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跳动愈来愈频繁,她的手不由自主地移向自己的肩膀,那里有一道已经结痂的刀伤。
“小李,刚刚的情况我了解了。那种事情别往心里去,现在的环境下,家属情绪激动是很正常的事情。”
面前站着这次的,是这次的领队医生。
他面容疲惫。在到达医疗点之后就开始建立秩序,刚刚下了手术,现在又在百忙之中抽空出来关心手下的问题。
虽然有些头疼眼前的情况,但是领队医生并不觉得有什么,处理这些麻烦是他的分内工作。
“麻烦您了……”李玲玲却皱着眉头,一副很过意不去的样子。
“哎,我不麻烦,倒是难为你了。”领队医生摇摇头,打开旁边的一袋葡萄倒进了自己的保温杯里面,两口下去,终于感觉疲惫驱散了一些。
李玲玲盯着这个动作。
在接触到领队医生的视线之后,她又迅速低头,看着自己泥泞的鞋。
“不过……”领队医生话锋一转。
这是一个临时拼凑的队伍,由多个医院组成,李玲玲也只是领队医生的临时下属。
因此领队医生对于李玲玲不是很了解。
他几乎是习惯性地开导道:“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失败过多少次。关键是不能被一次失败打倒。”
“家属嘛,他们没什么医学常识,他们把所有的希望和恐惧都寄托在我们身上,说话难免过激,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包容。”
理解……包容……
李玲玲摩挲着自己的肩膀,没有说话。
领队医生笑着感叹了一句:“说起来,像是这种开导患者的活,还得是心理科的人来处理最妥当,他们算是专业对口。”
“过几天等我们这里情况稍微好转一点了,北都那边也要派心理援助的队伍过来了,到时候咱们的担子就能轻一些了。”
李玲玲没有说话。
领队医生以为李玲玲听进去了,便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转为鼓励:“好了,振作起来!这点挫折算什么?你看看这里,多少人需要我们!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顶住!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用更多的成功去证明自己!我相信你的能力!”
工作……证明……
这四个字像是打开了某个开关。
李玲玲一下子抬起头,眼神里有一种异样的、近乎燃烧的光芒。
“是。”她没有点头,甚至语气都是平淡的。
领队医生不觉有他,只是满意,认为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很到位:“这就对了嘛!快去忙吧,还有很多工作。”
李玲玲转身离去。
第二天开始,李玲玲仿佛变了一个人。
她成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
李玲玲比之前更加主动的去承担了最繁重、最耗神的工作,清创、换药、观察病情、记录生命体征……她动作快得让人眼缭乱,几乎不给自己任何喘息的时间。
她不是唯一一个这样的人,因为一线的医疗资源紧缺,很多医生和护士也是这样连轴转。
李玲玲的脸色逐渐苍白起来,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像化不开的墨。
她不是唯一一个这样的人,这里的每个医生脸上都是相似的疲惫,甚至好多上了年龄的医生有着比她更加厚重的黑眼圈。
但,有些东西,似乎是李玲玲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
“缝合……好了!”
领队医生长舒一口气,随后对李玲玲吩咐道:“把病历归档吧。”
手术台上的救援人员胸腹部包裹着雪白的纱布,他因为挺身而出被卷进了洪水,正面撞在石头上,导致了严重的内出血。
面对这场手术,医生们格外认真;此刻完成,他们也是格外舒畅。
唯一紧绷着的只有李玲玲。
看着护士离开的身影,领队医生用着难得的闲暇时间朝着四周的医生笑道:“玲玲这小姑娘不错的,要是平时在北都的时候我有这么一个护士,工作都能轻松很多。”
旁边和领队医生来自一个医院的副手熟练地捧哏:“听说前两天她和病人吵起来了?”
领队医生摆摆手:“年轻人嘛,第一次出这种任务,正常的。这环境考验的不仅仅是受灾群众,还有我们的医生护士呢。”
“但玲玲好啊,前两天受了点委屈,回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这才叫专业素养,这才叫心理素质!”
另一个医生颇为认同地点头,甚至都起了把李玲玲挖到自己医院来的心思:“年轻人就是要经得起挫折,化压力为动力。手上这么硬,心理调整得这么好,而且还不抱怨的小孩,现在很少了。”
又有人捧哏:“对,昨天早上她跟我一起做了个骨科的手术,配合得很好……”
手术室里面的气氛一时间很轻松。
但突然有人意识到了不对:“昨天早上?李玲玲明明在急诊那里清创啊,缝了十几条胳膊和大腿呢。”
有人皱起眉头:“那是下午吧?李玲玲是下午在急诊的,早上我是看到她在后勤那里帮忙搬东西的。”
“不对不对,搬东西是晚上,下午她在查房来着……”
医生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突然,外面响起了尖叫声。
“有护士晕倒了,晕倒了!来人啊,有医生吗?!”
“快!抬到担架上!测血压血!补液!”
——
北都,南祝仁正在课题组的办公室。
他已经停掉了咨询师所有的咨询工作。
虽然有点可惜,但灾区的工作理应全身心投入准备。
这几天的时间南祝仁先是接受了白庆华的临时培训,随后开始阅读一些专业的指导手册。
等这些结束之后,他转而借着学校的网络图书馆,开始浏览国内外所有关于灾区心理援助的论文,充实知识储备。
这也算是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了。
他的专注让课题组的其他记名弟子都有些惊讶。
好运师兄更是觉得,只要南祝仁想,他现在就能够整理出一个相当不错的综述性文献,整理出来起码能发个q4的核心。
——能不能过搞另说,毕竟这个干扰因素是很多的,比如选题啊、审稿意见啊、学校课题领域啊之类的。
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起码是到了的。
嗡——嗡——
突然,南祝仁胳膊边上的手机亮起。
屏幕解锁,出现信息。
【白庆华: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