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时间的推移,晋文公建立的“三军六卿制”,本是为了提升晋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却逐渐演变成了卿族势力崛起的温床。这些卿族,就像一个个隱藏在暗处的巨兽,不断积蓄力量,对晋国公室的权力发起挑战。
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先后涌现出了狐氏、赵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等十一个强大的世族。他们凭藉著世袭的特权,轮流担任三军的將、佐,也就是所谓的“六卿”,逐渐掌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这些卿族不仅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还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实力不容小覷。
就拿赵氏来说,赵盾在晋灵公时期,那可是权势滔天,连国君都不放在眼里。晋灵公想杀他,结果反被赵盾的弟弟赵穿给杀了。赵盾不仅没受到惩罚,还继续把持朝政,重新立了晋成公,把晋国公室玩弄於股掌之间。
还有郤氏家族,在晋厉公时期,出了三位卿士、五位大夫,势力大得惊人,叔向都评价他们“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郤克甚至因为被齐顷公侮辱,就敢向国君请求率私家军队去討伐齐国,可见其权势之盛。
这些卿族之间,为了爭夺权力和利益,也是爭斗不断。他们今天联合这个,明天打压那个,把晋国朝堂搅得是天翻地覆。比如,欒氏和中行氏之间的爭斗,就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给晋国带来了极大的內耗。
在卿族势力不断壮大的同时,晋国公室的权力却被逐渐架空。国君就像一个被孤立的木偶,虽然名义上是一国之君,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实权,很多事情都得看卿族的脸色行事。
晋平公在位时,贪图享乐,对国家大事不太上心,这就给了卿族更多操纵朝政的机会。韩起、赵武、魏舒等卿族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削弱了公室的权力。
到了晋顷公时期,晋国的公室已经衰微到了极点。公元前 514年,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联合起来,灭掉了祁氏和羊舌氏这两个公族,把他们的封地分成了十个县,各自派自己的子弟去担任大夫。这一举动,彻底宣告了晋国公室的衰落,从此,晋国的大权就完全落入了六卿的手中。
六卿掌握大权后,並没有停止爭斗。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內战。公元前 497年,赵氏的赵鞅因为和范氏、中行氏发生衝突,双方大打出手,拉开了晋国內战的序幕。
这场內战持续了好几年,打得是昏天黑地。韩、赵、魏、智四家为了各自的利益,时而联合,时而爭斗。范氏和中行氏在这场战爭中逐渐处於劣势,最终被其他四家联合消灭。
范氏和中行氏被灭后,晋国就剩下了智、韩、赵、魏四家卿族。其中,智氏的势力最为强大,智伯荀瑶更是野心勃勃,妄图独吞晋国。
荀瑶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先是逼迫韩康子、魏桓子献出万户封邑,两人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又不敢得罪荀瑶,只好乖乖照办。接著,荀瑶又向赵襄子索要土地,没想到赵襄子是个硬骨头,坚决不给。荀瑶恼羞成怒,联合韩、魏两家,一起攻打赵氏。
赵襄子自知不敌,就退到晋阳固守。荀瑶率领三家联军,把晋阳围得水泄不通,还引晋水淹灌晋阳城。晋阳城內的百姓苦不堪言,但赵襄子在民眾的支持下,顽强抵抗,坚守了两年多。
就在赵襄子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他派张孟谈偷偷出城,去游说韩康子和魏桓子。张孟谈对他们说:“荀瑶这个人贪得无厌,今天他能让你们献出土地,明天就能把你们也给吞併了。现在我们三家的处境都很危险,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打败荀瑶,保住我们自己的利益。”韩康子和魏桓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再加上他们本来就对荀瑶的专横跋扈不满,於是就决定和赵襄子联手。
公元前 453年,赵、韩、魏三家趁著夜色,突然发动袭击,放水倒灌智伯军营。智伯的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瞬间陷入混乱。赵襄子率领赵军,从城中杀出,与韩、魏联军一起,对智伯军展开了一场大屠杀。荀瑶在这场战爭中被杀,智氏家族也被灭族,其领地被赵、韩、魏三家瓜分。
晋阳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从此,晋国的大权就被韩、赵、魏三家牢牢掌控,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公元前 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標誌著晋国彻底分裂,“三家分晋”的局面正式形成。曾经称霸中原的晋国,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