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空军飞行员都已经至少已经两次升空执行任务,尤其是那些俯衝轰炸机飞行员,从上午开始他们就一直在高强度的执行轰炸任务。
人革联那丧心病狂的防空火力,导致俯衝轰炸机联队的损失很大,如果不降低战术轰炸频率的话,空军將很难凑够再进行那种大规模地毯式轰炸的机群数量。
面对空军的要求,埃理希有些犹豫。
目前的战况已经说明了,人革联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甚至在某些技术兵器上也占据优势,就像是那些自行防空火炮与迫击炮车。
这些玩意虽然对重型坦克无法造成太大的威胁,但是对於伴隨坦克作战的机械化与摩托化步兵来说,完全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如果不是战斗一开始,空军的疯狂轰炸就给人革联的地面部队製造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战斗机部队也控制住了战场的制空权,这场战斗很显然不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甚至在战役开始之前,埃理希就已经注意到了绕到了侧翼,应该是准备切断罗茨与华沙城之间联繫的老乔。
在战役爆发之后,空军的轰炸显然迟滯了老乔部队的行动,即便如此通过侦察也能够看到,老乔的部队正在向华沙方面转向,似乎是准备放弃切断交通线,而改为直接加入华沙战场。
如果此时再降低空军的空袭力度,万一老乔真的赶到了战场该怎么办?
毕竟此时距离天黑还有三个多小时,而自己手里已经几乎没有预备队了。
在第七装甲师请求支援之后,埃理希就已经將手里最后的机动兵力,那些可靠的条顿师全部投入了战场。
现在最后能够动用的兵力,就只有波兰的人的三个师,以及刚刚才搭乘火车赶到的第25装甲团,而这三个波兰德师中的两个都是由之前被击溃部队的残兵败卒组成的师,而另一个师则是波兰德选择加入条顿之后,才开始组建的预备役师。
用这三个师又一个团的部队,去阻挡老乔,多少有些不太现实。
但是在犹豫了五分钟之后,埃理希还是做出了决定,让空军暂时减少战术轰炸的频率,让他们为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地毯式轰炸,为地面部队彻底撕开人革联的战线做准备。
同时埃理希將目光投向了那个刚刚才隨著第25装甲团一同抵达华沙的装甲上將。
“奥托,我们不能再犯上次大战时的那种错误,所以我已经將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东边,现在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够突破人革联的战线,迫使他们撤退,但是在那之前,我需要你帮我去南边挡住乔,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是现在只有你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奥托摘下自己脸上的单片眼镜擦了擦之后,重新戴上单片眼镜的同时向埃理希问道“我有多少部队?”
埃理希苦笑著说道“除了你带来的装甲团之外,就只有波兰德人的三个师。”
奥托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我需要撑多久?”
埃理希看了一眼地图。
“至少撑到明天的这个时候。”
奥托点了点头。
“好吧,我会尽撑到那个时候的。”
与此同时,正在炮塔里看地图的乔,挠著头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从自己现在的位置直衝华沙虽然快,但是条顿人又不傻,他们反覆轰炸自己肯定是知道了自己的动向。
到时候从这里衝过去,那肯定要一头撞在铁板上。
虽然从康斯坦丁遭受的攻击强度上来看,只要条顿人不会洒豆成兵,这铁板也未必有多铁,不过就算是突破纸板也要浪费时间。
所以老乔在思考了一下之后,有时候其实慢就是快,自己不能就这么直接衝上去,得稍微改变一下路线。
好在这次乔带出来的部队,不是积年的老华格纳,就是在之前的苏台德战役与日耳曼尼亚战役中,跟著老乔到处跑的救火队。
別的技能可能差了点,但是在行进中,重新编组的能力,早就在一次次的赶路中练了出来。
所以老乔决定让之前的那两个战斗群,维持他们的行军路线,就继续从那里向华沙推进。
不过他们的任务不是突破防线,而是发动佯攻,让条顿人认为他们依旧会沿著这条路线去支援华沙战役。
而老乔则准备带著其他部队绕一个大圈。
虽然应急坦克的速度尚可,但是显然很难跟上这种绕路的长途行军。
所以老乔只准备带著少量坦克部队进行机动,其余大部分部队都搭乘六轮与八轮装甲车与越野车前进。
老乔计划,绕过条顿人可能设防的区域,向东先越过维斯瓦河后,再沿河北上直接从条顿人的侧翼撞进去。
虽然由於缺乏装甲力量,这一撞的威力可能不足,但是作为侧翼牵制的威力也应该已经足够了。
恰好此时条顿空军的空袭力度开始下降,於是再老乔的指挥下,北约部队开始在南线快速重整,准备去条顿人柔软的侧翼搞点事情出来。
就在北约部队在老乔的指挥下,在行进中重新进行战斗群编组的同时。
康斯坦丁也扔出了自己手中的最后一张牌,原本康斯坦丁是不想在战役的第一天,就放出自己手中最后一支预备队的,但是隨著条顿人靠著三次猛烈的空袭,在战线上撕开了一条口子。
如果康斯坦丁不想就这么撤退的话,那么康斯坦丁就只能派出部队將那些衝进来的条顿人再顶出去。
於是康斯坦丁翻开了自己的底牌,將包括在低烈度战爭中第一个获得近卫称號的坦克旅第一近卫坦克旅,近卫第一步兵师在內的精锐部队组成的第三集团军的五万人与五百辆坦克投入了战场。
在派出了最后的预备队之后,除了呼叫空军儘可能的为反击部队提供支援与撑开防空伞之外,康斯坦丁只能期待老乔能够在侧翼儘可能多的吸引条顿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