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货币改革
阿米尔在君士坦丁堡又忙碌了起来,因为和伊朗之间的贸易兴盛,阿米尔趁机开始推行货币统一的政策。为此,他专门请来伊朗国家银行行长一同商议。
目前奥斯曼国内使用里亚尔的人越来越多,君士坦丁堡等地的商铺接受里亚尔。而在广大乡村,以物易物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
看这个情况,直接宣布替换里亚尔是没有问题的。但行长提出了奥斯曼目前的三个问题:第一,奥斯曼乡村的金融空白。那里没有银行,没有信用,以物易物意味着我们的货币政策无法传导。第二,旧里拉的黑市。我们若强行规定兑换比率,必然催生黑市交易,扰乱金融秩序。第三,也是最危险的,是信心。奥斯曼民众对纸币的信任,建立在沙阿的威望和当前局势稳定上,一旦风吹草动,可能引发挤兑。
因此第一步,就是利用帝国财政拨款,在奥斯曼各省府和重要市镇,快速设立农业信贷和邮政储蓄所。为农业提供小额农贷,更核心的功能是办理里亚尔的储蓄和兑换业务,并允许农民以粮食、牲畜等实物抵押获取里亚尔贷款。
同时颁布法令,规定所有政府项目的款项支付、官员与士兵的薪饷、以及国家税收,必须全部或大部分使用里亚尔结算。并且宣布旧里拉仍可在一定期限内用于缴纳部分地方税费。
然而,风暴也随之而来。改革的推进,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首先发难的是奥斯曼的旧式钱庄和高利贷者。他们在乡村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帝国信贷合作社的出现,等于砸了他们的饭碗。他们开始散布恶毒的谣言:
“用了里亚尔,真主(上帝)会降罪,土地会歉收!”
“政府要用这纸片抢走你们最后的粮食!”
与此同时,潜伏在君士坦丁堡的俄国和英国间谍,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通过控制的渠道,大肆渲染奥斯曼的财政困难。
最危险的一次危机,发生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的科尼亚。由于谣言传播,一场针对邮政储蓄所的挤兑和骚乱爆发了。愤怒的民众围堵了大门,要求将手中的里亚尔全部兑换成金银或实物。
市政府立刻命令当地驻军立即出动,保护合作社人员和财产,逮捕煽动者。经过探查,他们是当地有名的放贷者和几个行踪诡秘的外来人。
消息传到君士坦丁堡,阿米尔并没有感到意外,这几乎是改革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他面前摆着两份电报:一份是科尼亚驻军成功控制局面的报告,另一份则显示,在安卡拉、锡瓦斯等地也出现了小规模的恐慌性挤兑苗头。而这背后,是俄国和英国人在捣乱。
“他们终于跳出来了。”阿米尔对身旁的伊朗国家银行行长沉声道,“旧势力的反扑和外部势力的破坏,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狠。”
行长面色凝重:“阁下,我们必须立刻做出强有力的反应,否则恐慌蔓延,整个货币改革可能毁于一旦。”
“不仅要反应,还要多管齐下。”阿米尔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随即下达了一连串命令。今年粮食将由国家政府直接收购,并且用里亚尔来支付。对于那些煽动闹事的,则直接公开审判。
为了处理庞大的奥斯曼事务,伊朗政府也紧急开通公务员考试以及调拨部分人员前往奥斯曼。他们和那些原本的地方官不同,富有活力,能够完全执行上面的命令。
而从奥斯曼本地提拔上来的年轻人也是一样,虽然能力稍显不足,但热情很好的弥补了空缺。
而除去包税人的同时,政府也在打击高利贷。根据奥斯曼政府的第24号命令,任何私人借贷和小型贷款机构,以及利率在4%以上的贷款都是非法的。金融局派出特遣队在奥斯曼各地查抄这些机构,并没收他们的财产。
在君士坦丁堡的加拉塔,特遣队就查抄了534家非法机构,逮捕3596人。大部分是希腊人,犹太人和亚美尼亚人。查封总资产包括:
约值1.2亿里亚尔的各类金属货币。其中包括大量的奥斯曼里拉、伊朗里亚尔、英国金镑、法国金法郎以及奥地利、俄国金币。
数以吨计的金条、银锭,以及无数作为抵押品没收的金银首饰、宗教圣器、奢华餐具,总价值约 8000万里亚尔。
没收的房产、商铺、仓库地契堆满了三个房间。仅在君士坦丁堡城内及近郊,就没收了超过1000处优质房产,其中包括数十座位于金角湾沿岸的豪华宅邸和贸易商行。在安纳托利亚、鲁米利亚等行省,通过抵押方式巧取豪夺的大量农田和庄园的地契被一并收缴,初步估算土地面积超过45万公顷。
此外还有,装满数十个铁柜的借据,涉及金额高达约5亿里亚尔。这些借据利率普遍在20%至50%之间。查获大量与欧洲、俄罗斯的贸易汇票,以及涉及奥斯曼帝国境内矿山、航运、初级加工厂的隐形股权证明。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账本,厚厚的账册不仅记录了肮脏的金融交易,更包含了大量奥斯曼旧官僚、地方显贵、乃至个别宫廷成员借贷、受贿或参与利益输送的证据。
这次对加拉塔区金融势力的扫荡,查封总资产估值超过8亿里亚尔,这还不包括那些无法估量政治价值的黑材料和不动产的长期收益。
金灿灿的黄金就这么展现在市民眼前,他们直接愤怒了。自己累死累活的工作才能养活家人,他们却在家里享受,钱就自动向他们过来。
他们恨不得把这些人给打死,要不是有人拦着的话。对于他们,罪名自然是破坏国家金融秩序。
这对司法系统自然是巨大的挑战,但宗教势力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因为高利贷的行为也是非法的,政府这么做无可厚非。
但这也引发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反对,特别是希腊人,他们在希腊独立战争的时候也没有背叛奥斯曼,现在换了个苏丹就拿他们当做典型,不公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