕,笑著说:“这是我第一次做荷糕,虽然有点丑,但味道真不错!比我在城里买的好吃多了。”
下午,商会组织的商户座谈会在客栈大堂举行。许朗向商户们介绍了“清溪荷韵”的產品和发展规划,展示了竹编、绣品、荷酒等產品。城里的几家大商场和酒楼的负责人,当场就跟许朗签订了合作协议——商场负责人订了一批竹编食盒和绣品,打算放在商场专柜卖;酒楼负责人订了一批荷酒和荷糕,打算推出“清溪荷韵”主题菜品。
陈掌柜笑著说:“许东家,我就说你们的產品肯定受欢迎!以后咱们商会会继续帮你们推广,让『清溪荷韵』的產品走进更多地方。”
许朗感激地说:“多谢各位掌柜的支持!我们一定会保证產品品质,按时交货,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傍晚时分,文化节的压轴活动——荷灯晚会开始了。荷塘边掛满了竹编灯笼,灯光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游客们和村民们手里拿著荷灯,在许朗和苏晚的带领下,慢慢將荷灯放进荷塘里。一盏盏荷灯在水面上轻轻晃动,映著天上的星星和岸边的灯光,美得像一幅画。
林画师站在木桥上,拿出画夹,快速地勾勒著眼前的景象。她笑著说:“这场景太美好了,我一定要把它画下来,作为这次清溪村之行的纪念。以后我还要来清溪村,看看这里的荷,尝尝这里的荷糕。”
苏晚靠在许朗怀里,看著满池的荷灯,轻声说:“许朗哥,你看,文化节办得很成功,大家都很开心。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许朗紧紧抱著她,低头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吻:“是啊,没有白费。以后咱们每年都办文化节,把『清溪荷韵』的品牌打得更响,让清溪村成为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咱们还可以发展荷深加工產业,比如做荷精油、荷面膜,让『清溪荷韵』的產品种类更多,让村民们的收入更高。”
苏晚抬起头,看著许朗的眼睛,眼里满是期待:“嗯,我相信一定会的。咱们一起努力,把清溪村建设得更好,让这里的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荷塘里的荷灯还在轻轻晃动,岸边的欢声笑语还在继续。许朗和苏晚知道,“清溪荷韵”文化节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著他们。但只要他们携手同心,只要村民们团结一心,清溪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清溪荷韵”的故事也会继续书写下去,成为一段流传久远的乡村振兴佳话。
夜色渐深,月光洒在荷塘上,给整个清溪村披上了一层银纱。许朗和苏晚牵著手,沿著荷塘边慢慢走著,身后是热闹的人群和满池的荷灯,前方是充满希望的未来。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让清溪村这个满是荷香气的美丽乡村,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