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招一批学徒当助手,进场做工。”
“银子咱们有,就算是砸银子,也要搞出来。“
朱寅说到这里,拍拍厚厚的资料,“三家工厂怎么建,人事怎么搭建,部门怎么分工-全部都在里面,你们照此办即可。”
“这里面的炼铁之法,也是受到洋人启发改进出来的,咱们也可以试试—“
朱寅的材料中,有关於十八世纪炼铁法的技术。
后世很多网上资料,说明朝炼铁技术多么发达,其实都是先开枪后画靶子,
在那意淫呢。
他们找到明朝炼铁技术很先进的证据,却不知道落后的证据更多更真实。
实际上只要客观一些的,就知道明朝的冶炼技术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两斤西域进口的铁,在明朝价值三两白银!
明朝高级武將的佩剑,需要进口铁料来打造。
戚继光等將领多次抱怨明军刀剑不行。
这就是冶炼技术先进?
真相是,明朝的冶金技术是大退步的时期。
戚继光忽然长嘆一声,说道:
“朝廷不重视工匠,不思进取,真是误尽大事。就说这炼铁锻造,大明已经技不如人啊。“
丁火根等人都是深有感触。
他们都曾是明军,知道官军的刀剑和火,质量有多差。
质量差不仅仅是做工粗劣,偷工减料,也是因为铁料本就不佳。
朱寅乾脆说道:“朝廷唯重读书人,连武將都轻视,何况工匠和技术?”
“轻视武人,结果军备废黜,南倭北虏祸害多年。”
“那么更轻视工匠,结果可想而知。”
作为穿越者,朱寅当然很清楚。
如今的明朝,炼铁技术上没落到堆堝铁大肆流行的地步,甚至落后日本,远不如南北朝时期。
明初,明太祖关闭国营造铁厂。
理由是:用不完。
所谓用不完,其实就是劣质铁太多,但好铁很少。
至於冶金理论上,中西方差距更大。
最要命的是,明朝普遍用煤炼钢,造出来的铁劣质不堪。
当然,清朝的铁更是低劣到令人作呕的地步,大量的土铁甚至一摔就碎,用手能扳断。
其实不仅仅是炼铁,整个华夏的科技体系,明清都是在退步。
其实想想就知道了。
几百年研究四书五经考科举、蔑视“奇淫技巧”的朝代,科技怎么可能不退步?
这种社会氛围都能进步,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朱寅趁机说道:“大明如今,造船、火器、炼铁等样样技不如人,就是因为大明只重四书五经,不重格物真理。”
“不重格物真理?”眾人听到这句话,都是若有所思。
朱寅这种说法,在明朝根本不新鲜。
晚明时期,很多人被西洋知识衝击后,都有了这种认识。
可是这些人无力改变现实。
如果不是满清入关,延续明末的歷史,明朝可能会纠错,变革。
这是大概率事件。因为明末已经有了大变革的思潮。
可惜满清入关,打断了这一切,终究是错过了。
丁火根拿著朱寅整理出来的资料,感到分量很重。
造三座厂,要很多钱,风险也很大。可能是最后钱了,东西搞不成。
可既然大帅和节帅都定了,那就认真照办。
若是成了,靖海军的实力就会一飞冲天。
最后,又是商量战马的事情。
戚继光提议,去朝鲜买马。
別看朝鲜国小,可是国內的战马却不少。而且朝鲜能很方便的和女真贸易。
朝鲜那帮两班贵族,为了钱什么都敢干。
只要给钱,別说卖马给海盗,就是卖给倭寇,他们也会干。
朱寅说道:“义父说的对,虽说朝鲜的战马一定不便宜,可也只有这个法子。”
他虽然能去辽东,可若是走私战马被明军抓住,那就完了。
买朝鲜的战马,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至於国內--明军自己都缺战马。九镇骑兵,哪一镇的战马不是缺额?
眾人一直商量到很晚,直到朱寅交代了很多事情,这才宣布散会。
第二天大早,朱寅和寧採薇姐妹给戚继光拜年。
诸將也给戚继光和朱寅拜年。
万历十六年终於到了。
朱寅又大了一岁。
朱寅当即以节度使的身份,赏赐诸將金银、宝石、裘衣、奶粉等物。
这是朱寅第一次赏赐诸將。
接著,又宣布设立八旗,亲自任命八旗旗长、副旗长、都尉等职。
並决定,半年之后,亲自来岱山岛授旗。
初一晚上,朱寅又秘密接见了布置在岛上的眼线,赏赐了他们,布置了新任务。
初二日,安排好一切之后,朱寅和戚继光等人,一起乘船回南京。
这一次,朱寅不仅带了白等物资,还挑选了十几个可靠的护卫,增加自己的安保。
寧採薇也挑选了七八个勇猛善战的女兵。
一路上了不少买路钱,正月初五,船终於回到了南京。
戚继光看著巍峨的南京城,感慨万千的说道:
“多少年了,老夫终於又来了南京。”
“稚虎啊,先和我去祭拜孝陵吧。”
朱寅摇头:“义父如今是夺职削籍,並无官职,怎么能被去祭拜孝陵呢?”
戚继光这才想起,原来自己已无祭拜孝陵的资格。
“走吧。”戚继光的神色有点没落,“去你家。”
朱寅笑道:“爹,家里有个客卿,也算你的故人。”
戚继光忍不住问道:“是谁?”
朱寅卖关子道:“爹去了就知道了,就当给爹一个惊喜。”
戚继光摇摇头,也不再问,反而呵呵一笑。
“能是什么惊喜?难不成那人还是绝世美人么?”
稚虎这孩子,太过聪明了,不像个孩子,倒像个妖孽。
只有此时,反而有些稚子的童趣。
一大群人换了马车,冒雪回到青桥里,来到周家別墅,首先看到一大片修建好的厂坊。
寧採薇好几个月没有回来,看到果厂坊终於建好,神色顿时有点激动。
的果厂!寧寅集团的起点!
眾人进入院子,戚继光好奇的四方打量,忽然目光一凝。
只见一个熟悉的老者,身穿狐裘,站在一株怒放的红梅面前,旁若无人的在雪地上作画。
“?”戚继光看到这道人影,忍不住惊讶出声。
那狐裘老者转头,首先一眼看见戚继光,眨眨眼睛,也是“”的一声,墨汁淋漓的画笔,不禁停滯了。
“戚大將军?”
“徐先生?”
“是你啊!”两人不约而同的说出这三个字。
隨即,又不约而同的仰天大笑。
“哈哈哈!”
ps:第二卷完,明天就是第三卷了,所以从明天开始,標题就是四个字了。
关於五行旗,其实是不现实的,因为五行相剋,都有意象元素,容易造成思想分裂。至於明朝的冶炼技术,这个肯定有爭论。蟹蟹,晚安。