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专家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黑板上那精妙绝伦的推演。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不是设备不行,不是理论错了,而是忽略了战场环境这个最要命的变量!
“我的天……还能这样……”潘老看著黑板,喃喃自语,额头上冒出了冷汗,“我们怎么就没想到……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赵兴邦更是激动得一拍桌子:“那……那有解决办法吗?”
“有!”姜晨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既然知道了病根,那对症下药就简单了。”
他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
“自適应,补偿!”
赵兴邦和一眾专家看著黑板上的五个字,都有些发懵。
这五个字,他们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放在解决幽灵之耳这个难题上,他们就完全无法理解了。
“姜总工,这……这是什么意思?”潘老忍不住问道。
姜晨放下粉笔,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
“意思很简单。既然战场环境是动態变化的,我们的盾牌,就不能是一块死板的铁疙瘩。它也必须是活的,能够自己去適应环境,並对產生的误差进行实时补偿。”
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一个小旗子。
“我的新构想是,对大地序曲进行全面升级,我称之为大地交响计划!”
“我们不再是简单地製造噪音去淹没信號,而是要主动去欺骗敌人的耳朵!”
“第一步,我们需要在大地交响的每一个噪音发生器里,植入一个微型环境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的温度、湿度、气压,以及最重要的——土壤声学参数。”
“第二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姜晨的眼中闪烁著智慧的光芒,“我们要开发一套全新的自適应滤波补偿算法。这套算法,会根据传感器传回的实时环境数据,动態调整噪音发生器释放的次声波频谱和强度。”
“简单来说,就是战场环境怎么变,我们的噪音就跟著怎么变!始终保持和背景环境音的高度一致,让敌人根本无法分辨!”
听完姜晨的构想,整个指挥室再次陷入了死寂。
但这一次,不是因为疑惑,而是因为彻头彻尾的震惊!
自適应!
实时补偿!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天才构想!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所有的电子设备,程序都是固定的,执行的都是预设好的命令。而姜晨提出的,竟然是让设备拥有“自我学习”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这……这能实现吗?”一位白髮苍苍的老专家,声音颤抖地问道,“让机器自己去適应环境……这……这简直就像是给机器装上了一个大脑啊!”
“理论上,完全可以。”姜晨的语气不容置疑,“算法的核心,是基於傅立叶变换和卡尔曼滤波的数学模型。只要我们的硬体处理速度跟得上,就能实现。”
“硬体……”潘老皱起了眉头,“要实现这种级別的实时运算,对晶片的要求,恐怕……”
“没错。”姜晨点点头,说出了最关键的难题,“我们需要一款全新的,运算速度至少是现有晶片十倍以上的数位讯號处理器,也就是dsp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