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生心中暗想:距离上天庭,入凌霄,又进了一步。
內观之中,心猿拜辞祖师,抽身,捻诀,纵起筋斗云,径回水帘洞,安身立命之家中。
这一次回家,与离家大不相同。
心猿离家,寻找絳宫金闕,先天一炁行遍周天,难寻斜月三星洞。
如今返回家中,却是极为迅速,正是: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回来甚易行!
內观之中。
悟空按下云头,进入水帘洞中,却见家中与过去大为不同,那许多家什都已不见,失去了许多猴子猴孙。
心猿已为王,统御代表著诸般念头的小猴子猴孙。
小猴眾道:“大王,你好宽心!怎么一去许久?把我等具闪在这里,望你诚如饥渴!
近来,一妖魔再次欺虐,强要占我洞府,我等捨生忘死与之爭斗,仍旧是被那廝抢了家什,掠去许多子侄,教我们昼夜无眠。
大王若再不来,我等连山洞,尽属他人矣!”
猴王大怒道:“是甚么妖魔!輒感无状!”
眾猴道:“混世魔王矣,住在直北下。”
……
李长生的水帘洞,乃是安身立命之家,脐下三寸之处,而那混世魔王所在直北下,乃是一个下字,直指下方人体生殖之处。
……
魔与六贼却是不同。
六贼,因感外物而生,乃因六种感觉器官而生。
眼、耳、鼻、舌、身、意。因这六感,生出诸般痛苦烦恼。
若知道一物事,会使自己徒增烦恼,陷入忧愁境地。凡人只需眼不见之,耳不听之,鼻不嗅之,舌不尝之,身不触之,意不念之。
避开,便是可以隔绝。
儒家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是此理。
凡人起手淫心,因眼见色图,耳听色声,鼻嗅色味……凡此种种。
对於心中诸多情慾烦恼,只可避开,如同挥剑一斩两段。
切不可如同擂台上拳击手,不可与之焦灼对抗,凡人心对抗不了情慾,大概率是要败的。
对应避开,便可有效退此心。
一人独处时间长了,因孤独、焦躁、挫败,生出手淫慾。可以与友人相聚,或是待在公共场合,此心便退了。
睡觉之前,多运动,消耗体能,亦可退此心。
洗完澡后,不要以指尖触碰身体,亦可退此心。
……
而魔比六贼更是可怕,难以应付。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魔生於此心,凡人往往落入其中,犹不自知!
……
內观之中。
猴王將身一纵,跳起身去,一路筋斗,往北下观看,果然见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险峻,好山:
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笔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洞门有几个魔王的小妖,欢欣乐舞,见到悟空来,都嚇得便走。
悟空道:“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內事,我来寻那甚么混世魔王,与他见个上下。”
小妖急忙跑入洞里,稟报混世魔王,很快那魔王便从水脏洞中出来。
那魔王面目与李长生相似,乃李长生的心生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