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凯旋將帅的荣耀,接受百官和百姓的瞩目礼,十分拉风。
当然,朱寅还是很谦虚的。他虽然骑在白马上,成为万千瞩目下最抢眼的少年,可还是不断拱手对两边的百官、百姓行礼,目光一边在人群中搜寻。
百官看到年仅十五就凯旋献俘的朱寅,不禁又是羡慕,又是佩服,还免不了嫉妒。
原以为他如此年少,岂能知兵?此去西北,不打败仗就是叻天之幸。
谁知,这个少年总督快刀斩乱麻,三下两除二,乾脆利落的就镇压了西北叛乱,连战连捷,歼灭、俘虏不下十万,缴获无算!
这么大的乱子,庆王都称帝了,朱稚虎只了五个月就克竟全功。
就算政府阁老们,听到庆王称帝的消息,也以为这仗起码要打到年底甚至明年。谁知这么快就平了。
如今,谁还敢再说朱寅年少不知兵?
做官当如朱稚虎啊!
科举这么厉害,打仗也如此了得。
一时间,就算是读圣贤书、对迷信最有抗力的文臣们,也觉得朱寅真可能是转世星君。
不过,也有不少嫉妒者认为,朱寅只是个空头总督,仗都是戚继光带著李如松等人打的,他就是个坐的摆设。
等到在夹道欢迎的人群之中进入北京外城,两边的百姓更是吶喊起来。
正阳门大街两边的商铺,很多人都放起了鞭炮,里啪啦的甚至压过了饶乐的鸣奏。
“看!是稚虎先生!”
“哎呀!稚虎先生!”
“天爷!真真就是活神仙般的人儿!”
“转世星君!三元神童!”
“稚虎先生真天人也!”
伴隨著道边百姓的呼喊和鞭炮的炸响,很多女子捏著裙摆,咯咯笑著扔出瓣甚至香囊,顿时落如雨。
朱寅的身上落满了秋。还有一只香囊,不偏不倚的扔进他的袖子里。
朱寅不禁侧目一看,只见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清丽少女,正笑盈盈的看著自己,还对自己做了个鬼脸,看上去十分俏皮。
而且这女子的神情,似乎与其他人有点不同,
“嗯?”朱寅不禁拿起那只香囊一看,只见上面绣著两个字:吴忧。
姓吴,和自己也算有点渊源了。
等到朱寅抬头,人海中就再也看不到这个女子。
正在这时,忽然朱寅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这声音虽然被喧闹掩盖,可朱寅还是捕捉到了。
他循声一看,只见神乐观前的高台上,站著几个挥手的女子。
赫然正是寧採薇、寧清尘、靳云娘!
寧家姐妹看著骑白马的朱寅,都是欢喜无限。
可惜,此时此刻她们不能衝上来相见。
“小老虎!我在这!”寧採薇挥著手绢,眸如星辰。
“小老虎鸭!这里这里!”寧清尘也奶萌萌的大喊,小傢伙挥著小手,手上缠著一条蛇。
在看到她们的雾时间,朱寅所有的疲惫瞬间就消散一空,浑身再次充满了力量。
我就知道,她们会来接我的!
这不是来了么?
朱寅不禁露出一个璀璨明净的笑容,全无一丝心事,就像是这秋日的阳光。
人群中的很多女子,看到少年突然绽放的灿烂笑容,剎那间都有点失神。
“小老虎”寧家姐妹都是忍不住掩口而笑,这个小老虎简直就是唐僧肉,太招女妖精们稀饭了。
很快,朱寅等人就在人群的欢呼声中,绕过神乐观,来到了天坛。
这是要祭天了。
也就是所谓的“告捷於天”。
此时,饶歌终於换成凯歌,乐器也换成了云、方响、星、铜点、、杖鼓、拍板等。
告捷於天,將胜利归功於天命所授,也是数千年来的习惯了。
皇帝虽然不来,可钦差大臣代表皇帝祭天告捷,礼仪规格仍然很高。
但实际上,因为皇帝的简慢懈怠,祭天礼仪还是大大简化了。皇帝省牲这些重要步骤,万历统统不干。大臣们无奈之下,也只能敷衍著对付。
天坛內外数千人,场面宏大,庄严肃穆。参加典礼的士卒都是第一次见,无不心中凛然,如寒蝉。
朱寅等官员全部昭穆而立,犹如朝会一般,站在圜丘前的台阶下,一声咳嗽也无。
天坛广场两边,已经摆设了大量的仪仗旗帜,还有青牛、虎豹、梅鹿、仙鹤、大象、犀牛等瑞兽,环列两边,各有身穿皂衣的驯兽人看管。
太常寺的官员,早就准备好了。
最高处的圜丘神位前,摆放著九座香炉,中间是昊天上帝的神位,两边陈列著日月星辰、雨师风伯等神位。
大宗伯罗万化已经更换了祭服,他代表皇帝,开始在圆丘坛前进行燎礼。
燎坛之上,牺牲是整头的牛犊,上面抹了易燃的火油。
“鐺鐺鐺一”
“啪啪啪—”
钟鸣鞭响声中,所有官员一起焚香,
罗万化焚香之后,从助祭官员手中接过火把,亲自点燃牺牲。“轰”的一声,祭品顿时在燎坛上熊熊燃烧。
与此同时,韶乐《豫和之曲》悠悠奏响。
赞礼官唱和道:“百官一—迎神一”
“神临——拜!”
呼啦啦一声,数千人一起下拜,隨著赞礼官的动作,匍匐不已。
“跪!”
“兴!”
隨著眾官员的下拜,他们礼服上的玉器一起叮鐺作响,佩玉的脆响练成一片,奏响为独特的悦耳玉音。
这是告诉上苍,君子如玉,无故玉不去身。
跪拜声中,一群被俘的蒙古贵族和叛军头目,被绑著牵引到祭坛上跪下,和熊熊燃烧的牺牲,並列在一起。
汉人如此盛大肃穆的祭礼,把这些蒙古贵族嚇坏了,都是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太常寺的助祭人依次用手摸著俘虏的头,告诉上天这些是俘虏,应该杀掉祭天。
但是,不会真正杀人。
这只是个仪式,把他们和牺牲列在一起,象徵他们已经作为祭品,被献祭给上天了。
接著,罗万化从礼官手中接过表天祝文,跪下诵读祝文,文曰:
“万历二十年,岁次甲辰,微臣诚惶诚恐,虔心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受命於天,爰有大明尚饗!”
大宗伯念祝文之时,赞礼官一直在唱喝不已。
“拜!”
“献!”
“起!”
舞台之上,身穿赤裳的乐舞生们,隨著祭祀者的动作翩起舞。
每当祭祀者下拜时,乐舞生们就犹如明月入怀,每当祭祭祀者起身时,他们就张开双臂,仰望上苍,似乎要飘然飞去。
朱寅等人都三跪九拜了。
此时,已经是神临的环节,迎神结束。接著,就是奠玉帛。
所谓奠玉帛,就是敬献玉器和丝帛。
罗万化手执象徵人的玉圭,高高举起。然后助祭官献上一只盛放礼器的。
罗万化动作缓慢,神色肃穆的將玉圭放入中。
再献上象徵大地的黄琮,放入中。
接著又献上象徵上天的苍壁。
这还没完。
罗万化又从助祭人手中接过一条洁白的素帛,放入中。
再亲自將一整个透,放在繚坛中焚烧。
至此,重要的初献给就结束了。韶乐也换成了《文德之舞》。
乐舞生们的舞姿,也变了。
接下来的亚献和终献,又分別酌醴,祭酒、奠爵,饮福酒、受,最后送神。
此时,祭品也燃烧的差不多了,祭礼终於结束。
朱寅也鬆了口气。
接著,太常寺卿亲自去太庙,祭告大明列祖列宗。
当然,朱寅等人不需去祭庙,等著他们的是午门献俘!
將士们很是期待,很快就要去午门献俘了,皇帝陛下会御门观礼吗?
ps:这章很难写,但又不能省却,所以还是简单的写写。实际上这种隆重的典礼,真要细写的话会写很多字。明天就是真正的剧情了。蟹蟹,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