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考生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考生的心理状况……”
“……举个例子,就拿我在考场遇到的一个考生来说,他不仅门门考试提前交了卷,更是还口出狂言非复旦大学不上……”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关注考生的心理状况,不让范进中举的典故在当代重现……”
王程鹏:……???
听着收音机里熟悉的女声,王程鹏瞬间便认出了对方的身份,正是曾经在一中门口采访过自己的女同志。
就是王程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为孔雪雁口中的反例,也难怪跟自己聊过一次之后,她看到自己就走,压根没有跟自己多聊聊的意思。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我实话实说,你却压根没相信过我?
王程鹏表示非常受伤,尤其是王美燕在听到孔雪雁的话之后更是天真无邪的说:
“哥,好巧,收音机里的阿姨说的人跟你一样,也是非复旦大学不去。”
“不过我觉得你俩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收音机里的人是在吹牛,”
“而你,我的哥,你是有真本事的人!”
王程鹏:……???
有没有一种可能,收音机里说的人就是我?
不过王程鹏自然不可能暴露自己的糗事,只能面无表情的说:
“那还真是有些不太一样。”
“小燕,快换个台,这个台不好听。”
“关注高考考生的心理状况?”
“你觉得我们家里的高考考生需要关注这种事情吗?”
下意识看了眼柴房中正在劈柴的朱宏以及眼前淡定自若的王程鹏,王美燕点了点头,说:
“这个节目的确是没啥看的,我们换个台听歌……”
……
元旦过后,很快便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日子,那便是高考成绩的公布。
虽然由于信息传播的不便利,再加上时代背景,对于高考分数的关注并没有那么大,但在小范围内还是有着巨大的关注度,尤其是在教育圈内。
一中,校长办公室内。
作为校长的曹德明此时完全处于懵逼状态,甚至又向电话那头确认了几次,这才自言自语道:
“咋可能,高考状元怎么可能出现在我们这教育落后的小镇上。”
“三百九十八分,那可是足足三百九十八分,满分都才四百分呢!”
即便曹德明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并不会因为太过匪夷所思而改变。
在接受了这个真的不太真实的设定之后,曹德明却是瞬间变得欣喜了起来。
高考状元出在了自己学校,即便是在这个并不大肆宣扬分数的时代,这也是一件值得宣传和包装的事情。
到时候,自己这所原本平平无奇的学校或许也能乘上高考状元的东风,一飞冲天,成为远近驰名的学校。
“王程鹏……”
这样想着,曹德明不断念道着高考状元的名字,心中却是已经打定主意,开始安排起了接下来的事情。
必须去王程鹏同志家看看,将学校的恭喜和祝福送上,到时候自己才能有宣传素材。
这样想着,曹德明觉得自己是不能继续在办公室里坐着了,当即便冲了出去,火速安排起了去王家村的事情。
另外一边,曹德明对王程鹏的安排却是一无所知。
1977年是刚刚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此时还不会公布成绩。
王程鹏虽然对自己的本事极其有自信,但也不可能在尘埃落定之前,大肆宣扬自己可能是高考状元的事情。
他没有那么高调,同时也从来不会干那么没把握的事情。
……
也许是学校出了高考状元的事情实在是太过震撼,即便只是借了个名,曹德明的内心仍然是无比的激动,
准备了好些时间,曹德明这才带着办公室主任周立军一起去了王家村。
虽然和王程鹏并不熟悉,但是王程鹏在报名时就留了地址,曹德明倒也不怕自己会找寻不到。
前往王家村的路上,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已经第五次问出了相同的话:
“曹校长,你说这咋可能,我们这穷乡僻壤哪能出高考状元呢?”
没好气的瞪了眼周立军,曹德明大声呵斥道:
“你小子给我放机灵点,什么叫没可能,这事儿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还能有假不成?”
“再说我们学校考得好的人可不止一个,据说有好几个人都过了重本线,还真是人杰地灵。”
“凭着这份成绩,到时候我说不定还能再往上走走。”
“等下你竖起耳朵给我好好听着,务必要写一篇以高考状元为主题的优秀报道。”
“这事儿光做得好可不行,宣传同样是得跟上,出了差错可唯你是问。”
经曹德明再三提醒,周立军也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曹校长,我办事儿你还不放心吗,保管将这件事情做得敞敞亮亮。”
见状,曹德明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倒不是真不放心周立军,不然也不可能唯独带他跟自己一起来这王家村。
只是周立军毕竟还年轻,有些事情必须好好敲打,否则他那马虎劲上来了,事情可真就不一定能办得敞亮。
就在曹德明努力谋划,打算借着王程鹏这个高考状元的东风往上爬的时候,周立军却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般,满脸八卦地询问了起来:
“曹校长,前阵子我看到刘局长往你那边跑,也不知道是有啥重要的事情。”
周立军口中的刘局长全名刘春生,乃是上河市教育局的副局长,负责的恰好便是学校的相关事宜。
听到周立军的询问,原本还哼着小曲的曹德明立刻变了脸,大声对周立军呵斥了起来:
“小周,不该你打听的事情可别打听,小心误了你的前程!”
听到曹德明的警告,周立军立刻噤了声,不敢再有任何言语。
他知道自己刚刚的话肯定是触了曹德明的霉头,不然他也不可能如此一般大发雷霆。
当即彻底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心,就那么跟在曹德明身后赶起了路。
王家村本就距离河田镇不远,即便是路上有一些小插曲,到底还是在半个小时内赶到了目的地。
由于对王家村并不熟悉,两人刚到村口便下了自行车,试图找个熟悉村民的人问问情况。
王家村的村民虽然爱凑热闹,但曹德明和周立军的派头太足,一看便不是什么好招惹的存在,导致他们也只敢在旁边远远看着。
推着自行车走了一阵,两人总算是找了家住得最近村民,张口向对方打听起了王程鹏家的情况:
“同志,我们找王程鹏同志,请问他住在王家村吗,具体又在哪个位置。”
毕竟是找人帮忙,周立军的语气倒是非常客气,让被问到的张婶也没了之前的紧张,一张嘴,仿佛机关枪一般就将字往外吐:
“王同志?我们村倒是有位叫王程鹏的同志。”
“只是你得告诉我到底找他干啥,否则我可不能告诉你他住在哪里。”
王程鹏可是王家村的宝贝疙瘩,张婶也是对他维护得紧。
虽然还没到过年那时候,但是今年王家村的工分兑换方案可是已经有了风声。
由于大鹏制厂的存在,平时只能兑几毛钱的工分今年竟然能够兑换一两块钱。
虽然由于主要生产都集中在了甜菜上面,导致分到的粮食少了一些,但是跟多得的钱相比,那简直是九牛一毛。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家村对于提出成立制厂想法的王程鹏也是异常偏爱。
再加上王程鹏无私借书帮助大家考大学的事情,他现在可谓是村子的重点保护对象。
朝曹德明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在对方点头之后,周立军这才开了口:
“也没啥事儿,就是王同志在之前的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属于非常优秀的考生。”
“我们两个是一中的工作人员,特代表学校来对王同志进行表彰。”
表彰这种东西本就不可能低调,再加上两人也没低调的打算,这才直接将目的说了出来。
优秀考生?
听到周立军的描述,刘婶眼前一亮,说:
“两位原来是一中来的同志,幸会幸会。”
“哎,听你们说王同志高考考得好,我咋就一点不意外呢?”
“也是,像王同志这种又优秀又乐于助人的同志,他要是考得不好才有鬼了。”
轻咳一声打断了刘婶的唠叨,周立军催促道:
“同志,还请告诉我们王同志家住在哪里,这事儿比较急。”
“如果可以的话,把大队的位置也一并告诉我们,到时候我们还得去大队上看看。”
被打断的刘婶非但不恼,反而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说:
“哎,你瞧瞧我,说着说着就扯东扯西去了。”
“王同志家就在那边那条道,你们一直往前走,骑到一栋看起来比较有钱的人家那里就是。”
“至于大队,你得往另外个方向走,距离还有点远,得多骑一阵。”
听着刘婶的描述,周立军顿感头大如斗。
农村地形本就错综复杂,又没啥地表指示牌,光凭语言描述还真不一定找得到。
这样想着,周立军又开了口,说:
“同志,你说得不错,但是我还是有些不太找得到地方。”
“要不这样,我跟这位同志骑一辆自行车,你骑我的自行车在前头帮我们带路?”
“先去大队上,到时候让村里帮忙带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