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远急忙摇头,“陛下,是先前那谶言的事情啊!”
王知远严肃的说道:“先前我在河洛传道,潘诞与我书信,询问我炼丹之术,我知道潘诞如今服侍在陛下身边,便与他通书信。”
“后来,臣夜观天象,暗查童谣,得一谶言,心里不敢确定,就写信给潘诞,却没想到,潘诞这厮连夜赶到洛阳,却将谶言错误的解读给了圣人,我听说这件事之后,方才马不停蹄的前来啊!”
“错误的??”
杨广有些茫然,“您与潘诞说了什么呢?”
“中原有童谣说:十子得天下.臣占此童谣,恍惚之中看到有杨树倒下,十棵李树升起,将这件事告知给了潘诞。”
“潘诞以十子为李姓,直接告知给了陛下,实在是大错特错啊!”
王知远随后又给杨广说起了自己所观察的天相变化,又详细的告知了自己的占卜所得,杨广听的一愣一愣,“十子?李?”
“李十子?!”
杨广猛地拍了下手,“对啊!李浑便是排行第十啊!”
“这谶言所指的就是李浑!确实是他妄图谋反!”
王知远欲言又止。
杨广此刻为除掉奸贼而欢喜,当即说道:“卿直言就是,朕绝不怪罪!”
王知远无奈的说道:“陛下,潘诞这个人,只是粗略的学习道法,却总以精通者自称,他所献给陛下的方略,都是从别人口中所听到的,他每次凿山的时候,都要跟我询问方位,自己却不懂得分辨,这次又盗取我的谶言献给圣人,险些耽误了大事!”
杨广听着王知远的话,眼神也逐渐变得严厉。
王知远并没有直接说潘诞是个骗子,他知道这么说的下场,他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觉得这位同行的水平不够高,德行不够好。
杨广并没有再继续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他给了王知远官爵,让他留在了洛阳,为自己办事。
如此过了几天,潘诞再次回到了洛阳,又迅速被带到了杨广的面前。
潘诞此刻已经知道了李浑被抓的消息,这让潘诞更加欣喜,毕竟,他可是头一个说出了李家有人谋反消息的,如今的事实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预测,他心里都在想着稍后皇帝见到自己之后会给自己多少赏赐。
至于跟李浑通书信的事情,潘诞却并不放在心里,自从他上次提出那个谶言之后,跟他书信往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李浑虽跟自己有过书信往来,但是并没有谈论什么不该说的事情,他并不惧怕。
因此,当他拜见皇帝的时候,眼里依旧带着喜色。
“圣人!”
杨广只是盯着潘诞,上下打量着他,“朕按着你的建议,耗费了许多钱财,动用了许多人手,连着凿山许多年,丹药的事情,可有苗头了?”
潘诞心里一顿,也意识到了不对,他赶忙说道:“陛下,就快要有结果了。”
“既然如此,想来石胆石髓也挖出了不少吧?王知远最近来到了洛阳,他也是个精通炼丹的高人,不如你将那挖出来的石胆和石髓带过来,让他也看一看.”
听到这句话,潘诞的额头上终于出现了汗水。
可他赶忙说道:“陛下,如今还不曾挖到石胆石髓,不过,也快了,再挖上几年,必定能找到!”
这一刻,杨广终于是压制不住心里的怒火了,他愤怒的质问道:“挖了这么久,却是一无所得,还要继续挖几年?你是觉得朕不敢治你的罪嘛?!”
潘诞迟疑了下,咬着牙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若是没有石胆,石髓,可以用童男童女,将他们碾死炼丹,取他们的胆和骨髓,各三斛六斗,可以代之”
杨广大笑,他站起身来,看向潘诞的眼神极为凶狠。
“你把朕当成了什么人?拿童男童女来炼丹??你当朕是夏桀商纣之君嘛?!岂能做出如此暴行?!天下人当如何看朕?!”
“来人啊!将这个奸贼拖出去,斩首!!”
“陛下!!!”
潘诞只来得及叫嚷了一声,就被武士们押着离开了这里。
杨广再次坐下来,无奈的长叹了一声。
“速速请唐国公前来.”
“对了,让玄霸也跟着一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