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福源深厚,你收他为徒,定有好处。”老君劝慰道。
李长生也不做反抗:“只是我刚踏入修行路,收他为徒,我能教他何事。”
此事等於,大一新生还在入学军训,就被拉过去当导师,带的还是未来的院士。
“教不了他,也可。等他性子疲了,自投他门去也。”老君越想此计越妙。
“许多事为师確不好办,绕一个圈子,就好办许多。好徒儿,此事就交於你。”老君笑著看向李长生:“这次,师父承你的情,定然好好补偿。”
“不敢,能为师父解忧,正是徒儿的分內事。”李长生朝著师父轻躬一身。
“只是我收了他为徒,又怎么跟您学呢。”
“放心,你如今已经是入了门径,修行要旨已知。
一、性命双修,如今你已知晓,远转先天一炁,入得絳宫金闕,这是个水磨工夫。
二、法术神通修行,我传你法时,只要避开杨二郎即可。不让他见到你我真身,这谜便不会泄了。
那太阴换形就是我赐给你的,手握玉符,只要心念一动,便可以改换形貌。等閒人根本看不出破绽。
等你日后修炼有成,便可以自身变化,那时就不需此物了。”
“徒儿明白了。”李长生有宝物入手,而且不耽误自身修行,心下十分欢喜。
“长生,你收杨家二郎为徒,虽然牵扯甚广,但此人未来不可限量。
將来他斩妖除魔,诸多功德,冥冥中都要算在你头上。
你助他修行,也是功德一件。此並非虚言,將来你证得果位,这大功德与你必有好处。”
既然身为太上道祖的师父点头,李长生心中便再无烦忧。
他走回山上,但见那杨二郎犹自恭敬跪在原地,动也不动。
一见到李长生来到,杨二郎便是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底子我志心朝礼!”
“你怎定要拜我?”
“我在山下时,见到一位送饭的老婆婆,他说此山之中有一位神圣驾临,我见到此山,也能见到瑞彩千条,转头望去,那位老婆婆已杳无人跡。”
“你是哪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那少年道:“弟子乃是南赡部洲赵地確州人氏。”
李长生假作喝道:“胡说八道,你且去罢。你是个撒诈捣虚之徒,哪里修甚么道果!”
杨二郎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绝无虚诈。”
李长生道:“你既老实,怎么说是赵地人氏?那去处到这里,有万里之遥。你一个少年孩童怎能到此。”
杨二郎叩头道:“弟子早慧,出生时力气就有降龙伏虎之力,登界游方,歷经五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到底是玉帝外甥,神仙子嗣,这血脉天赋强的惊人。李长生心中暗忖。
“你年轻尚幼,为何拋家舍业,你父母呢?”
杨二郎垂泪道:“弟子父亲出生是就病故了,娘亲被一妖魔抓去,传说是关在一座山下。弟子立志求道访仙多年,就是学本事,为了降伏妖魔,救出母亲。
但因为弟子资质駑钝,走访名师,无人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