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毒月毒日
五月,毒物肆虐,邪气生发,是为毒月。
初五更是毒月中的毒日,端午便是毒月毒日了。
是以定初五为端午节,避五毒,插艾草、吃粽子、喝雄黄、掛钟道、赛龙舟-驱邪镶灾,敬事鬼神。
青云观的道童们,也上门来送辟邪符。
初三这日,江南家家户户就开始采青艾,將采草插在门、窗柩、井台,又编织辟邪的艾人、艾虎。
村中处处在煮糯米,采粽叶,准备包粽子。
按俗,出嫁女子端午要归寧,所谓“射端午”是也。
青桥是南京城外的大乡里,人口繁盛,每到节日格外热闹。
今日归寧的女子,穷的骑著毛驴,富的乘坐香车,纷纷赶往娘家。无论是官道还是乡道,都是来往不绝的归寧女子。
就是小商小贩、铃医艺人、和尚道士也会趁著这些节日,多赚些银钱。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端午毒月,邪魔丛生,可要三遍真经,消灾解厄?
只需铜钱一陌啊。”
“居士留步!无量天尊,贫道稽首了。贫道有平安符,九字真言,驱邪化煞,只需纹银一钱。”
挑著担子的货郎倌儿,也在村中贩卖裱纸印刷的钟道画,走村串巷的叫卖道“城隍庙八十八岁的庙祝老爷,亲手画的钟道像,只印九百九十九张!最是灵验不过!”
“端午香囊、团扇、五彩手炼、艾人艾虎-—-样样都有哇!”
卖酒郎赶著牛车,牛角上掛著艾草编织的草环,牛车中载著雄黄酒桶,酒桶上掛著艾草编织的艾人、艾虎。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卖酒郎吆喝道:“镇上吴家酒坊的雄黄老酒嘍!一斤只要二十九文!喝了蛇虫不侵吶!”
还有落魄铃医,穿青衣、背药囊,走村串巷的摇铃唱道:
“天苍苍,地茫茫,五月初五是端阳,五毒好囂张。”
“蜈爬墙蟾蜍跳,蝎子蛰伏壁虎藏,更怕毒蛇上房梁!”
“鄙人叶妙手,祖上曾为元宫御医,曾祖为正德爷治过病!蛇虫叮咬,药到病除!”
朱家宅院內外,也插满了新割的艾草。
靳云娘等人还戴著艾环,衣服上掛著艾人、艾虎。
整个院子,都散放著艾草的清香。
朱家后院,阳光灿烂,蜂飞蝶舞。
几只燕子在朱楼中穿梭嬉戏,呢喃不已,时不时落下一缕羽毛、一口燕泥。
院墙下。
幽兰猗猗,芍药绰约,香气混杂著木叶、泥土味,芳菲缝綣。
“知了—知了..”
墙角的石榴树上,出土不久的夏蝉,鸣叫的越发欢实了,也不嫌累。
“呱呱--”半亩清池之中,蛙声也此起彼伏,绝不肯臣服蝉鸣之下。
池水绿藻如锦,青莲如碧,荷叶轻举,水珠玲瓏。
亭亭而立的荷蕾,含苞待放,清影照水,就像閒坐水边的女郎,般般入画。
寧採薇坐在池水边,正在练习书法,临摹的是唐代书法家武的楷书《道德经贴》。
武是兼收並蓄的书法大家,其楷书端庄清丽,神韵非常,刚柔相济,方圆兼备,深得魏普精髓,足为一流法帖。
寧採薇临摹武垦的楷书,感觉进步最快,直接就能师法晋唐了。
端午初夏,天气渐热。
寧採薇只穿一袭粉色罗衫,下面是素绢月华裙子,我行我素的缩著一个高髻,只用一根玉挽就,眉不画唇不点。
也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她不施粉黛,年方金釵,就已经风姿卓绝。
一只蝴蝶翩飞来,停在她的髻上留恋不去,似乎女郎更比娇,更比香。
寧氏女郎练的还算认真,一笔一划诚意满满,精致白皙的鼻翼上,已是细汗微微。
可要说她心无旁,那也不见得。
因为她每临摹几个字,就不由自主的抬起首,看看院门。
今日南雍散学的早,小老虎应该快回来了吧?
寧清尘顶著一个冲天辫,粉嘟嘟奶萌萌的,正在一株五尺多高的树前,抚摸著青青的树叶,小脸期盼。
口中奶声奶气的说道:
“清尘树,你快快长鸭。等你长大了结籽,我就能育苗了。到时造出清尘霜,就能治疗很多疟疾病人了。“
金鸡纳树,已经被朱寅命名为清尘树了。
这株唯一的清尘树,可是寧清尘的心肝宝贝。
她来到明朝后,最大的愿望就是提升古代的医疗水平,增加人均寿命,减轻病患痛苦。
姐姐心系王图霸业,姐夫志在华夏復兴。她没有这么大的志向,她只想悬壶济世,医道普惠。
但她也深知,没有姐夫和姐姐的霸业,她的医道事业也不会成功。
寧清尘太想长大了。
这么个小小的身体,连產钳都不能用。就算她造出產钳,也无法解决產妇的问题。
喉。
小老虎和姐姐营造的生活环境,的確岁月静好。可是日子太慢了鸭。
正在这时,忽然一条油光水滑的大黑狗,神骏非凡的跑进內院,哈赤哈赤的吐著舌头。
“小老虎回来啦!”寧清尘顿时露出甜美的笑容。
黑虎如今每天跟著小老虎上学放学。只要黑虎出现,小老虎肯定就在后面。
寧採薇抬头一看,果然见到一个风度出眾的清稚少年,老神在在的走进仪门,迈著鹤步翩然而来。
芳华少年青衫落落,眉目疏朗,既带著文雅的书卷气,又英气勃勃,神采飞扬。
当真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寧採薇看到清稚少年,宛若初见一般,时间有点恍惚,星眸也有点呆萌。
唉,小老虎生的真是好看啊。
朱寅走到寧採薇面前,看看她的字,笑道:
“没想到你在书法上还有一些天分嘛。嗯,好好练,练上十年八年,就能赶上现在的了。”
“嘻。”寧採薇一晒,皱皱秀挺的鼻子,“意思就是说,姐的书法永远赶不上你?”
朱寅一边帮她磨墨,一边笑道:
“连徐渭、沈师、义父都说我的书法已经小成。你十年后赶上现在的我,就是小成了,这还不满意?”
“好吧。”寧採薇粲然而笑,“云娘她们已经包好粽子了,等你回来就下锅。晚上咱们就能吃粽子。“
“还有,清尘等你回来点额画王呢,她不让我画,非要让你画。原来我竟不是她亲姐,这么嫌弃我。”
寧採薇的语气有点酸溜溜。妹妹越大,越和小老虎亲。
寧清尘立刻衝著朱寅奶声奶气的:“小老虎,给我画王!给我画王!”
朱寅当下用硃砂蘸了雄黄,为寧清尘画虎额,在她额头画了一个“王”字。
这就是画王了。
端午在儿童额头画王字,也是江南风俗。因为雄黄可以祛毒,猛虎可以镇邪。
小孩子们都要画,朱寅当然也不能让寧清尘例外。
至於他和寧採薇,已是少年少女,不用画王。
“把我也画成小老虎了鸭。”寧清尘顶著画著虎额的小脑袋,很是高兴,咯咯笑道:
“小老虎,我要盪鞦韆!”
朱寅抱著寧清尘,放在鞦韆上,笑道:“你坐稳了,我要把你高高的盪起来两人刚刚玩儿了一小会儿,顾红袖就迈著一双半大不小的脚,神色不渝的走进来。
她先向朱寅马马虎虎的道个万福,简简单单的叫声“小郎”。
她兄长顾起元是朱寅南雍同学,嫂子赵嬋儿是寧清尘乳母,当然不必太客套“红袖姐姐,出了何事?”
寧採薇放下手中的中书君,转过清如芙蓉的小脸,眉目如画。
顾红袖说道:“有人阻挠咱们招人。乡中有流言,说咱们作坊是骗人,还说要是来这干活,就会有霉头,这是有人威胁他们。”
顾红袖今年十五岁,生的明眸善睞,唇白齿红,十分阳光明媚。
乡人说她疯癲。其实所谓的疯癲,就是不受规矩约束,我行我素,离经叛道而已。
她总是偷偷自己放足,以至於缠足失败,半大不小。
认识寧採薇之后,她更是完全放足,將自己的缠脚布都付之一炬,扬言“今生寧不嫁,也不再缠足”。
顾起元和赵嬋儿都无可奈何,只能放任自流。
朱寅和寧採薇却很欣赏顾红袖的叛逆精神。加上她聪明机敏,一来就受到信重。
如今在朱家,顾红袖和丁红缨被合称为“双红”。她们也是朱寅眼中最像现代少女的人。
寧採薇发布招人公告快两天了,可还是没有人来应募,足见其中有人作梗。
顾红袖知道这一点,说明她善於抓住矛盾。
寧採薇有心考较,问道:“那以你的意思,该怎么做呢?”
顾红袖道:“社长,咱们要招八百人,还都是十五岁到二十岁的年轻男女,
几乎要將青桥的年轻男女全部网罗,张家和刘家岂能答应?”
“这是和他们抢人啊。他们岂能不恨?他们是本乡坐地虎,树大根深,积威多年,小民哪敢反抗?”
“虽然有传闻说小郎和社长与大太监有关係,可毕竟是传闻,很少有人真信。仅仅因为这种传闻,乡民还不敢反抗张家刘家,投靠我们。”
“我的意思是,钱去城中,雇几个宦官,再来一趟青桥里,祝贺作坊开业大吉。然后故意放出风声,说咱们的靠山就是大太监-—“
朱寅呵呵一笑,“红袖娘子,你的法子很好,的確可行。不过,眼下我不能用这个法子。”
“不能用?”顾红袖一愜。虽然她不明白为何不能用这个法子,但她也不问。
聪明人就是察言观色,听话听音,不该问的就不问。
顾红袖恰恰是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