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媚道
灯火通明。
绣衣使松开了手,大汉平乐将军的董偃便被摔在了地上,一动不动,仿佛没有了生气一般。
张汤站在那里,望着近乎癫狂地平阳公主,“长公主,你无缘得见陛下了。”
“本宫有太后所赐宝剑在手,谁敢阻我?谁敢阻我?”
尖厉的声音,重复的语调,高扬的长剑,无不证明着平阳公主的恐惧。
剑气凌人,张汤恍若未觉,慢慢说道:“此地有绣衣使六千人,长公主的力气,是杀不完的。”
平静地声音,让平阳公主为之一顿,太后所赐的剑再利,又能杀几人呢,两个人、三个人?
哪怕再多十倍、再多百倍,平阳公主都不可能冲破绣衣使的阻拦,冲出长安城去见到陛下。
张汤侧开了身,所带来的绣衣使也分开了道,两辆囚车赫然在外等候,“长公主、平阳侯,请吧。”
“本宫何罪之有?”平阳公主站在那里依然一动不动。
“有‘奸’罪,按律当斩。”
“私侍公主,罪当死,本宫是公主,大汉律法加不到本宫身上。”平阳公主仗剑防身,愤怒道。
倒在地上的董偃身体一颤,眼底的光彻底黯淡了下来。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终究是美好的盼望,在大汉律法中,私侍公主是死罪,但受侍的公主却是无罪,同罪不同法,便是特权。
“败坏男女风化,扰乱婚姻大礼,破坏先皇制度,此律法,可以加到长公主头上吗?”张汤反问道。
一事两面,的确,按照大汉律法,私侍之罪,公主无罪,可是,在大汉律法中,有男女风化之罪。
而且,此罪是孝景帝所定,在孝景帝年间,淫逸之风渐起,孝景帝颁布政令遏制,“凡坏男女风化者,无论尊卑,男子割势,女子幽闭,次死之刑。”
这就是传说中的“宫刑”。
从上古时期就已出现,为惩罚男女不当之刑。
战国时期,孟氏之子劝说秦王要“仁义治国”,秦王一怒之下便将其“处以宫刑”。
到了孝文帝时期,孝文帝认为这种刑罚太过残忍,便把“宫刑”以及其他肉刑都废除,而到汉景帝时,又被恢复。
割势不必多说,古今一致,然“幽闭”,在上古时期只是单纯把罪女监禁起来便了事。
今常用之法是“椓窍”。
“椓”也就是敲打的意思,在进行“椓窍”时,人手拿木槌,捶打女犯的腹胸,直到孕育之地脱垂。
再找来皮匠,以锤子、线绳等物件将之缝上,此之谓“缝幽楼”。
“我是大汉皇女,贼孙焉敢如此对我?”
来自父皇的“背刺”,令平阳公主恐惧到失去原有的声音。
椓窍、缝幽楼,这比死了还具侮辱。
“长公主尊重,此刑加之,有辱皇家威严,自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