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为谁而忠?
“想要借李將军的死讯一用。”南宫夜的目光看著李牧说道。
“先生的意思是想让李牧假死?”李牧深深地看著南宫夜,老实说,南宫夜的话让他觉得有些不舒服。
但是他很快也就意识到了南宫夜这么做的目的,“先生是想用李某的死逼迫赵国向秦国俯首称臣?”
南宫夜笑著说道,“李將军这么理解也没有问题,但是將军的价值远比你自己想像的要大,將军雄踞北方,以一己之力挡住匈奴骑兵,守卫天下,当为这天下的一代军神。
大秦雄踞西方,有侵吞六国,一统天下之志,而將军显然就是大秦统一天下道路上的最大阻碍。甚至可能比当初的廉颇將军还要强上几分。”
从战绩履歷上来看,李牧甚至比廉颇还要豪华,要知道匈奴的十几万可几乎全都是骑兵,倒不是说他们的国力有多么强盛。
而是这个时代最普通的轻骑兵培养起来並没有什么成本,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这个时代没有马,也没有马蹄铁,但是他们起码甚至连马鞍都不需要。
也不需要额外训练军队,各个部族的男子平时就骑马在草原上狩猎放牧,偶尔部落之间还有摩擦战事。
在需要入侵华夏的时候,只要每个人带上自己的马和弓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太多额外的成本,这其实也算是最早的一种类似於府兵制的雏形。
而华夏这边,虽然这一时期形容兵力用乘来衡量,但事实上战车在各国军队中也依旧是较少数,战时还是以协同的步兵作为主力。
並且战车的灵活性而已远不如匈奴的马弓一体腰间配以弯刀的轻骑兵。
轻骑兵在面对步兵的时候天然地占据优势,大概率打不过不说,打过了也没法进行追击,完全是被折磨著打的。
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只能是铸造长城把他们挡在外面的原因,想要歼灭他们不光成本巨大,而且很不容易。
但是李牧却是做到了歼灭匈奴十几万人,要知道这一时期並不是统一政权,不会出现什么几十万大军劫灭了蒙古一个小队,然后在战报上写大捷这种事。
这也是南宫夜之所以敬重李牧的原因,这样的人,哪怕现在在利益上对立,他也不想杀,一代名將不应该在暗杀中落幕。
南宫夜想的是有没有可能將李牧收为己用,但是他同样知道,这样的难度极高,李牧是这个时代出名的爱国將领,站在赵国的立场上,李牧足以与岳飞相较,这样的人想让他背叛自己的祖国立场太难了。
“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先生想用李某的死讯去压迫赵国,那先生不如现在就把李某杀了,否则的话李某是不会配合先生演戏的。”
李牧说的真切,双目在烛火中泛著光亮,就这么直直地看著南宫夜。
“將军不必激动,我是觉得將军这样的人,死在暗杀之中太过可惜了,但是,如果將军真的不愿在今日配合我的话,將来將军的结局多半不会好。”南宫夜说道。
“与国成边,不过是战死沙场,何来好不好之说,先生或许是觉得我会被王上召回去抵挡秦军,如果先生是担心这一点,那也只能是取了李某的性命,否则李某必然是要为了我的国家尽忠的。”
南宫夜微微挑眉,同时心中嘆息,他没想到李牧竟然在这个时代说出了尽忠二字,无怪乎后世的人会说出那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武將战死沙场,作为文臣的士阶层却是在各国之间游走,为自己谋前程,谋富贵。
“將军何苦来哉,將军从军多年,应当知道赵国是打不贏秦国的。”南宫夜虽知如此,却也只能尽力一劝。
“更不要提赵王无能,文臣软弱,奸妄当道,这样的赵国真的值得將军尽忠吗?”
听到南宫夜的话李牧的脸色冷了下来,“李某敬重先生,但是还请先生不要侮辱王上。”
“既然如此,夜便与先生说上一说,如今赵王老迈,享国之日將尽,当是那位公子迁即位,將军以为公子迁如何?”
李牧闻言回忆起自已在赵国都城见过的公子迁,那分明就是个不堪大用,声色犬马的废物公子,而且还和那个名叫郭开的奸臣私交甚好。
可以预见,赵国在他们两个人上位之后必然会被搞得乌烟瘴气,如果自己能够坐镇军中尚且能够继续为赵国续命。
李牧看向南宫夜,但是如今看来,南宫夜这一关自己当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了。
最终只得缓缓开口,“公子迁年长於先生,却是日日声色犬马不堪大用。”
李牧尊重赵王,但是他是一代名將,还是兵权在握的统帅,所以批评起公子迁来自然是毫不留情。
“將军既知如此,为何还不肯配合夜呢?將军心系赵国,夜可以理解,但是还望將军想清楚,
你尽忠的到底是赵国还是他赵国王室。
秦国心在天下,必將灭赵,將军存在自然可以帮赵国续命,但是也不过是困兽犹斗罢了,白白让好好的赵国儿郎们丟了性命。
要知道,这战爭持续,最终死的最多的从来都只会是百姓而已,在两方都不愿意相让的情况下,战爭持续的越长,天下百姓便越苦。”
李牧听到南宫夜的话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完全无法反驳南宫夜的话,现在是战国时代,不同於后世还涉及到正统问题。
如今周天子早已灭亡,天下七国没有一个是正统,都是在为了自己的野心和目的去爭,可是爭来爭去,死的最多的也不过是百姓。
李牧自然不会天真得说什么,既然如此为什么秦国不放弃爭斗,秦强而赵弱,就是他坐在秦国的位置上也不可能放弃。
最让李牧心惊的是南宫夜那句,他要问问自己,所效忠的到底是赵国,或者说赵国的百姓,还是他赵国王室,而在现在的赵王死后,新上位的那位公子迁真的还值得他效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