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天津歷来都是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的传奇之地,海河上下,有的是奇人异土,七绝八怪!何金银就这般贸贸然的一头扎了进来。
相比於北平城“豆腐块”似的整体布局,天津城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围绕著水路被分割成一片片城区。
以运河为界限,大致划分成“河北”、
、“河东”、“河西”等区域,区名倒是好记,
从“第一区”延伸到“第十一区”。
下车伊始,何金银先拿著局里开具的“证明信”奔赴当地总局,隨后的情况还就真如临行前张队预料的那般,抱歉声中,只能暂时调配给他一名负责“引路”的年轻文职警员倒还真不是有意轻视於他,单单何金银自己亲眼所见,警局上下,人手显得极为紧缺。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都显得行色匆匆,更不用说不断有被押解进警局的“嫌疑人”:
可是自己从火车站一路行来,沿途所见所闻与北平並无差异,甚至部分区域的繁华热闹程度,还甚於北平。天津百姓的生活情况,足以称得上一句“安居乐业”。
既然如此,警局上下为何又会忙成这般模样?
面对何金银的疑问,隨行的年轻警员苦笑一声:“何同志,您怕是头回到天津卫吧?
没听说过咱这一大特色一一『混混儿”么?”
何金银眨嘛眨嘛眼,后世提起天津卫,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狗不理包子”...有那好吃的主顾,或许还能说出一溜诸如“大麻、耳朵眼”之类的特色美食,
好玩的主顾,也会讚嘆一句这里是“相声窝子”..
再不济,谁还没听说过一句“来到了天津卫!我嘛也没学会!学会了开汽车..:”
至於这个津门特色“混混儿”,何金银確实没听说过..
年轻警员似乎也不想多提,一路引著何金银来到天津口岸,很快就从当日的轮船进出港登记册上,翻看到了赵冰谷夫妻搭乘轮船的乘员名单,清清楚楚的写著“赵冰谷、杨淑平”的名字。
赶巧,当日几位值班员处於轮休期间,最快也要等到明天,才能確认那位“阔太太”的长相,是否与何金银手持的“假杨淑平”照片是同一个人.:
就在何金银感嘆自己这趟本就是“大海捞针”的差事“出师不利”时,天津港口岸紧邻的大街上,热热闹闹走来一群人,吹吹打打、热闹非凡!
何金银忍不住驻足观瞧,只见光是头排吹嗩吶的人,就足足並排走著三位,嗩吶声震天.:
这还不算完,还有各路僧、道、番开路、诵经,一溜的打幡儿、撒纸钱,队伍后面人人“披麻戴孝”、慟哭不已,而在整个队伍的正中间!是八名赤裸上身的精壮汉子,古铜色皮肤下,肌肉隱约可见,但这还不足为奇!
奇怪的是,这八个人竟然合力..:
抬著一口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