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唐继华、朱鸿召、钱晋章、汪兴民等人离开,萧良站起来跟熊志远说道:“鋰电池试生產,明天还有一天的总结评审会;还要抽时间准备后天的发言,我今天就不陪你跟夏侯总了。”
“鋰电池四条线试生產都满一个月了?”熊志远诧异的问道。
鋰电池基地建设的进展,熊志远还是知道大概的。
不过,萧良春节期间才正式从香港转机前往日本签署生產技术、设备引进协议,这才过去多久,试生產都满一个月?
这个速度也確实嚇著熊志远了。
“嗯,满一个月了。”萧良说道。
“现在什么情况?什么时候能打满產能?”熊志远问道。
“贵有贵的好处,试生產各方面的指標基本都达到预期,”萧良说道,“不过,国內投资建造的诸多手机生產基地,主要还是採用镍氢、镍鎘电池,其他电子產品对鋰电池的需求也没有多高,什么时候能打满產能,具体还要看鋰电池市场需求的发展情况。”
手机、笔记本电脑、数位相机等电子產品自身还处於发展初期,目前投放到市场上的诸多电子產品,技术也谈不上有多成熟。
这些產品对电池等配件的需求自然也谈不上多苛刻,镍氢、镍鎘电池就能满足基本要求。
这一情况跟早就存在极大缺口的阀控铅酸蓄电池,是完全不一样的。
作为国內第一家鋰电池研发製造企业,蜗巢科技狮山湾生產基地一期四条生產线设计年產能是一千万块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数位相机等各型中高端电池產品,而目前接到手的订单却很有限,按年算还不足设计產能的四分之一。
不过,萧良很清楚3c电子產品市场发展有多迅猛。
去年国內手机產能仅有四百多万部,今年產能激增到四千多万部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產品技术的叠代速度也將完全超乎普通人的想像。
镍氢、镍鎘电池很快就会被便捷性要求高、电池续航性能要求更苛刻的中高端电子產品淘汰出局。
萧良此时所关心的,不是已经建成的產能什么时候能充分利用起来,而是如何才能更廉价、更迅速的扩张產能。
不算中试基地的投资,蜗巢科技目前四条鋰离子电池生產线就费了二十五亿。
萧良想要五年后就在狮山湾建成当前亚洲最大的鋰离子电池生產基地,產能怎么也得扩张个二十倍才够眼看吧。
但是,蜗巢科技倘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產线製造成本这一问题,他五年间从哪里搞五百亿產能投资去?
这次评审会,既是对过去一个月四条线试生產情况的总结,同时也是液鋰电池中试线初步改造方案的评估。
萧良暂时也无意跟熊志远说太远,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发生,他说了,別人也理解不了。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许建强、张卫陪著熊志远、夏侯江另换场子喝酒去了,萧良回到梅坞街十九號,打开还略显笨重的ibm笔记本电脑,將电脑里的液鋰中试线改造方案资料打开来,为明天的评审会做准备。
何红沏了一杯碧螺春,放到笔记本电脑旁,然后站到萧良身后,专心致志的帮著揉捏酸胀的肩膀——这是这段时间来,她唯一能直接为萧良做的事,也是无比的认真,歪著脑袋,不时会看看萧良英俊的脸颊,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能以这样的方式留在萧良身边,已经是极大的满足了。
萧良暂时还能將注意力放在改造方案上。
从日本恩益集团进口的生產线自动化程度是高,四条线包括检测、品控以及行政管理在內,都不用到两百名员工;工厂布局也极其紧凑——除了成本高昂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缺点。
不过,萧良很早就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设想,就是所有能用人工替代、又不严重影响质量及效率的自动化设备,能去则去。
萧良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以这一原则,对液鋰生產线进行全新的设计,以便最大限度的採用国產设备进行替代。
这一工作在聚合物鋰电池中试线上,早就在搞了,但考虑未来三五年间液鋰电池市场需求要大得多,决定还是先集中人力、物力,在液鋰中试线上搞技术攻坚。
比起饮料及保健品的灌装生產线,相比较铅酸电池生產线,鋰离子电池的生產线除了倍加复杂外,最主要的困难,还是国內暂时没有一家设备厂商,有相关仪器设备的直接製造经验,一切都要从头进行摸索。
什么工作,都是开源性工作是最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