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来回运肥很方便,唯一拖慢速度的就是装车,需要四个人合力才行。
李香琴点头,对于他们的效率,还是很认可的。
赫连这个人在指挥干活方面,真是没得说。
“这速度已经相当可以了,你们也悠着点,别因为提高速度累个好歹。”
虽然都是年轻人,有的是力气,但干劲太猛,脱力了也不好。
“放心,我心里有谱。”
贺琏坐在小板凳上,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支点上。
“昨个回家时,又接了一个活,室内装修。您这边第一次施肥结束后,我就把室内装修的活也干了。等那边结束,这边刚好可以二次施肥,一点不耽误。”
人的运气一旦来了,挡都挡不住。
“行,你看着安排就行。”
现在还没出正月,天气正冷。得亏昨天烧荒,地表温度稍微高一些,再加上这两天阳光灿烂,温度眼见着升上来了。
趁着这个好天气,先深耕一遍倒是可以。等到第二次施肥耕地,最少到二月中旬,土地解冻,也就不受天气影响了。
照这个速度,二月中旬就可以建造暖棚,在此之前,需要先采购建筑材料。这月初,准备工作就得动起来。
趁着空闲,两人把建筑材料的事宜直接敲定下来,有上次的建造大棚的经验,李香琴心里也有谱,有需要改善的地方直接提出来,让贺琏去改进。
两人聊了大半个小时,就把暖棚的事敲定了,刚喝口水,聊几句家常,龙飞就拿个文件夹走了过来。
看了眼远处轰鸣的拖拉机,在小板凳上坐下来,打开文件夹,看向李香琴,
“干妈,您上次说的生产园区可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
李香琴:“……”
不是,她就提醒一句,怎么建造园区是你们年轻人的事啊?她这颗老脑袋跟不上趟啊?
“听你的意思是,想把几个产业链联系到一起,打造生产园区?”
“干妈所说的产业链是?”
“咳~,具体的我也不懂,都是从报纸和新闻上看到的。我也是看你的养猪场规模在逐年增大,从养殖到屠宰,再到鲜肉上市,就是一个生产链条。
但肉类吗,除了鲜肉,还可以深加工,比如做成腊肉,火腿或者所有跟肉食相关的食品。
说白了就是从生产到餐桌的过程,就是产业链。”
说到这些,李香琴心里莫名有些心虚,她也不知道产业链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也不知提前告诉龙飞会不会让他多想?
好在对于一个天生的生意人来说,他关注的角度永远都是怎么挣钱,怎么利益最大化,根本不会计较她言语间的措辞。
这点在龙飞变幻的神色当中,李香琴明显的捕捉到了。
也许是从她言语之中找到了灵感,龙飞也不说话,直接拿起钢笔在纸上刷刷的写了起来。
那个认真严肃的劲让她和贺连喝水的声音,都下意识的轻了很多,生怕干扰他的思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