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又送美人?
南宫夜觉得东皇必然是个聪明人,既然是个聪明人,那么他就肯定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地位和自己合作是阴阳家破解苍龙七宿之谜最好的方法,所以东皇必然不可能和他翻脸。
而且再怎么说,那里也算是焱妃的娘家,只要阴阳家的人不犯病太严重,南宫夜认为自己多半是不会在那里动手的。
焱妃见南宫夜这么说,也放心下来,开口道,“我一会儿將阴阳家的总部所在地写给你。”
“嗯,我帮你运气调理胎儿。”
第二日,这是秦国少有的大朝会。
甚至比起之前册封南宫夜为国师的朝会还要隆重几分,因为纳印受降这种事可以称得上是自古未有,掌管礼仪的官员,自然是要將此办的盛大以此来彰显大秦的国威。
负责记史的官员也混在队伍中,脸上儘是一副兴奋之色。
大朝会开在正午时分,贏政认为只有正午艷阳高照,才是大秦国威最重之时,如此才能用大秦的国运彻底镇压住韩国的国运。
韩王安早在昨天夜里就已经到达了驛馆,此时正站在章台宫的长阶下,此时的他並没有穿身为君王的袞服,而只是一袭诸侯的常服,神色带著几分紧张地打量著前方神情肃穆的大秦士卒。
南宫夜依旧是坐在贏政下方的位置,等候著这场仪式的开始的同时,他的目光扫过下方的群臣。
不过数月的时间,朝臣们的站位也有了新的变化,最明显的便是李斯,此时的李斯儼然已经站在了文臣最前面的几个位置上。
在这段时间以来,李斯频繁地出使各国,不光延续南宫夜的战乱,还进一步加强了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
这意味著六国的灭亡真正进入了倒计时,或许比起原本的歷史还要更加加速几分。
“宣韩王安覲见。”
南宫夜的思绪被一声高喝打破,他转头看向在士卒的喝声中从最下方长阶中缓缓走上来的那个人影,或许就要说六国的灭亡就要从今天开始了。
韩王安走到百官之前,先是朝著贏政行了一礼,“拜见秦王。”
然后朝著南宫夜行了一礼,“见过国师。”从今日之后,他便不再是韩王,只是秦国一个封地在韩地的封君,地位尚在南宫夜这个国师之下。
“韩王免礼。”此时尚未受降,贏政依旧称呼韩王安为韩王。
韩王安的手中捧著一个锦盒,里面放的是韩王的印璽,他重新朝向贏政说了一大通的话,大概的意思是,他韩王安德不配位,韩国的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
秦国是天命所归,所以他今日带著志芯的心情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向秦王献上国君的印璽,奉上南阳之地,从此以后韩国便是秦国的藩属国了,他韩王也就是秦国治下的一个封君。
这一番话说完,韩王安朝著贏政捧上了自己的印璽,低著头,一副谦卑的样子。
南宫夜看到贏政的眼中分明带著深藏的兴奋之色,他缓缓点了点头,只吐出了一个字,“可。”
贏政身旁站著的侍者走过去接过锦盒,放在了贏政面前的案几上,另一边的侍者则是捧著另一个锦盒走到韩王安或者韩君安的面前,里面放著的是秦国准备的韩君的印璽。
贏政看著韩王安开口道,“这是韩君的印信,还望韩君以后要好好治理韩地,不要让寡人费心才是。”
韩王安略微抬起头来看了贏政一眼,然后又重新深深地低下了头,从喉咙间吐出几个字来,“臣记住了。”
朝会结束之后,南宫夜照例被叫到了贏政的书房,或许有朝臣来贏政书房的次数比南宫夜多,但是绝不会有人像南宫夜这般和贏政亲近。
贏政看到南宫夜走进来便忍不住大笑,“依照国师之谋,我大秦未废一兵一卒便拿下韩地,寡人真的不知道如何赏赐国师。”
“多谢王上抬爱,如今夜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已经算是位极人臣,若再行奉上,怕是会让台下的朝臣不安啊。”南宫夜朝著贏政拱了拱手说道。
贏政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南宫夜会说的这么直白,但是南宫夜越是说的直白他反倒是越放心,又或者说他很清楚,南宫夜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权势。
他如果真的在乎的话,也不会都已经这么多日了,都不去自己的封地一趟,而且根据他得到的情报,就连南宫夜封地境內的星宿成员的数量也都没有增多,一切如常。
甚至,南宫夜这样反倒是让贏政的良心有点过意不去,他自登基亲政以来向来都是有功必赏的,但是就像南宫夜说的那样,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赏南宫夜什么。
贏政思索了一下,终於还是想到了一点,他想起南宫夜並不是什么欲望都没有的,至少有一样东西他是绝对喜欢的。
“以国师如今的身份,仅有五位夫人寡人觉得还是少了些,古礼有言诸侯一娶九女,国师如今比起六国国君也是不差,最低也该有九位夫人才是,不如寡人让人再为国师物色美人。”
南宫夜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带著几分哭笑不得,他觉得贏政对他未免有些太好了,还是说少年天子此时还是有点实心眼的,对於能臣良將是真的封赏。
只是这给他送美人是什么说法,他的地位和六国的国君差不多,贏政怎么不给他按照王的標准送满一百二十一人呢。
这样的话他的后院怕是得学后世的某个人用编號排序了。
“王上的美意夜心领了,但是府中的几位夫人这才刚有了身孕,这美人一事还是算了吧。”南宫夜笑著推辞。
贏政听到南宫夜的话有些意外,他对国师府没有眼线,自然也不知道南宫夜后院几女怀孕的事情。
“既然如今几位夫人都怀有了身孕,国师就更该有美人照顾才是,寡人都有诸多子女,国师如今仅有汐儿小姐一人,连嫡子都未有,这子嗣可是人伦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