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如此肺腑,当真骇人听闻!”
群臣踏著景阳钟的钟声,鱼贯进入午门,进入者都要出示牙牌。之后在金水桥南的广场上列队等候,黑压压的一片。
大片的乌鸦被钟声惊飞,“扑棱-扑棱”成群结队的飞越紫禁城,犹如疾风吹过。
群臣一起举头望,群鸦一起低头看。
钟响鸦飞,也算北京城的一道风景了。
一片乌鸦的羽毛跃落下,刚好落在朱寅的身上。
朱寅拈著微带腥气的鸟羽,不禁无声的一笑。吉祥的解读,就是神鸦之羽,幸运降临。不吉利的解读,就是霉运当头。
接著只听“啪”的一声静鞭一响,群臣又依次过了金水桥,来到皇极门前的丹之下,在御道两边列队,文左武右分为两班。
奉天门前的广场上,密密麻麻的站了千余人。其中武官的数目要明显多过文官。
因为武官中有大量的锦衣卫、都督府荫官、世袭官,以及外戚的恩官。他们可能不会骑马,不会射箭,看不懂兵书,但不影响他们武官的身份。
偏偏这种所谓的武官,还是大明武官中的多数派。
勛贵、駙马也站武班,而且在武班之前。
如此一来,一品武官戚继光,却只能站在一群駙马的身后。
文官最前面的是当今首辅王锡爵。身后依次是赵志皋、张位、沈一贯,再就是九卿了朱寅虽然只是金都御史,可位置不算靠后,甚至比很多侍郎更靠前。
因为朱寅还是太子少保,真算起来是二品官。如果今天顺利,他就能靠西北军功升任兵部侍郎,加太子太保衔,正式成为朝廷重臣。
可万一栽了,那休说兵部侍郎,可能连都御史的官职都保不住。
鹿死谁手,就在今日!
朱寅目光清冷,就像这中秋清晨的霜色。少年大臣老神在在的站在文官队列中,鹤立鸡群一般。
除了文武两班,还有使臣使节班子,未列文官下首,有朝鲜、琉球等国使臣,也有女真、蒙古等使者,其中赫然有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身穿二品武官的公服,目光在文官队列中搜寻。借著周围的灯光,很快就找到了朱寅的身影。
但见小老虎弟弟长身玉立,丰神俊朗,就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周郎一般,英姿勃勃,显得格外引人瞩目。和小老虎一比,周围的文臣一个个面目可憎,暮气沉沉。
大明朝中要多几个小老虎弟弟这样的人物,那就真是天朝上国了。
朱寅感受到一道目光,回头一搜寻,立刻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努尔哈赤!
朱寅顿时作出欣喜之色,微微点头致意就若无其事的移开视线。努尔哈赤也微微点头示意。
这种场合下,两人当然不能相认交谈。
朱寅看努尔哈赤时,也看到了蒙古察哈尔部、女真叶赫部的使臣,发现这些使臣的神色有点不屑。
朱寅转而一想就明白了。
他们想必不止一次参加大朝,也知道皇帝不会驾临。他们因此对大明心生轻视。
也是,一个皇帝懒政到长期不上朝的天朝,算什么天朝?
实际上,万历不上朝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国內的。还影响到了外藩、胡人、土司对明朝的態度。
甚至就连西方洋人,都因为万历长期不上朝,对明朝心生轻视。
此时,负责维持礼仪的纠察御史,拿著册簿毛笔,前后左右的巡,准备记录仪態不整的行为。
大汉將军们的仪仗早就全部设好,钟鼓司已经奏乐了,可就是没有皇帝的车驾卤簿来到。
但见奉天门正上廊下的御座金台上,空空如也的照样没有皇帝的身影,只有打著伞盖的大汉將军。
群臣都习惯了。
实际上,如今早朝还有这么多人,也得益於张居正时期振作之气的遗风。
张居正以前,朝臣们非常懒情,无故不上朝者最多时超过千人,坊间戏言“早朝钟声一响,万余乌鸦飞起,可谓鸦朝。”
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此,可不仅仅是皇帝懒情,百官也不多让。百年来也就张居正新政振作了一回。
此时静鞭再一响,群臣一起舞蹈下拜,对著空荡荡的金台御座,行叩拜之礼。
若是在以前,皇帝上朝时,就应该说平身,然后象徵性的听群臣朝贺一翻,无非是海清河晏,天下太平等等,说几句场面话之后,就宣布散朝。
可是如今没有皇帝,群臣也懒得再说这些奉承话。
等到礼毕,眾人一起平身,就只等散朝的静鞭声了。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科道官中出来一个官员,手捧一道奏本,大声说道:
“臣,兵科给事中孙羽侯,当廷弹劾光禄大夫、少保戚继光贪墨军餉、收受贿赂、超额券养家丁事!还请通政司呈递御前!”
群臣闻言皆惊,一起回头看看孙羽侯。
在朔日大朝当廷弹劾?过分了吧?
朔望大朝就是礼仪朝贺,並不议事,眼看就要散朝出宫了,你却突然来个当廷弹劾?
国朝弹劾大臣,有面参,有状劾。面参就是当廷直接弹劾。状劾就是上奏本、题本了面参比较少见了,如今弹劾大臣,一般都是上弹章状劾,书面为主,免得和被弹劾者面对面的对立,闹得太难堪。
以前皇帝上朝议政时,当廷弹劾的面参並不鲜见,也不足为奇。
然而皇帝几年不上朝,在朝会上当廷弹劾大臣的面参,就显得很令人侧目了。
戚继光听到孙羽侯如此弹劾自己,还是眾目之下的面参,顿时脸色铁青。
朱寅的瞳孔一缩,神色也阴冷无比。
当真意外!
他收到了情报,有人在郑氏等反对派的的授意下弹劾自己,趁著这次大朝会发难。他已经有了布置和对策。
可是他没有想到,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预料之中的人,被弹劾的也不是他自己,而是义父戚继光!
这个突然跳出来兵科给事中孙羽侯,是受到郑氏的授意,还是和郑氏集团无关?
此人並非虎牙的情报对象。朝中这么多官员,虎牙还不会在意一个小小的给事中。
此人要么是受人指使,要么就是揣摩皇帝心意,或者真的认为义父有罪而履行职责,
这才当廷面参。
至於为何选择当廷面参的过激方式,当然是想藉助大朝会,將事情影响闹大。
朱寅想到这里,心中更加怒。
孙羽侯,你这丧心病狂的混帐东西,我义父立了这么多战功,还没有正式封赏,你就说他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