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岳也是从中央部委空降调任地方,他原计划就是仿效刘格与韩文松搭班子,到秣陵先跟韩文松保持好默契。
主要也是他们两人都来自中央部委,两人不仅早就相识,背后的人脉圈子,也有非常多的交集。这决定了他跟韩文松两人要是產生尖锐的矛盾,纠缠要远比想像中复杂得多。
因此,韩文松之前不理会蜗巢科技,张运岳也不可能对蜗巢科技青睞有加,让別人从中误会出点什么来。
当然,这不意味他没有关注到蜗巢科技的存在,不意味著他就觉察不到苏安建跟萧良的默契,不知道苏安建跟前朱?电子党组书记以及罗智林惺惺相惜的关係。
他现在想了解华瑞电子更多的情况,不便直接找萧良,但作为市长,將麾下最大国有上市公司的一把手苏安建揪到身边来,却是不怕別人猜想什么的。
苏安建侧过头,低声说道:“长虹电子去年意图提高市场占有率,大举囤积显像管,但实际长虹电子销售计划完成情况並不理想,导致大量的显像管库存积压在手里!”
张运岳负责全市经济发展,对几大市属国有大厂还是极为关注的,包括其生產运营情况以及所在的市场变动,都会关注,震惊问道:
“积压了多少?”
“大概有八十亿货值。”苏安建说道。
“这么高?长虹电子的年报、季报都没有体现啊?”张运岳震惊问道。
“长虹用上市公司之外的多家採购公司囤积显像管,具体的数字没有在年报、季报里体现出来,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苏安建说道,“年初萧良对我们进行了提醒,我后来专门安排人去核实过………”
华瑞电子的其阴极射线管(显像管)產品线,去年因为长虹超量囤货导致市场价格大涨,狠狠赚了一把——去年朱?电子都是以每件八百元,从华瑞电子採购了一百五十万件显像管,单此一项就给华瑞电子贡献了三个亿的利润。
受此激励,华瑞电子去年又投入数亿资金,对显像管生產基地进行了產能扩张,差不多快投產了。
虽然去年进行產能扩张的显像管厂家比较多,使得今年上半年的显像管市场价有比较大幅度的回落,但由於长虹电子上半年保持同等强度的显像管採购,因此显像管市场整体利润水平还是相当可观。
华瑞电子显像管业务上半年还是实现了近两个亿的净利润。
如果真如苏安建所说,长虹电子手里囤积的显像管货值超过八十亿,意味著长虹电子手里囤积的显像管数值超过一千两百万件。
以长虹电子每年六百万台彩电的销售量,如此恐怖的库存,差不多需要两年才能消耗完。
而一千两百万件显像管库存,又占到全国显像管四五个月的总產量,这个囤货真的是太恐怖了。
这已经不是理不理智的问题,简直就是犯罪。
现在全国显像管產能还在持续放大,一旦长虹电子停止不理智的囤积行为——这一天必然会来,而且隨时会到来,长虹电子再任性,手里的资金却有极限。
等到这一天到来,显像管市场的价格必然隨之雪崩!
华瑞电子年產四百万件的显像管生產基地,又將迎来怎样的灭顶之灾?
华瑞电子原本预计有丰厚盈利的镍氢电池项目,已经被萧良判了死刑。
显像管生產基地又实际危如累卵,也就晶片製造业务,因为星视的介入暂缓危机。
不过,华瑞电子对晶片合资公司的持股降低到19%,就算未来晶片製造业务发展得再好,也无法將华瑞电子从万丈深渊里拉回来。
“萧良刚才刻意將镍氢电池单拎出来说,实际是一种提醒?”张运岳低声问苏安建。
苏安建摊摊手,表示他不清楚。
別人认定他跟萧良有默契,但他不能承认啊。
除了显像管、镍氢电池两大业务外,在其他电子元器件领域,蜗巢科技(盈投控股)、星视这两年总计扶持了两三百家初创公司,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实现量產,其他的也正在为量產努力,会对华瑞电子形成更为激烈的竞爭。
苏安建很清楚吴东疆对萧良的敌意,主要来源於此,但萧良不可能为了保护华瑞电子滯后的生產、技术以及运营管理,就放弃对上游供应链企业的大力扶持?
萧良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提醒华瑞电子,提醒秣陵市委市政府,华瑞电子这么一家百亿级別、拥有四万余职工的超大型国有企业,如果没有及时果断的措施,今年就极有可能陷入全面亏损的困境,还將一蹶不振。
萧良坐在不远处,看到张运岳找苏安建窃窃私语,也看到吴东疆神色严峻,应该意识到华瑞电子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
不过,他出声提醒算是仁至义尽了,他不可能出力帮华瑞电子做什么事情。下午的研討座谈,他也是应付了事,主要心思还是在蜗巢科技、星源时代以及鸿盈科技未来的发展了。
也许单纯从总能量密度上,星源时代接下来不难做到全球市场50%甚至更高,但这不意味著星源时代就已经坐稳了鋰电的王座。
鋰电池市场,主流正极材料目前才发展到鈷酸鋰、锰酸鋰正极阶段。
在这个阶段暂时获得全球鋰电第一,並不代表什么。
后面还將迎来三元聚合物鋰电池时代,星源时代在这一领域有技术积累,但暂时並没有什么领先优势。
虽然萧良还很不要脸的,还申请註册了安全性能高得多的磷酸铁鋰正极专利技术,但磷酸铁鋰电池低能量密度的难题,需要费很长的时间去一步步解决。
前世磷酸铁鋰电池在问世之后差不多用了十五年,能量密度才勉强接近三元聚合物鋰电池。
而此时碳微球负极技术是暂时被星源时代主导的合成石墨技术给领先了,但不意味著碳微球技术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
恰恰相反,碳微球负极技术的理论能量密度,比合成石墨更高,综合性能更为优越,仅仅是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实现罢了。
当然,日韩电池厂商卯足了劲,利用强大的资金与技术资源,强行突围,两三年后在技术上还是有反超蜗巢科技的可能。
甚至提前实现三元聚合物鋰电池更大规模的量產,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综合性价比也將超过蜗巢科技此时的技术。
更不要说鋰电池倘若想要实现消费电池到动力电池的跨越,极其关键的电源及热管理技术,以及更为严格的生產一致性,都是蜗巢科技逐步去克服的难题。
特別是后者,星源时代以手工作业为主的生產线,想要保证生產出来的电池具有高度一致性,实在太难了。
这不是四芯或六芯笔记本电池所需要的超高一致性,是一辆纯电轿车数千节乃至上万节电芯需要保持超高的一致性,这决定了星源时代未来还有太多的路要走。
蜗巢科技也好,星源时代也好,怎么可能会將华瑞电子或星视视作对手呢?
蜗巢科技、星源时代的竞爭对手永远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