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立意太高了,高到在如今这个时代,更像是大逆不道,欺君罔上。
就像是站在岁月长河里,站在数千年后,对歷史的回望。
这对一个帝王,对刚刚建立起人间王朝的皇帝而言,属实过於—言辞激烈了。
“徐祖,你觉得封禪之事,可行否?”始皇帝看著徐祖。
“泰山封禪之事,我並未听砚知说过,具体可行与否,还得等老朽过问之后,才能评判。”徐祖並没有直接赞同李砚知的方法。
但他话里话外,却是对自己的关门弟子极为维护。
始皇帝只说了封禪,他却直接说成了泰山封禪,意思也很明確,那便是將泰山和封禪彻底连接到一起。
只要李砚知的方法確实可行,那泰山封禪將会真正走上正轨。
在与始皇帝这样的帝王交谈中,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能含糊。
但凡稍有偏差,很可能会影响数十万,乃至百万千万生灵的性命。
用字字千钧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始皇帝也明白了徐祖话里的意思,他並未挑明,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默契,“那便將此事拿上朝堂,看看群臣有何意见“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次日朝堂,当始皇帝將泰山封禪之事说出来之后,立刻就有御史大夫高声諫言,
“封禪之事,最早源自旧神时代,我大夏立朝至今,何以效法旧神?”
“况神明无德,无法庇护天下苍生,他们有何资格,享受我等供奉!?”
御史大夫言辞切切,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迴响,
此话出,不少朝臣都在点头附和。
“陛下,吴大夫言之有理啊,大夏庇护天下苍生,哪有神明什么事?我等皆是斩神而起,与神明为敌!”
“大夏之命,乃人族生生不息,艰苦奋斗匯聚而成,与那神明,毫无瓜葛!”
但也有人看出了始皇帝更深层次的意思。
这位高坐帝位的陛下,心中恐怕应该已经有了决定。
他们这些朝臣,能做的只是遵循始皇帝的意志,把事情做好。
所谓的议政,也只是议,决定权终究在始皇帝手中。
这些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但已经在心中有了计较。
泰山封禪,此事事关重大,始皇帝怎会突然將此事拿出来说?
朝堂上的议论声此起彼伏,但凡说话者,无一不在反对。
始皇帝伸手,压了压,大殿內的声音瞬间为之一收。
“此事明日再议,退朝。”
眾朝臣从朝堂上出来之后,三五成群聚到一起,
“泰山封禪这种事,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彼其娘之!”
“这是在断我大夏的立朝之根!我要是知道是谁在蛊惑始皇帝,定要將其扒皮抽筋,
挫骨扬灰!”
“那人想將大夏重新拉回旧神时代不成!?无用之神,有什么资格享受供奉?封禪,
封他娘的屁!”
几乎有八成朝臣年岁都比较大,都经歷过当年黑暗绝望的旧神时代。
一提到封禪,他们骨子里都会漫上一股寒意,脑海中下意识都会想起,当年旧神们为了封禪,大肆屠杀人族,以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性命,祭告上天,希望找到天门,將天人两界重新贯通。
如此惨无人道的事,如今再次被搬出来,谁能受得了?
次日,
朝堂上的反驳之声越发浩大,经过前一日相互间的討论,之前还有些摇摆不定的朝臣,也都发出了声音。
即便在大夏,始皇帝一言九鼎,但他们决不能坐视始皇帝被人蛊惑。
“此事明日再议,退朝———
始皇帝再次选择退朝。
走出朝堂的朝臣们,心中越发不安。
“恐怕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我等该如何是好!?”
“光凭我等反对,人微言轻啊,必须再找其他人,才能劝住陛下。”
“去钦天监,只有徐祖,才能让陛下改变心意!”
“走走走,我等速去,越快越好——”
“我等同去!”
不少朝臣原本要去各衙门点卯,但现在哪里还有半点心思处理事务,结伴前往钦天监,想要找到徐祖,请徐祖出面劝解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